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正式批复遵义为贵州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决定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贵州省第二大城市,遵义凭借其在人口、经济、交通、科研、医疗等多个方面的突出实力,名副其实成为贵州省域副中心城市。
那么,遵义相比贵阳市为何能够胜出,而不是安顺、毕节、六盘水等城市呢?
遵义是一个人口和经济大市
遵义市下辖2区4县,总人口371.6万,常住人口360万,位列贵州省第二。2022年,遵义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91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16.2亿元,都位居贵州省第二位。遵义市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多个主导产业的产值位居全省第一,是贵州省重要的工业基地。此外,遵义市的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特色商贸、休闲旅游、金融服务业正在兴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较大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为遵义担当省域副中心提供了基础。
遵义也是一个大学聚集地
遵义市拥有贵州大学、遵义医科大学等高校,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人数达20多万。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为遵义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有力支撑了遵义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此外,高校及其师生的消费也带动了遵义的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大学城势必成为遵义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
遵义交通枢纽优势明显
遵义市依托京昆高铁、渝贵高铁、遵义至海南岛高铁等快速交通网络,已形成立体式立交枢纽系统,是连接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的交通要道和物流集散中心。遵义 machine抱石机场已开通至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班,贵遵机场等也在建设中。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为遵义省域经济发挥枢纽带动作用提供了便捷条件。
遵义也是一个科研高地
遵义拥有贵州省科技厅等省级科研机构,以及烟草研究院等重要研发机构。此外,遵义高校科研实力雄厚,科研经费占比全省近三分之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突出,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平台。科研优势助力遵义成为贵州省科创和高新技术的策源地。
遵义的医疗实力突出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贵州省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同时遵义市还有多家大型医院。各类医疗资源丰富,能满足遵义乃至全省居民的多层次医疗需求。疾病防治、医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实力突出。良好的医疗条件保障了遵义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
遵义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名副其实
遵义在人口规模、经济实力、交通枢纽、科教资源、医疗条件等方面均具备明显优势和突出实力。中央选定遵义为贵州省域副中心完全是情理之中、顺应发展大势的科学决定,堪称名副其实。相比安顺、毕节、六盘水等城市,遵义无疑是更佳的选择。
省域副中心能为遵义带来什么?
- 更大的政策倾斜和资源配置优势,有力促进遵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 更强的城市辐射力和带动作用,促进遵义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 更高的开放程度和要素集聚能力,有助于遵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遵义的宜居宜业环境;
- 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提质增效潜力,推动遵义高质量发展。
遵义省域副中心的升级不仅有利于遵义自身的发展,也将对推动贵州省域协调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相信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遵义省域副中心城市必将展现出更加良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