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津乐“道”,行走探索津城往事


勒是本公众号的第 165 篇原创文章
我们去江津寻访古道

国人勒一辈子的时光
似乎都跳不出怪圈
碌碌一生都只为三件事
把书念完、把娃儿养大、把自己变老
看勒篇文字的你
现在正在做哪件事呢???


有句话这样说道
有些人死了,可他却活着
有些人活着,他却早已经死了
仔细想想却是极有道理
有的人死去了却永远活在世人心里
有的人虽还活着
却不过是碌碌无为走向最终的宿命
大千世界,形色种种
有这样一群人
不甘于如此平凡的离去
一起走向山野,探寻城事
用行走的轨迹,记录每个值得铭记的故事


行 在 路 上


在捉摸不定的天气预报反复辩识中,终于还是确定了出行的决定,于是乎作别摇摆不定顾虑重重的小伙伴,其余三十四人如约而至,启程前往永川开始今天的探索计划。

两个多小时的车行,自永川陈食街道下道至芋荷湾,S207省道因大修无法通行大车,一行人值得弃车步行,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却也带来意外的惊喜。


意外的行程让我们偶遇一段废弃的渡槽,高大纤细的身姿宛如一条灰黑巨龙,蜿蜒曲折般的在公路边、田野上、山岭中留下迷人的身影。


在那个人多力量大的时代,不知多少人的心血才造就了如此奇特却居功至伟的灌溉水渠,如今饱经风霜的它不再发挥曾经的功效,却给当下这个盛世留下诸多的见证。


路边的小学名曰幸福,却是非常应景当前的时代。沿着渡槽边的公路往前,渡槽伴着乡间水泥公路,两个不同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风雨同舟。


循着提前做作业确定的大致方向,从公路边的机耕步道往另一边的山梁行去,路旁的花椒林提醒着我们江津的青花椒也是很棒的哟。

大美江津,不仅仅是米花糖,更还有江津花椒哟。江津的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地理气候等条件优越,本地花椒麻味鲜浓,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从花椒种植园下到谷底的田野之中,收割完的稻田次生的晚稻从稻秧上再次长出,一副郁郁葱葱的模样。田边的小溪河里,被大家伙照相逗笑的嬢嬢们洗涤衣物激出来的一圈圈涟漪,荡漾着新时代农人们的闲暇时光。


穿过溢出丰收喜悦的田坎,继续回到正在做路基施工的国道之上,路边的殷实之家恰好是个小卖部,一行人补水完毕,和当地人闲聊得知翻山的石板路早已荆棘封路,于是乎一行人舍近求远开始往前绕行。

举步向前,国道边的老房子斑驳不已;驻足回望,灰瓦泥墙刷白的石灰表面还留有时代的痕迹,为人民服务,简简单单的五个大字是曾经那代人滚烫的红心。


沿着国道边上的机耕道路左拐入云雾山之中,新挖出来的盘山公路在松林中盘旋而上,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也许不久之后这条机耕道路又会被混泥土取代。


二 朗 尖 上


沿着盘山公路上行十多分钟,转过S形的急弯之后,沿着路边的小路穿入松林中,开始今天略微有些磨人的半坡爬升,这对所有新入的小伙伴来说是一场考验。

原本松林中的穿山小路,也许是当地市民往返抄近路踩出来的羊肠小道,被当下的防火需要,周遭的杂草被铲除一光,形成了勒条陡坡上的宽阔盘山小路。


初秋的天气已是有几分凉爽,预料中的下雨不知飘到了何处,但沉闷的林间、陡急的坡度让许多小伙伴在爬升的路上气喘吁吁,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


五百多米的松林陡坡只是今日行程路上最厚重的磨练,半个多小时的爬升应该让许多的小伙伴知晓了我们行走探索的真谛,不经历磨练,行走路上怎能箭步如梭。

从松林穿出到山顶的机耕道路之上,循着轨迹绕过山头,从竹林边的简易木桥进入二郎尖,抵达今日行程中的第一个打卡点。

二郎庙,吴滩和陈食交界处界山上的一处寺庙,又是西天诸多神佛精兵简政合伙办公的寺庙,虽说大体为现代简朴风格,但这无碍信徒的虔诚和信仰。

从大殿右边的梯坎拾级而上,不过数步就上到了二郎尖上。从下端的大雄宝殿到山顶的观音殿等堂,似乎中国的寺庙总是重殿垒阁,似乎从另一个方面也折射出中国的阶层观念。


整个寺庙地处吴滩镇的海拔最高点二郎尖,不知道是先有庙名还是先有山名,登高望远,透过屋檐现代技法造出来的飞梁翘檐,倒也有几分味道。

二郎庙中最让我觉得哭笑不得的,还是勒个奇奇怪怪的千手观音,那几百只错落排列的手还是有些气势,虽说质量不咋滴但人家胜在数量,可是再配上那妥妥的网红脸,怎么看都觉得不伦不类,绝对是拉低了观音菩萨的威严。

来都来了,管它灵不灵验,抱着尊重的态度拜别之后,继续从旁边上到二郎尖顶端的平台,恰好在一个佛殿的屋檐后端,有两块高高的岩石可以居高临下一览吴滩镇的风光。

两个户外的行走大神——姑且都称为勇哥,最近勒几次走出来估计都没过到瘾儿,以至于时不时的都能看到他们自行加戏的身影,果然户外界也总是逃不过姜还是老的辣的勒种普遍原则。

从二郎尖折返至机耕道路之上,开始往山下的吴滩镇行去,回望山顶的二郎寺,占据如此得天独厚地势的它,隐约间气场更加强大。


沿着机耕道路穿过竹林和废弃的小院子,此时已近中午时分,看着太阳渐渐冒出头的趋势,预料中的冷空气估计是又没有翻过哪座山,以至于给了我们一个如此凉爽的行走机会。


伴着山间时而吹过的清风,循着轨迹穿越山间的竹林探索林间的老屋,可惜的是老屋已几近消失,略过正在重建的旧址,我们继续游走于山麓地带的机耕道路之上。



津 永 故 道


从半山腰的花椒林中穿过,一段若隐若现掩映于杂草中的青石板梯道开始进入我们的脚下,从起磨损和凹陷的规模这些来看,曾经该是一条上下山的热闹古道。

原本受沛然大佬安利为着津永古道而来,却错打错招的发现另一台古道,对比了一下网上地图等资料,这条古道该是津永两地其中的一条支道或者僻道,与正儿八经的津永古道应该是曾倒八字形藏于云雾山之中,真正的津永古道下次有机会再去看它的真面目吧。


故道大约留存两公里,其中一段是自溪谷口整片崖壁上开凿而出的一米宽的道路,崖壁上依稀还有题刻的痕迹,只是早已辨识不得。其他道路皆是用一米左右的青石板砌筑而成,只不过草长莺飞早已遮住了它原本的模样,但是光滑的石板上经年累月行走磨出来的痕迹见证了它曾经的辉煌。


从松林间的古道穿出,原本的道路系统大多已消失在公路这些人为的活动之中,于是乎一行人头顶着略微有些凶狠的烈日,沿着公路慢悠悠的向着吴滩场行去。



吴 滩 古 镇

吴滩场,位于长江北岸津璧河畔,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因建镇前此地为荒芜之地,人称“芜滩”,后来久而久之便谐称为吴滩,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吴滩场西场口,相传建于明末清初,民国26年(1937年)改建,坐南向北,用条石砌成,门坊为石柱,该大门是吴滩场当时两大石门之一,门墙上刻有:“吴滩场西门”五个大字。


从西门鱼贯而入,满眼的是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竹木夹壁的老房子和现代的砖瓦房对峙而立。据《江津县志》载:吴滩从清朝后期直至解放的近百年中,地处重庆到成都的古道路线之上,商业繁荣,喧嚣近一个世纪。

略微有些静谧的吓人的老街之上,规制整齐大气的青石板,被往来的足迹磨得光滑鉴人的路面,仍重叠着多少走过的旧时光影,每一处都是岁月的痕迹。


吴滩场是津永乃至川渝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城镇聚落。因此保留着不少清代、民国时期兴建的古建筑。深宅大院的气魄门楣,杨氏洋楼的精美雕窗,残存的所有元素都预示着吴滩场曾经的富庶与繁华。

漫步吴滩西街之中,细细触摸每一处古老的痕迹,沿着青石板大街往里走,“开国元帅”“两弹一星”的掌舵人聂帅曾经就读的吴滩小学也藏在街道之中。


吴滩老街整体构造随着山势和河滩排开,如一条蛇蜿蜒曲折,竹木夹壁、泥墙瓦房、乃至砖瓦洋楼等各种建筑巧妙地利用地形灵活布置,街巷空间开敞有序,穿斗夹壁等构造技法,无一不是体现着吴滩古镇的巴渝传统风貌。

在老街巷中信步游走,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岁月侵蚀,吴滩古镇依然能如此完整的留存着这古朴的韵味,让我们可以细细感受和品味历史的痕迹,这是我们勒些后辈的幸运。


斑驳墙面上的老式门牌兼具防火防盗提醒等诸多功能,对比现在勒种光牌子还真的高级太多。各种满是年代感的店招收纳着吴滩的往日时光。


行走在古镇东西街交汇处,东街的闹热远非西街所能比拟的。据说,这旁边的楼房恰好就是吴滩有名的中兴乔楼——土楼建在石拱桥上,至今还有人住。建于清代的中兴桥楼,是罕见的能在桥面上建三层土楼并保存完好的石拱桥。


许多老街屋檐横梁上还墨写了完工修剪的年岁,完整的记录下了老街的年代感。时光荏苒,飞逝的时间带走了太多的传统建筑,希望吴滩场还能走得更好更远。

信步西门游吴滩,正值孩童弄洋马。老街旧巷两三个,古镇横陈四五百。徜徉青石铺就的街道,老街上破旧古朴的房铺,石板上深深的岁月凹槽,看街巷里嬉戏打闹的孩童,茶馆里喝茶打牌的老人,生活的气息滋润着这座古镇。


津 壁 古 道


吴滩场吃罢经济实惠的美味小炒,继续坐车转场德感圣泉。前行的车途被修路单边放行耽搁了两个小时,抵达圣泉社区的时候已是傍晚,大家伙快速从圣泉加油站循着梯坎儿探索。

这段青石板铺就的古道保存的极为完好,在街边的社区里一米多宽的条石,早已被往来穿梭的人群踩踏磨得光滑可鉴。


古道从公路边延伸至社区里,随处可见风化的巨石堡坎和光滑的梯坎儿,更有上百年老屋留下的圆石柱础和券拱门洞。

据当地人说这条石板路是北宋年间修建的川黔官道,主要是盐茶古道,是来来往往的商贾贩运货物的必经之路,也是江津和璧山两地沿线居民日常往来的主要通路,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古代的“高速路”。

大树、梯坎儿,基本上算是古道的标配之一,石板路从社区里钻出,原本的青石板路被一段新修的公路取代,继续往前在黄葛树下又现出身影,斜着向山下蜿蜒而去。


石板路从黄葛树往下一直在花椒林中蔓延,整个古道保持近两米左右的路基,厚重的青石板保存的非常完好,这也许得益于当地人日常交通需要,时不时的加以维护。

津璧古道全长约55公里,从江津通泰门渡江至中渡街,经圣泉翻山进入璧山界内,从圣泉加油站到沟谷河边的这段石板道现存大约有3公里左右,铺路的石板大约每块长1.8米,宽约0.6米,重达半吨左右,形制规模可见不一般。


踏着悠悠青石板,穿过古道旁的村居民舍,沿着这条古道往前行走,仿佛穿越在历史的长河里,隐约可以听见那些发生在石板路上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这条古道是当地人的高速公路,是古代当地乡民的救命路,也是江津有名的志士名人江渊求学致仕的发迹之路:北极勋臣府,西川相国家。

江渊是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进士,历任刑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太子太师、工部尚书,曾协助于谦击退瓦剌,保卫了京师。据《圣泉乡志》记载,江渊成名之前曾在这条石板路旁边的栖清书院读过书。

古道从山顶缓缓下降,以条石梯坎的方式铺陈开来,架上沟渠,填平陡坡,越过堡坎,延伸至山川河湖,串联起城市、乡场和村舍,最终汇成古代的高速公路。


刘家单孔石拱桥,原名古大桥,津永古道上圣泉三河村沟谷溪河上一座单孔石拱平桥,建于清咸丰年间,桥长大约二十多米,宽约三米多,桥两侧有条石砌筑栏杆,桥身上原有石雕龙头龙威,现已毁坏。


石桥一端有古大桥三字题名,为图璋所题写,如今早已断作几段,尸体还完整的横陈坡坡上。过了古大桥之后古道分路,左边翻山为连接璧山的津壁古道,右边则为津巴古道。


寻城小队在大桥略做停留完成今日的毕业照之后,考虑时间关系并未继续往前探索山里的炮台等遗迹,抵拢倒拐从古大桥原路返回。


古大桥扎根于古道溪河上,收集时光里落下的每一片秋叶送于秋风,化作来年春日最深情的陪伴。

古道经过长时间的踩踏,石板路的中间大多已经凹陷形成了月牙儿的形状,时不时的还能看见深浅不一的马蹄印。经历着数百年历史风雨洗涤的石板路,像是在对路人诉说着曾经的繁华,昔日定然是车水马龙,商贾如织。


一步步踏过的脚印,都蓄含着过往的岁月,一次次的实地探访,都是把那过去的故事一遍遍的传扬。

行走,也许是治愈一切的良药,趁着秋日气候正好,不辜负当下时光,去邂逅古道之上最美丽的清秋。


回程的步伐迈得轻快,许是归家的诱惑,触发心底的温柔。越来越笃信温柔的力量,很多时候,生活对我们并不友好,但世间的温柔,总能抚慰我们的心。

归家的村民,与回家的走卒,背道而驰却又是去往同一个地方。感恩路上所有的背道而驰和同心前行,感谢世间所有的遇见,有些困苦,我们会笑着说出来,有些温暖,会与我们不期而遇。

秋风镀金,秋草映黄,思绪入愁肠。津永迷途,津璧辉煌,故道满彷徨。
悠悠多少往来事,踪迹无处寻。冷落闲门,沧桑古道,迷途正愁人。
——2020年9月江津

▼往期精彩回顾▼
【行走故事】关于寻城者、黄葛树、2019年总结、2018年总结、人文南岸、母城渝中、南岸起风景、别了大渝、十大山头、重庆火锅、重庆夜景、有梦有YOUNG、进城玩格、江城、山城
【山水之城】千与千寻、特钢厂、十八梯、春天岭、洋人街、关岳庙、文创江北、南山小环、南山、老城墙、壹华里、神仙洞、雀儿山、三块石、鹅岭、黄桷坪、江北城、母城、虚灵峰、中山四路、南山半环、下半城、南山转山、渝中转城、黄葛古道、歌乐山、野水沟、探秘鹅岭、寸滩老街、雨游南山、望江厂、南山如画、千佛岩
【重庆市郊】南平坝、长生桥、老龙洞、缙云后山、铁山坪、成渝古道、人文北碚、南泉、石坪三寨、塔坪寺、小南海、龙兴古镇、多功城、铜罐驿、白羊背、铁厂沟、木耳三寨、孔雀谷、木耳水库、迎龙峡、张飞古道、金刚碑、汉海公园 、后河、周家山、木耳环线、北碚老街、古圣寺、白市驿、云篆山、迎龙峡、绿皮火车、东温泉、璧山八塘、鹅岭、新寨子、九凤瑶池、青杠环线、白沙沱大桥、青草坡古道、牛角庙古道、西山坪、南泉和尚山、凉亭关古道、白云寺古道、转龙寺
【重庆区县】花岩古道、老瀛山、中坝岛、阴条岭、华蓥山、长寿缆车、三道拐古街、白云观、花坝、大裂谷、兰英大峡谷、凉风渔村、阿蓬江、阿依河、龚滩古镇、黑山谷、桃花源、牯牛背、天生城、天坑寨子、白沙古镇、东溪古镇、渝黔古道、渝合古道、人文涪陵、蟠龙古道、荔枝古道、万梁古道、万州城寨、石人喂金鸡、人文长寿、王爷庙
【重庆市外】昌坝海、鹿院坪、古河床、华尖山、小平故里、武当山、牛背山、九顶山、色达、大山包、江浙苏杭、 四姑娘山、若尔盖、三亚、宁夏青海、佛光、古蜀道、鱼木寨、古路村
【重庆美食】舌尖上的野炊1、舌尖上的野炊2、舌尖上的野炊3、黄山冷餐1、涂山冷餐2、岁约、嫩芽、大石化商圈、乌鸦喝水、幺柒老火锅、九九饺子、轻松空间、乡村味道、新光天地、苓茏苑、烧鸡公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