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3大圣湖,新发现了一种罕见的“水上雅丹”地貌,神奇美丽的世外桃源


西藏,世界屋脊上的福地,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散落着无数令人向往的景点。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就属高原上那些如蓝宝石般璀璨夺目、清澈见底的圣湖。

纳木错,就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又名“天湖”。在海拔4718米的高原上,它如一面明镜,倒映着周遭壮美的雪山,宛若世外桃源。每当阳光洒落,湖面上金光闪闪,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境内,面积约1920平方公里,湖水主要来源于区域内融雪补给。四周被崇山峻岭环抱,不仅湖光山色photo 无比壮美,这里的地貌地质也独具特色,是地质学家的探索圣地。

独特的纳木错盆地
纳木错坐落在跨喜马拉雅构造带的纳木错盆地中。该盆地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处,是新生代以来持续活跃的断陷盆地。
盆地的主体由第四纪冰水积层组成,表现为平坦开阔的湖积平原地貌。但在这片平原上,却散落着许多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孤岗,使境内地貌呈现多样化。这些孤岗的形成,与纳木错盆地的断陷有密切关系。它们是盆地断陷过程中残留下来的飞地,立体展示了这一地质运动的历史,成为这片天池最独特的点缀。
站在这些古老的孤岗之上,放眼望去,蔚蓝的天池尽收眼底,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遥遥相连,恍若置身山水画中。身临其境,当真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多样的湖泊类型 
纳木错不仅风光无限,这个盆地中的诸多湖泊,也展现着丰富的Types和类型。
按照地貌环境,这里的湖泊可分为山前湖泊和冰水积滩湖两大类型。山前湖泊多分布在念青唐古拉山脉以东山前冲积扇上,如东囊日、工布加错;冰水积滩湖则主要分布于第四纪冰水积扇上,如拉姆错、东朗加错等。
此外,按照供水方式,这里的湖泊又可分为冰碛带湖、冰蚀湖、融雪补给湖等类型。其中,以融雪补给湖最具代表性,纳木错便属此类,年均补给量约为6.65亿立方米。而相邻的羊卓雍错和扎囊泽,则分别是冰碛带湖和冰蚀湖的典型。
各种类型湖泊的并存,造就了这一区域内独特的水文环境和丰富的地表水资源,不仅为当地的物产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使这里成为河湖地貌研究的良好样地。

多样的生物群落
得益于异常丰富的水资源,纳木错流域孕育着非常多样的生物群落,被誉为“高寒生物基因库”。
在植被类型上,这里根据海拔高度分布着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山垫状植被等多种植被类型,物种数量极其丰富。其中最为核心的当属湖滨湿地中的疏林草甸,这片独特的地貌环境孕育了包括藏羚羊、野牦牛、黑颈鹤等在内的许多珍稀动物,与周围广袤的原始湿地草甸景观交相辉映,野生动植物种群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多元生物圈。

在纳木错东北岸,还新发现了一种罕见的“水上雅丹”地貌。这是在湿地草甸上进一步演化形成的特殊景观,它将雅丹地貌的风蚀沙石与周围湿地环境完美融合,使得这里的自然风光更加绮丽多姿。水天一色的奇特景致,与生机盎然的草甸湿地相映成趣,无疑将给这片天池增添无穷无尽的美。
纳木错,一个神奇美丽的世外桃源,在西藏广袤的草原上静静闪耀。它那清澈的湖水,承载了这片土地上漫长的地质历史变迁;它那朵朵牦牛轻盈的身影,映射了生生不息的自然奥秘。

如果你也梦想着一睹这片净土的芳容,不妨收拾行囊,启程天湖。在湛蓝的天池之畔,在连绵起伏的草甸之上,体会云淡风轻的乐章,释怀山水,遇见生命中最纯粹的自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