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12000元退休金,引发众怒:差距怎么那么大,道理何在



以下是正文
不是每个人都希望你过得好,至少不要比他过得好,如果有钱千万不要到处嘚瑟,尤其在这个大环境下,更没人想看到你过得好——心光语录。
最近一则信息像扔了一颗炸弹,直接引爆了很多人心底里的怨气:
上海某40年工龄副县级公务员,退休金12000左右,其中包括基础养老金8000多,津贴补贴800多,职业年金2000多。每一部分都让人看着那么不太顺眼。
无独有偶,有人还补充说,在珠海同样40年工龄、副县级公司退休金更高,加在一起超过14000,更是让让很多人眼睛红红的。
两则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什么他们仅仅因为一个体制内的身份,就能拿到如此高的工资,你要明白:即使是还有就业机会的一些人才,能够拿到这个工资的也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
其实,根本不能怪很多人会产生这种心理的不平衡:
月入一万元,在我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根据中金公司的数据来看,超过5000元月收入的人群占到12.2%,超过1万月收入的就更少了,只占到2.2%,就是一百个人里,平均才有两个。
看到这里,就能明白为什么他们的1.2万,1.4万的退休金,会那么扎眼了。人家拼命干活,都未必能拿到这么高的收入,他们优哉游哉、到处游玩却可以拿这么多的收入,肯定都会眼红啊。
有几类人,尤其会不平衡,这也直接导致我们创新力量的不足:
第一,正在打拼的年轻人,辛辛苦苦又是中坚力量,却不如退休、不再创造价值的老头老太太:
现在年轻人,为什么活得越来越佛系了,甚至是“四无青年(无房、无车、无妻、无孩)”,工资收入是最核心的原因。
试想一个年轻人,辛辛苦苦才能月入5000元,只能维持基本的温饱水平,月月花光,年年重来,根本没有什么希望。再看到人家退休的,不再为社会贡献什么价值的人,都能拿到月入达万,还有什么劲头呢?反正都不赶不上,不如躺平,不如放弃。
有点讽刺不?工资倒挂,年轻的不如年长,正在贡献价值的不如退休的,那年轻人还拼搏个什么劲啊?年轻人都躺平了,那国家还有什么未来呢?
第二,同样是退休,体制内外差别几乎在一倍,这怎么也让人觉得有失公平:
如果是年轻人,还可以用时间来解决问题,用时间换空间。可就是同样都是退休,体制内外的差别也大到让人觉得不公平,普通人能够拿到的退休金,几乎只有体制内退下来的二分之一左右。
这让很多非体制内的人,特别不服气的,尤其是体制的工作模式,很多闲职、平庸之辈退体之后,也能拿到非常高的退体金,生活优哉游哉,四处旅游,生活丰富多彩,而普通的退体人员刚过得紧巴巴的了。
对于这一块的区别,也有人解读过,像上面12000的退休金,基础也只有8000多,而相关的津贴补贴、职业年金也三四千元了,而体制内在退休前工资也普通不高。而当下这种经济形势下,工资收入普遍下降,很多体制外的人收入并不比体制内的人多,而且还不稳定。
第三,现在体制内的人,多数混日子,就是混一份稳定而且高额的退休金而已:
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一门心思想要考公、考编,就是认为公务员非常稳定,更重要的就是混一个退休后的保障。
人人都想加入公务员行列的原因,不是为了做人民公仆,不是为了报效国家,而只是为了一份保障,多少有点悲哀了,所以很多硕士、博士毕业生都加入考公大军,二十年寒窗苦读就只为一份保障,然后多是荒废一生,真是人才毁灭器啊。
上班,只为混到退休,其服务效率、价值贡献就可想而知了。
总而言之,如何平衡退休金差距的问题,需要高层用智慧来解决,不要形成错误的导向,激发各种人群的积极性,才是最重要的。
你认为体制内退休金合理吗?对调整有什么建议呢?欢迎留言讨论。
精彩推荐:
断供潮,还有还不完的负债:你吃的很多苦,都是别人设的局
经济下行,如何防止被割韭菜,45-55岁中年人应该认清这些
2024年会更难,中产的钱是这样无声无息被收割走的
可能有永远还不清负债,拿什么拯救这一届年轻人
公务员工资都难发了,普通人到底该怎么活?

加微备注“咨询副业”,索取具体说明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