最“无辜”的国家,1200公里海岸线一夜消失,变成了内陆国



在非洲的东北角,位于“非洲之角”,有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国——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在地理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连接着亚洲和非洲,红海和印度洋。然而,命运多舛的埃塞俄比亚,却在短短几十年间从一个拥有广阔海岸线的国家,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内陆国家。

埃塞俄比亚曾经拥有非洲最漫长的海岸线之一。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埃塞俄比亚靠着这片海域与外界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获得了“非洲之角”这一美誉。红海沿岸曾繁盛一时,埃塞俄比亚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海洋文化。
然而,20世纪70年代,埃塞俄比亚发生了两次领土分裂。1977年,厄立特里亚宣布独立,脱离埃塞俄比亚而去;1993年,厄立特里亚又与埃塞俄比亚爆发战争,最终导致埃塞俄比亚丢失了全部临海领土。一夜之间,拥有1200多公里海岸线的埃塞俄比亚彻底沦为了内陆国家。

这对于一个曾经的海洋国家而言,是极为致命的变故。埃塞俄比亚失去了通往大海的通道,被严重锁国。以海运为主的对外贸易瞬间中断,严重打击了埃塞俄比亚的经济。此外,埃塞俄比亚失去了红海这一重要的战略防线,国家安全也受到威胁。
更为关键的是,埃塞俄比亚由于失去海岸线,其丰富的海洋文化也逐渐衰落。曾经靠海维生的居民纷纷迁徙,边疆地区荒无人烟。红海沿岸的古老城市日趋颓废,海洋旅游业一蹶不振。埃塞俄比亚自古以来的海洋文明,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对于埃塞俄比亚政府和人民来说,“回到海洋”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然而,与相邻国家的领土纠纷难以调解,要想重新获得海岸线并不容易。埃塞俄比亚仍需要通过外交手段争取通海权,并且大力发展内陆交通,打通到海洋的通道。
与此同时,埃塞俄比亚还须着力恢复和保护红海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其独特的海洋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另一方面,埃塞俄比亚可考虑在内陆湖泊周边发展滨水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这样,这个“非洲之角”上的古老海洋国家,才能逐步走出困境,重新崛起。

命运给予埃塞俄比亚的磨难甚多,但只要不放弃希望,总有一天它能重新走向海洋,重拾昔日荣光。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