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心光挑战连续1000天日更&第146篇原创日更
以下是正文
经济不景气,最难过的是哪些人?都难过,但中产的落差最大。
比这更严重的是:好像每次经济危机,为什么中产永远都是被洗劫的炮灰,而受益的总是富人呢?这像个魔咒一样,周而复始,无数中产都在不断折腾中,验证着这个规律。
很容易理解:一直很穷的人,是心态致胜,早就习惯和接受了;富人呢,则是资源、资产致胜,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最苦的就是中产。
先看一下中产的定义呢,哪些人是中产?瑞信早年的研报显示:拥有5万至50万美金(约合32.75至327.53万人民币)财富的成年人,均算中产人群。
你算不算中产呢?或者曾经是中产呢?
如果是,有没有感觉到洗劫呢?洗劫并不只是直接拿走,方式有很多,投资亏损、创业失败、赌博消费、天灾人祸等等,至少有一万种方法把你手里的财富收割走。
不管你相不相信,一份普华永道的报告指出,从疫情爆发到现在,富人几乎是毫发无伤,而富值不降反升,而夹缝中的中产,受到的冲击最大。
中产们的夹缝处境,让他们战战兢兢,随时可能被打回原形。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产呢?每次经济危机,本质就是一次财富的再集中,撑不住倒下了,财富就集中在那些能够撑住的人,谁能撑得住?答案显而易见。
做个简单的剖析:经济危机中,相关机构总会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而这些政策,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富人通常就是最大的受益者,道理也简单,一是他们多数有公司有厂,救他们,间接相当于救很多人;二是他们的信息灵通,资质好,更容易拿到政策红利。
而对于中产而言,最大的资产就是房子,与房价捆绑在一起了,现在房价不行,资产就直接缩水,即使货币超发,也不能享受到红利,还随时会因为失业、降薪,被房贷卡了脖子,喘不过气来。
生活压力大,支出又不能一下降下来,像房产、子女教育、创业等,而且又拿不到太多政策红利,多数人就是这么在一个困局里,直到把自己的积蓄、全家的资产被耗完。
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些,恭喜你,你可能是中产或者曾经是中产。
那中产们,该怎么办?
在以往的日更中,也分享过很多,有兴趣的可以往前翻翻看,核心建议有三点:不买房,做副业,多存钱。
一,不买房:
千万不要买房,也不要被市场上所谓的“抄底”说法所误导。凡是公开讲的声音,都在收割你,像人家炒房团赚钱的时候,从来不公开嚷嚷。现在所谓“抄底”的风险,在于:一是到底什么算是到底,没有准确说法;二是你能不能撑到价格上涨,不要接了别人的盘,却甩不去。
所以,如非必要,尽量不要买房,钱实在太多,那没办法。
二,做副业:
这一点已经不是建议,而是刚需了。新中产白皮书2022版就显示:2022年有24.3%的中产选择了副业,这可比2020年增加了150%。这是现实,也是增加收入必然的一个选择。
80%的人中产,在自己主业里已经无法获得更高的收入,甚至在萎缩。多渠道收入,是必然的,像什么消费商、知识付费、写作变现、网约车等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三,多储蓄:
对于中产而言,现在没有洗劫一空,未来也可能会,大概率是逃不掉的。应对这个魔咒最好的方式,就是强制储蓄,为了自己养老做好准备。
你有算过你的养老成本吗?按每人每月4000,60岁起再活20年,就需要192万,这还没有加入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因素,现在不存钱,你要靠什么来安排老年生活?
最惨的中产们,和中年危机,有些叠加,如果又是中产,又是中年,你要特别注意了。
加油,努力做一个不被收割的中产,否则你该如何安放你的老年?
精彩回顾:
普通人财富上限就是200万,超过就不要再瞎折腾,要这么做
8亿负债人终迎大结局:可分期30年的债务银行,或是最佳解决方案
公务员12000元退休金,引发众怒:差距怎么那么大,道理何在
断供潮,还有还不完的负债:你吃的很多苦,都是别人设的局
经济下行,如何防止被割韭菜,45-55岁中年人应该认清这些
新一场“劫贫济富”式收割:快把存款变这两样东西,未来10年才不贬值
加微备注“咨询副业”,索取具体说明
欢迎点赞、在看、分享,滑到文章下方写留言!
包你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