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东部有一道从东北绵延到西南的巨大岛弧,其中有两组群岛,规模和地理格局都颇为相似,一组在我国的东北方向——日本列岛,一组在我国的东南方向——菲律宾群岛。
相似点1:群岛和列岛的格局相似。日本列岛由几千个岛屿组成,其中有4个大岛,其他都是小岛,面积大约37.2万Km²,菲律宾群岛有七千多个岛,也是若干大岛,加一堆小岛,面积大约30万Km²,比日本列岛稍微小一些,但也不算太多。
相似点2:地形都多山。两组群岛的形成原因类似,都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日本列岛大约四分之三的山地,许多山脉的海拔超过3000米,最高点富士山海拔3776米。菲律宾一样,山地高原丘陵为主最高峰是棉兰老岛上的阿波山,海拔3143米,和富士山一样是活火山。
▲两大群岛上,有限的平地都种满了房子,住满了人,看着还挺拥挤的。
相似点3:生活的人口接近。日本列岛人口大约1.23亿(全国人口扣除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人口1.16亿。
相似点4:都盛产地震、火山、海啸、台风。日本列岛东部有日本海沟,菲律宾东部也有相似的菲律宾海沟,深不见底。也因此,这两个国家都在地震带上,有很多火山、地震、海啸灾害。当然,还有台风。其中日本人主要生活在海沟一面,菲律宾人主要生活在南海一面,灾害损失前者更容易比较大。
相似点5:首都都是最大城市,都在同名的海湾边上,周围都有火山堆。
相似点6:内海,日本列岛有岛间海——濑户内海,菲律宾群岛也有岛间海——锡布延海。
相似点7:共同爹地,都有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基地,国际上主要依仗的对象相同。
问题来了:菲律宾和日本两大群岛的地理规模和格局颇为相似,但是在历史时期的发展进程,现在的发展水平,都有天壤之别。为什么会这样?你可以说是人不行,但人最开始是地理环境塑造的。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菲律宾群岛和日本列岛“皮像肉不像”,有几个关键的缺陷:
第一、日本列岛比较集中,菲律宾则非常分散。地图上能轻易看出来,日本列岛看起来像一个整体,本州岛占了面积的三分之二,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剩下四国岛和九州岛(北海道在历史时期融入比较晚),相隔也不远,濑户内海最窄处才十几公里,内海不但不会隔绝交往,反而是绝佳的水运通道,古代日本人就在这个波澜不惊的内海周围发育的。
反观菲律宾群岛,一南一北两个大岛,规模旗鼓相当,离得又远,天然有分裂——分庭抗礼趋势,中间一堆岛,间隔都不近,历史时期根本融合不了。事实上西班牙殖民者来之前,这里根本就没有一个国家,是一堆原始部落,插着羽毛的人到处乱跑。殖民者强行凑成一伙,但即便现在现在岛屿之间文化和心理差异也很大。
第二、这条理由有点不科学,就是菲律宾地图形状有点“不吉利”。
日本列岛的地图形状,一般认为像海马,日本很多人觉得地图像“龙”,虫也好,龙也罢,至少是有活力的。
菲律宾群岛的形状比较碜人,令人想起《三国演义》里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营销,曹操对袁术的那句著名的评价:“冢中枯骨耳,吾早晚必擒之。”菲律宾的地图形状确实有点像一具枯骨:
吕宋岛像头+脖子+后背上部,马尼拉正好位于咽喉处,变成骷颅也是要害;萨马岛相当于背心,处于后背的中心地带;棉兰老岛相当于腰部+骨盆+后肢;巴拉望岛:细长的前肢。中间的岛屿:肋骨。包括宿务岛、班乃岛、莱特岛、保和岛等,脊柱若隐若现。
第三、气候带不同。世界历史上先后文明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都位于30-60度这个维度范围,自古热带无强国。日本纬度大约30-45度,菲律宾大约5-20度,日本是典型的温带,菲律宾是典型的热带。热带动植物多,能量消耗也小,容易果腹;温带不努力就得饿死。
第四、远离文明中心,开化晚。中国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文明开发的先后顺序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日本列岛离中国核心区域距离,比菲律宾近很多,唐朝时期日本吸收了很多中原的文化,菲律宾处在遥远的南洋,古代没有开化过。
欢迎关注我 更多阅读请点↓
中国长江、美国密西西比河,谁更强?
“珠江”不是一条河,是一笔糊涂账?
英国的“头部”被割了一刀,怎么回事?
打个比方:长江是太平洋的“大股东”?
中国和美国,其实是天赋最像的两个国家
中国北方最大河,缺乏存在感,是方向流反了?
印度是一个“伪海洋大国”?一幅地图就能看出来
看日本海底地图会吓一跳,站在悬崖边的国家?
江苏被称为“伪沿海省” 城市几乎都不在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