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是养生的一种手段。养生手段有修性养生、导引(气功)养生、服食养生、房中养生等等。
对于养生目的、内容、途径、方法等等的认识是养生观。养生观念要更新,有大、中、小之分。
小养生观:以个人健康长寿为目标,研究个人养生中的人体系统内部的自我调控,包括身心协调、心心协调和身身协调。
人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最大的子系统是身——命系统.即生理代谢系统和心性系统,即信息调控系统。两者构成了性命。命无性则不灵,性无命则不存,只有性系统与命系统协调才能健康地长寿,所以要性命双修。
嵇康养生论:“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彭祖摄生养性论》说:“人生一世久远之期,寿不过三万日,不能一日无损伤,不能一日无修补。徒责神之不守,体之不康,岂不难手?”“若不营摄养之术,不顺和平之道,须臾气衰于不竟之际,形枯于声色之前。“所以修身养命是养生的基础,光守神养性也无补于事。
但是,“精神之于形散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表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养生论)要“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思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养生论》)“真人曰: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养性延命录》)既要养命又要养性才是完整的养生。养性(心)与养命(身)结合才能“使形神相亲,表里相济也”(《养生论》)。
关于具体养生方法,有的偏重于养身,如“呼吸吐纳,服食养身”(《养生论》)。有的偏重于养性,如去“五难”行”十二少”。嵇康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难必存,虽心希(望)难老,口诵圣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备急千金要方》)
但有些既是养身,也是养性,养性中有养身,养身中有养性,莫使身心分离。“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胜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之故也。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同上)“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所以养身也,彭祖“吐故纳新,吹呴呼吸,熊经鸟伸”。所以“养形”“为寿”也。但宜小劳而切莫大疲,更不可强所难能,要“顺和平之道”,莫贪莫过,便是养性。
养身而要伴以养性,养身中有养性,性命双修而以性为本。莫过,便是养性。彭祖曰:“养生之具譬犹水火,不可失过,反为害耳。”
人体复杂巨系统的子系统又有子系统,性(心)系统有心心关系,身系统有身身关系。心心系统涉及本性与末性的关系,要培本消末,止恶扬善。高级神经中枢与植物神经中心的关系:譬如多思伤食,高级神经中枢过于兴奋而植物神经受到抑制而不思食。“识神”(意识)与“无神”(潜意识)的关系:识神过于用事,则“无神”的信息调控作用减弱。身身关系涉及脏腑关系等生理关系以及身体调整中的劳逸关系、动静关系、局部与整体关系等等,都要使之平衡、协调。
在小养生观中也有新观念,必须把智力因素作为健康因素,不仅“动作不衰”,而且要智力不衰。虽然长寿,但老年痴呆并不是养生目标。
中养生观仍以个人健康长寿为养生目标,但是把人看成是开放的巨系统,把人体系统放在人天(人外一切整体系统中来考察,不仅讲究人体自身系统内部的协调,而且讲究人体系统与人天各系统的协调,包括人天(地外天体)之和、人地之和、人物之和、人际之和。古代养生学中已开始涉及这方面内容,开始有中养生观。
《素问的《上古天真论》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等主要属小养生观,而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便扩及中养生观。
《素问》的《四气调神论》谈根据四季变化调控起居,情志,服饰等,认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养性延命录》讲到“冬日温足冻脑,春秋脑足俱冻,此乃圣人之常法也”,“凡卧春夏欲得头向东,秋冬头向西,有所利益”,“大春欲得瞑卧早起,夏秋欲得侵夜卧早起,冬欲得早卧晏(晚)起”,彭祖提出:冬温夏凉”,“先寒而后衣,先热而后解”,冻秋焐春,如此等等便已扩及中养生观。
现代中养生观有更为全面、科学的内容,以后详论。
从饮食起居到精神运动,秋后养生学起来
为啥要戒酒?看看喝酒后24小时人体发生了啥?戒酒后肝能恢复吗?
茶本药,更胜药,疗身也疗心
血糖、血压、血脂、尿酸对照表,忌口清单,太全了,不妨收藏分享
千金藤素可以治疗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