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网工升上管理,还需要考什么IE认证


点击上方 网络工程师俱乐部 选择 「设为星标」
一手资讯 及时查看

主笔/老杨   编辑/山城
这是网络工程师俱乐部的第626篇文章
晚上好,我是老杨。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觉,现在的职场年轻人都挺浮躁。
具体怎么浮躁法?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大部分人都觉得在一个岗位三年以上,都已经是很久很久了。
从你大学毕业算起,到你退休,你要工作30-40年,三五年的时间在这个总时长里,显得就有些渺小。
怎么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我觉得只有学习可以治愈。

而网工学习有很多方式,学习思科、华为这种厂商认证的,算是主流选择。
网上很多声音,都在说考思科、华为认证到底是否有性价比。我的公众号也客观分析了很多,老粉们都懂,新粉们也可以翻看历史文章,阅读一二。
我常常邀请一些粉丝来我的文章里分享自己的提升、学习、职场故事,今天也不例外。
为了给你“降躁”,我邀请了两个行业内的“极端情况”,一位70后、工作了20年以上的老网工,和一位初入网络行业萌新网工,和你分享关于他们的学习故事。
工作20年,考IE到底图啥?
刚毕业入行,考IE到底有多大价值?
相信看完文章,你会有新的看法。
今日文章阅读福利:《IE课程限时免单机会》
如果你有过想考思科或者华为IE的念头,又被学习费用所困扰,那么这次的福利,很适合你。
添加老杨微信,备注“考证”,前10名粉丝即可获得9年网工1v1学习规划建议+免单机会。

 添加老杨为好友 获取限时免单机会
01
老倪 70后管理层

我本人是70后的中档,年龄在这群学习的学生里算是偏大,这算是劣势,而我认为,我的优势主要是三个:
1. 计算机科班出身
基础这块起码理论听起来课好很多。
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直接用处,因为大学毕业在上世纪,所以也就是OSI七层模型那些玩意,但是有限状态机之类的真的很有用。
建议考过后加深,即使对我这种软件专业的人来说也成立。
2. 英语还不错
96年就通过了六级考试,这个优势是在变题的时候才突出。
另外,就是看得懂大部分系统错误提示,本次1.10就得益于读题没盲目跟风,顺便背题出来给大家,可惜还是忘了不少单词,求原谅。
3. 心态好
我不是靠网络吃饭的,本身是管理层,考CCIE就是为了玩个稀缺顺便还思科个人情,再就是……刺激下孩子学习热情(家有准高考生)。
所以,我本人考试时候的紧张感确实弱很多,这点比年轻人要强,代价就是……手速慢易疲劳。
如果还需要补充一点,大概是知识面和基础还是有的,我对交换的熟悉远超路由,动态路由以前只会ospf入门的那点,交换是组过大网的。
所以,备考的时候我尽量弥补缺点,同时综合起来理解就好多了。
严格来说我的备考是从10.1开始的,因为之前忙工作,RS上班玩不了,进展不快。
感谢小李老师犯错,给我不小心提前开了SDN账号,让我可以提前研究了很多好玩的东西,这个对我后面的SDA部分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之前RS自己背的很慢,还一头雾水某些点到底干啥用的,后面就开始对着完整的配置打印好放墙上对着想为什么要这么做,对设备预配和题目要求,难点写下来当小抄……(今天还特地拿一张放在了身边,不用看,但就是感觉力量来了)
这种方法前几天很痛苦,但一旦投入进去,大概3-5天就很深入了,可以系统的串起来,不用孤立的背诵了。
然后敲白板,我对比过后确认先敲白板,感觉好很多,还有利于前后对比发现问题,而且可以尽快理解到上一步为下一步做的准备。
通篇理解有利于类似R3、4、23、24、11这样的设备减少无谓的指令。
大佬们都说需要敲100遍,我的确没那么多遍,但30遍肯定有。
达到基本稳定后开始校对,去环境里刷配置,这种方法一开始很慢,问题很多,但理解后就好很多,大概10.7已经可以稳定的3小时内完成RS部分。
后期,我练到了两个小时多点,考场上大概也是这个速度,留点时间处理意外。
SDN则在后期冲刺到80分钟左右,实际考场上我大概剩下30分钟基本做完了也就是提速到了50分钟,和考场SDN环境关系很大,当时其他三位考生都已经考完走了。
之前,老师和大佬们都强调敲上100遍RS,就可以理解,尤其是排错能力大幅上升。
野蛮的方法自有其道理,与其思考为啥要锻炼身体,不如做起来让身体好起来,自然就OK。
虽然我本人确实没敲那么多遍,惭愧的说我大概只敲了30遍不到,完整的加考试也就18次,代价就是速度慢,加部分细节不到位。
比如对路由表的熟悉,大家千万这方面别学我,我其实是从理解题目来入手的。
然后,通过敲版本结合各类资料来减少遗忘成本,基本上5天速成,15天可以考试。

排错是结合之前的基础以及英语交互可以解决的,如果你这方面不自信,先敲足够的次数。
这个目的不是单纯的为了解决记忆问题,更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你自己犯错,然后努力解决通过内外部力量,让自己学会快速排错。
像其他人那种300遍我是高山仰止,真心学不来。
我还可以提供一些细节经验,比如:先敲一周的普通机架,后面换几天CC冲刺机架,再换上USB台式机键盘。
廉价的玩意逼自己适应手感和困难,这样最后输入RS可以做到65-70分钟,配合刷和排错,基本可以两周内基本满足考试水平。
还有,你得学会和人的交互,我请洪波和三猿帮忙校对我敲的文件,最后再上机到系统上校验,进步会很神速,还能解决衔接的难题,仅供大家参考下哈。
02
小张 网络行业纯小白

我是从2021年12月开始系统学习网络的,从HCIA开始学。
那时候,我的基础很一般,甚至连OSPF都不懂是啥,也只是知道有这个东西,但是10多个月后,当我顺利通过了HCIE的RS方向的实验考试,我都有点做梦的错觉。
毕竟,我自身的技术提升是非常巨大的,很让人惊喜的那种。
我觉得吧,作为小白,要通过HCIE实验考试,确实要花大量的时间,大量的思考,和大量的练习,不然通过是没戏了。
和你分享一下我的学习过程和备考心得吧。
hcia的部分相对简单,也比较轻松,这个正常跟着老师走就可以,该练的练,该记的记。
然后,就是hcip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难度还是可以接受的,在学hcip的时候,如果和hcia关联的部分不太熟悉,那就一定回头看,为以后考hcie笔试,和实验考试打好基础。
hcip的量比较大,学习过程中肯定会觉得已经学过的部分不熟悉了,这都是很正常的。
我的方法就是不断的重复,哪些知识点忘了,我的做法是跟着老师的录课再做一遍笔记,这一遍相比于第一遍笔记要稍微精简一点,这个具体的要自己把握。
我以前hcip的录播课应该至少过了四遍,预习的时候过了一遍,做了笔记,直播课过了一遍,课后复习过了一遍。

当时在学hcie课程的时候,觉得自己hcip某个知识点忘了,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复习,我平时看录课一般都是2倍速起步,随着越来越熟悉,你肯定也可以越来越快。
hcip是为hcie打基础的,hcip我觉得可以先掌握70%,剩下的不用太纠结。
你可以先学hcie的部分,再回头看你就会觉得hcip也不过如此,感觉就像是降维打击,边学hcie变看hcip,慢慢你也就可以全部掌握了。
有一点要注意哈,老师强调的实验一定要看,老师强调的都是以后考笔试,考实验有关的,老师说了解一下就行,那就可以不用太在意,分清主次。
最后是hcie部分,我个人觉得hcie的内容应该相当于一个半hcip。
hcie有很多知识点,但是只要hcip学的没问题,hcie部分理解起来还是很快的。
hcie里面重点是对一些知识的扩展,是更深层面的学习,学到hcie了,应该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数通思想,就是可以有举一反三的这样的效果。
当然,前提是你的ia和ip的部分要比较熟练。
hcie量稍微大一点,在学第一遍的时候可能会有点困难,但大家都是一样的感觉,对于不懂的知识,那就反复看,多思考,也不要轻易问老师,尽量看录课,自己能想明白,那才是真正的明白,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就可以问老师了。

在学hcie的时候,如果hcip的一些知识点忘了,那就一定要回头看,再做笔记,做总结,这样以后备考笔试,实验肯定能事半功倍。
关于理论的学习,我认为只要某个不熟悉了就去看录课,看的次数多了,速度越来越快,总结越来越精简,能做到越来越精简说明你对于知识点的思考也更加透彻。
最后就是准备实验,总共是四个部分lab ts tac 和论述。
我个人认为,最难的部分就是论述。
论述题的量算是非常大,但是考试考的不多,但是全都要准备……我论述准备花了两个月,也穿插着复习了其他三个部分的操作题。
lab ts tac 三个部分加起来我只花了一个月,对比下来就能看出论述的量是非常大的,TS部分要特别细心,要仔细看考场的需求,不然很容易漏,其他的正常练就可以了。
现在rs要改成datacom了,我认为难度是降低了,因为datacom注重操作题,rs感觉更注重论述。
童老师说可以把datacom比做成考数学,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rs看成是考语文,想拿高分是很难的,我感觉童老师的比喻非常贴切。
关于操作题,我觉得应该不会太难,我rs三个操作题只花了一个月就能熟练,最终结果也是A啊,哈哈。
个人觉得整体学下来,拿到证书的那一刻,真的非常值得!现在我已经确定了一家国企的OFFER,在二线城市,月薪能有15k,对我而言是非常满足了。
最后,我衷心祝愿大家都能拿到心仪的IE证书!
 网工界最有含金量的华为认证,到底是啥?
拿下华为认证之后,身为网工的你可以:
跨越90%企业的招聘硬门槛
增加70%就业机会
拿下BAT全国TOP100大厂敲门砖
体系化得到网络技术硬实力
IE大佬年薪可达30w+
 如何了解+系统学习? 
识别下方二维码加老杨为好友
好友验证请备注“考证”
获得1v1专属咨询+报班千元满减券
  

 前30名粉丝 免费获得老杨答疑机会 
- 推荐阅读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