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行古道,一桥三坊四场镇


勒是本公众号的第 215 篇原创文章
我们去渝黔古道上游学

碰撞
火花
写在之前
        不知从何时起,什么都开始内卷,一直百思不得内卷之解法,直到这次和一群小朋友在路上的碰撞,幡然醒悟:阅读长见识,
行走即读书,
读书破万卷!


冬日游
喧笑充綦途
陌上三十余男女老幼
够风流
且行川黔古道路上
日行二三十里路
徒一路悲欢喜怒感慨无数

这次的路线是我比较喜欢的古道之一
不同于金牛道的传奇
也不说成渝古道的四通八达
却独爱它无可匹敌的文化联通
沟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挥的重要作用
川黔盐茶古道
未来我们还会再来的

/
川黔古道
/
行摄镇紫


2022年的重新上路
来得很突兀
以至不知如何表达
继续起早贪黑于加州出发
向着美好綦途前进

两个小时的车程
时隔一年再到东溪
这座路边心仪已久的牌坊
让我卸下了所有路上的奔波和疲惫


竹园村节孝牌坊
大约修建于清光绪十七年
自1891年开始
距今已是130年的历史

这座造型古朴的节孝坊
位于东溪镇竹园村的古大路上
为旌表陈懋襄妻等5人而建
记录了当地陈氏大家族的荣耀


精雕细琢的纹饰
各种人物雕像栩栩如生
结构别致、规模宏大、雕刻精美
可谓是巧夺天工

竹园村牌坊为条石砌筑雕刻
其结构保持传统的牌楼氏建筑
三门四柱,檐角高挑
远望巍峨拙朴,近看玲珑俊秀


牌坊之所以精美
一在各种瑞兽装扮
再则各种雕刻巧夺天工
更重要的则是它是一种象征
蕴含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建筑技艺

建造牌坊的起因
纯属封建礼教的桎梏
束缚妇女的人身权利和自由
应当给予批判
但作为传统建筑技艺的承载者
又是难得的艺术文物

离开竹园村前行十分钟
抵达镇紫老街
小社区里的人文
闹热喧嚣里藏着温暖


一杯茶,四方桌
家长里短之间
哥们相聚,其乐融融
闲聊着团方四邻的新鲜事儿
或是细数那些年轻时的荒唐与辉煌

走街串巷直入老街深处
破败老街的哀叹
阻止不了那些熟悉的场景印入眼帘
连带着涌入的老街记忆


从麻城线到镇子街的传说
再到如今的镇紫街
老街深处还有许多的故事
等着你去深挖

邻近寒冬腊月
家家户户秌腊肉升起的缕缕青烟
就是这个时节最诱人的乡愁
吸引着无数游子从异乡回归故乡


穿出老街转入小院
沿着大路开始走村串户
原本镇紫走蛇皮滩的古道
据当地人说已满是杂草
一行人开始翻山走另一条古道

行走在路上
只因人在江湖
悲欢离合便不由你我
慢慢的经历的一切便成了回忆

不同于往日的行走探索
这次的队伍里多了七八个孩子
一路奔跑嬉闹着
让前行更多了些许不一样的感觉


古道在山坳里蜿蜒着
轻松的爬上缓坡来到垭口的长堰村
最小的队员笑着比了个✌
给最年幼的小朋友点个大大的赞

六十年代修建的堰沟宛如一堵石墙
墙上开一拱门以便通行
斑驳的五角星、语录碑
都展现着一个时代人们奋斗的印记

穿过堰墙有一座老庙子
骑龙庙的基址上留下了时光雕刻的痕迹
继续沿着脚下的石板路前行
渐渐接近东溪古镇


走过垭口仅剩的老房子
下过陡峭且急弯的梯坎儿
远远的望见山下的东溪古镇
过于轻松的路线总是让人感觉戈然而止

山下的条石板古道清晰可见
沾染了雨后足迹留下的泥巴颜色
横亘在绿色大地和灰色老房之间的古道
更显独特的魅力

沿着步道往下
在条石板古道被公路轧断的路边崖壁上
一通“气死莫告状”的石刻
让人发人深思
是泄愤也是自省,是忠告也是希望

穿过观音岩下的古道
踏过一阶阶石板
和着无数先民的足迹
一起去东溪古镇寻古问津

川黔古道
主要是转运盐茶等特产
以及沟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由数万块条石板铺砌而成
为西汉年间(公元前202年)开辟
距今2200多年
如今在綦江段保留有最完整的古道遗迹

千百年来
无数的商旅行人匆匆的脚步踏过
带走了货物和财富,留下了故事和传说
这条拉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古道
如今依然发挥着通行的功能
更有许多现实的意义值得好好保护

/
川黔古道
/
东溪古镇


简短两个小时的古道之行
我们下入东溪古镇
邻近午餐时分
循着味蕾的诱惑找寻当地的美食密码

在东溪米粉和烧腊的美食慰藉中
我们继续今天的探索
走入老街的深处
黄杨木雕馆的技艺诱人一探究竟


在匠人的手里
木头发挥出了极致的美感
各种人物栩栩如生
精巧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经济价值

树木被斧砍锯割成木材
再被雕刀凿刻成型
历经粗砺的砂纸细细打磨
才成了人们眼中阅历丰富的珍品

略微有些狭窄的老街
藏着许多东溪古镇的秘密
麻乡约民信局
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西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邮局
创建于清同治年间的麻乡约
可谓是走在时代的前沿
其业务有客运、送信、货运
见证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故事

古老的天井大院
曾是麻乡约民信局的旧址
大门正对着曾经的老街大路
契合门楣上“当衢向术”四个大字
如今被辟为陈列馆
继续向世人讲述老邮局的故事

东溪古镇有众多的深宅老院子
包括麻乡约民信局旧址
南华宫、万天宫等共同组成东溪古建筑群
成为东溪最重要的移民见证


古老的移民会馆饱经沧桑
辉煌过,也沉寂过
在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中渐渐恢复生机
希望这些古老和传统得以传承

离开老街
沿着记忆里的街巷走向
穿过正街进入溪河边的梯坎路
厚重的条石板光滑可鉴


岁月无声无息
但现实中却有迹可循
那些斑驳的条石,那些苍翠的青苔
都是时间留下的痕迹

东溪古镇是历史文化名镇
众多的条石板演绎了东溪历史的兴衰
积淀了厚重而丰富的文化
《傻儿司令》《雾都猎狐》等影视作品
皆在这里取景拍摄


依着梯坎儿下到东丁河边
小孩子们开始戏水
浅浅的溪水里怪石嶙峋
活灵活现的乌龟石、鲤鱼石身为逼真

上平桥
大约修建于清朝
为川黔古道东丁河上的一座石桥
桥上的神兽雕刻栩栩如生


穿桥而过沿着溪边的老石板路前行
走过两旁的老房子
如今随着旅游的兴起
老房子被整修成为休憩节点
为老居民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


“紫气东来,溪水长流”
东溪古镇因此而得名
上千年的历史变迁
盐茶、码头、农耕、河运
夜郎、民俗、宗教、红色、抗战
诸多文化形态汇集于东溪的历史长河

继续向前探索蛇皮滩
路边的泰山石敢当风化严重
旧时凡家住屋门对桥梁、巷口或道路要冲
立泰山石敢当石碑以辟邪
寄托了古人灵石崇拜的美好意愿

“撫我孑遗”碑刻
1925年修建于蛇皮滩旁
东溪人因贺龙与曹天全的“庇护”之功
专门立此“德政碑”
“撫”字下面少写的一点
寓意曹天全在抚恤百姓方面还“差一点”

贺龙元帅与东溪古镇的数次交集
是东溪古镇厚重的人文故事里重要一页
如今石碑静静立在蛇皮滩旁
任那来来往往的人凭吊

从蛇皮滩回转太平码头
水绕镇中流,镇在林中走,园依山水旁
东溪古镇可谓是无处不是景
无愧于山水古镇的美誉

东丁河缓缓汇入綦江
古老的王爷庙就在太平码头边上
如今被作为綦岸盐运文化博物馆开放
向世人展示古老盐运文化和历史

东溪古镇依岩靠水
因地就势而建
移步换形,错落有致
古代还是近现代的人文历史遗迹遍布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走过寓意极佳的夫妻树
来到古老的太平桥
数棵黄葛树拥抱着老石桥
这座建于六百多年前的古石桥
曾经是盐茶古道上重要的桥梁之一

经常走走太平桥,健康幸福乐逍遥
漫步在黄葛树和古道爱恨交织的时空里
静静享受岁月安好和惬意的时光
让你于东溪的山水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从太平桥往下游两江汇流处
古老神秘的南平僚碑静静的藏在堡坎之中
四块石碑高2.4米、宽1.2米
斑驳的石碑是历史的见证
虽早已风化成无字碑
但却是傣族和泰国人故乡最好的佐证


打卡完江边的码头风景
作别南平僚碑
沿着河岸的路返回太平桥
继续溯溪而上

陶醉于“渝南第一山水古镇”的魅力中
走过静谧的山水时光
穿过树根缠绕的堡坎崖壁
经过溪水瀑布的低喃
一行人来到沧桑的风雨廊桥

石桥为基,覆木为廊
是为风雨廊桥
这很好的融合了传统石桥和走廊的功能
让风雨廊桥成为独具特色的建筑

六院五桥技艺传
四街三宫风情显
二碑犹记东溪镇,一条古道通川黔
好个历史文化古镇东溪


从风雨廊桥回转黄葛洞
溪河边奇形怪状的石头甚是独特
透过不知何故开出的圆孔
恰能看到与寻常不一样的视角

冬日的小溪潺潺流淌而过
茂密的黄葛树掩映着绿水褐石
一匹白练静静挂在陡崖之上
成为冬日里难得的景致


循着溪边的步道漫游
永久桥是东溪另一座石桥
桥头两端串联两个时代
一边是古朴的穿斗房,一边是电站机房
与绿树清溪相映成趣
营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清幽意境

东溪之美
一美在文化底蕴厚重
二美在山水秀丽
三美则是山水人文交融荟萃

冬日的夜里总是来得较早
伴着久违的夕阳
收拾妥当从溪边返回镇上
山水溪瀑的魅力让大家流连忘返

这里有古树古桥、古道古庙等人文古迹
也浓缩了千百年的历史
游人、黄葛树、老屋、小桥流水
古道上依然演绎着旧时熙熙攘攘的景象


古朴老旧里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古老的盐茶古道是东溪的历史遗产
见证了东溪的人文历史
也必然会让东溪的未来更加璀璨

綦江的山水资源丰富
这些资源曾经被有效利用转化为电能
如今随着旅游的发展
这些又将一起成为东溪新的旅游资源


从东丁河边穿过条石板古道
原路返回至东溪老街之中
抵达宾馆安排好食宿
一行人静静交流今天的行走感悟
不说大朋友的朋友圈
小朋友们稚嫩笔触交出的作业
写出的却是真实而又复杂的感悟

/
川黔古道
/
分水老场


早起从东溪坐车出发
一个多小时抵达分水垭口
这种因古道中转而兴起的山顶老乡场
如今渐渐沉寂下来

路旁房屋边几颗柿子树
硕果累累
那一个个高高挂着的红灯笼
分明是一树柿柿如意
让人心里产生无限的暖意


乡村里的人朴实热情
村里的大哥看我在柿子树转来转去拍照
好心的提醒我可以摘
经受不住诱惑摘了一个
味道是真的甜

爬坡上坎走完乡场
再抵拢倒拐沿着老街返回
顺着医院旁边的条石古道下行
继续我们今天的古道探索


古道边的农家正在杀年猪
丰年足鸡豚
两头大肥猪预示着丰收
不由又想起了儿时杀年猪的记忆
猪八戒大家还记得吗?

一直有种感觉
走上古道的那一刻
就会与历史有了联系
驻足古人走过的足迹,打望不一样的风情
开了眼界,长了知识


简单的行走在古道之上
入眼是乡野里的人文和风光
不必刻意去想那些复杂的关系
JUST走就好了

分水出来的石板大路
从山顶缓缓向着山下迤逦而去
从古至今仍发挥着功效
勾联着山上山下的村落和人间

悠悠的石板路
一头连着远方,一头连着故乡
古道延伸的方向
有人去往远方,有人踏上归家

一路游走在笔直的古道和弯曲的公路之间
从分水场下行一个小时
远远忘记金土地牌坊高高立着
犹如一座丰碑一般

金土地牌坊
大约建于清道光年间
高18米,宽12.1米
也叫朱氏节孝坊
更有人另说它是陈翰林功德坊


无论是节孝坊还是德政坊
都是为传播传播封建传统礼教服务的
剥离封建礼教和传统道德中的糟粕
高大的石牌坊上
仍有许多熠熠生辉的光芒

这些留存的石牌坊可谓是饱经风霜
文革时太多的牌坊没能逃脱厄运
现在又借文物和文化传承的光
重新保护和修缮起来
历史也许就是这么喜怒无常


离开金土地牌坊
原本的古道被如今的乡道所替代
一行人穿行于公路上
阅便山岭旮旯里的乡野风景

路上挑粪的大叔
地里摘菜返回的婆婆们
丰富的人文风情
带你领略简单质朴的乡村生活


路旁的村屋被粉饰一新
筲箕里晾晒着新做的红苕丝儿
院坝外的堡坎里开出鲜艳的小花儿
农村的日子正在一步步变得更好

生活哪有那么复杂
简单多好的
专心的工作,开心的打闹
恣意的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


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快
可某段时间人们的视野并不宽广和长远
以至于太多的古道乃至文物消失
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沿着机耕道路走了数公里
错过一段被荆棘遮盖住的古道
沿着公路缓缓下到半山腰
古道再一次现出身影

从幺店下鱼梁村的古道
保存的非常完好
两米左右的石板路一块叠着一块
随着山势向山下延伸


离开了硬公路
穿行古道路上的分外高兴
偶遇赶场归来的村民
闲聊几句家常是何等的放松心情

上百年来的条石板路
历经岁月的侵染
愈加变得圆润和沧桑
也散发出更迷人的魅力来

迈着脚步行走在大路上
感慨真的颇深
看过一百多年前踏足此上的庄延龄的游记如今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只是那些厚重的古道依旧稳稳如初

古道边大石头上硬凿的方形石孔
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抵近审视了一番不得要领
不知是崖墓还是老窖
希望有识之士留言解答一番


走完两公里多的古道
渐渐下到鱼梁村的公路边
今天的行走路线可谓是完成一半
一行人略作修整解决午餐

/
川黔古道
/
古桥古剑


鱼梁河成为如今地图上的郭扶河
路边的老房子也早已废弃
农家二楼阳台上早已挂上了新做的腊肉
占据了地利的幺店子
如今依然是通道上的公交车站

鱼梁河上的老石平桥
依旧坚固的立在河谷之中
载着过来过往的路人
只是上游修了坚固的拦河坝
石平桥不再迎着激流勇进


从老石平桥转往下游
去探索另一座横跨两岸的石桥
这座石拱桥不知底细
造型精美如长虹卧波一般
成为一座不太古的古桥

拾阶而上
宽大的桥面被整修过
没有了前些年的杂草遍布
登高远眺
两岸青山夹着一河溪水流向远方


数百上千方条石
在人类高超的技艺加持之下
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
垒砌筑成这座横跨两岸的石拱桥
真的是功德无量

如此精美的石拱桥
希望有更多关于它的只言片语出现
让我们可以完完整整的认识它
也便于更好的记录和保护


横穿石拱桥而过对岸
沿着水渠堰沟回到老石平桥
游学的伙伴在河滩午餐
难得的路餐时光

小朋友的天性活泼
在溪谷石头间嬉水打闹
幼童的精力旺盛,长者的耐力极好
此行可谓是感慨良多


吃完午餐一行人继续出发
穿过老石平桥
再次游走于条石古道之上
继续探索古道里的历史

古道边的坡坎上上是古老的崖墓
数个方行的墓坑排成一线
作为挂牌的文物点却没有过多可谈的
继续沿着古道翻山越岭

东溪古镇到綦江的古道
如今保存最完好的共有四段
东溪到镇紫,分水到金土地
以及鱼梁石平桥两端到山垭的古道
均值得好好的探索

古道边的小庙子
门口的神像红袍加诸于身
颇有些大将军的气势
保护着往来的路人过客

两米长的条石板层层叠叠
从沟谷一直沿山脊向着山顶蜿蜒
缓缓上升的势头让通行变得不再累人
但百年前的背二哥和谋生的人
还真的是不容易

生活在中国是幸事
在国外疫情施虐的这个时节
我们能吃饱了撑着
游走探索于这些古人留下的遗迹之中

沿着山脊往前走完古道出山
石板路再次被公路轧断
古道之行暂告一段落
遗憾有增无减

沿着公路上到马垭
穿过垭口仅存的老屋老街
继续穿行于公路之上
急行慢赶向着古剑场走去

进入腊月间
外出的年轻人开始回归
一家三口在田里劳作播下菜种
也播下新一年的希望


路边两个老伙计好奇的看着我们
亦如我们打望他们的悠闲
连续的硬公路穿行让大家伙拉开了距离
好在临近此行终点
无论快慢总会结束行程

路旁废弃的老屋
在时光流逝里屋顶已经破损
倒塌只是早晚的事情
但那坚挺的屋脊
却又展示着老房子最后的倔强和坚持

古剑场又称两路口
是綦江出来川黔古道上第一个乡场
曾经繁华一时
而今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
古剑场渐渐开始融入綦江城区


循着轨迹穿老街而过
街口烤火的居民热情的招呼我们加入
感谢至诚纯朴的人
简短的寒暄之后开始打探场口的节孝坊


两路口罗氏节孝坊
屹立在古剑场场口的大路上
曾是綦江出黔必经之路上的路标
牌坊四柱三间的石牌坊
顶上为石结构鳌鱼翘角宝瓶顶

饱经风霜的节孝坊走过一百多年的时光
如今风化分外严重
许多的雕刻、题字、装饰均已脱落
只剩下残破的躯壳依旧挺立


穿过石牌坊结束綦江的探索之旅
作别石牌坊的斑驳
在古剑场的老黄葛树下
静静等待客车接我们返程归家

古老的川黔古道依旧还在綦江的土地上
那些厚重的历史,那些多样的人文
都等着去你去探索和发现
它必定会给你一个最惊艳的回答

生活之所以美好
皆因为行走路上有太多的“小红花”
送你一朵小红花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美好路上更美好

在所有人的坚持和不懈之中
完成两天一夜的古道游学
从12公里的悠闲,到15公里的考验
踏出的每一步都算数

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这新年伊始的元旦
携一群小孩行走在川黔古道之上
一起游学綦江
点赞小朋友惊人的潜力
致谢所有人的参与
同心“綦”行,逐梦远方

2022年又是新的一年
希望一切美好都会如约而至
愿那些碎碎念你的人
一年又一年
都能一起岁岁年年
—2022年1月•綦江

▼往期精彩回顾▼
【行走故事】关于寻城者、关于走卒、黄葛树、梯坎儿、2021年总结、2020年总结、2019年总结、2018年总结、母城龙脊、人文南岸、母城渝中、南岸起风景、别了大渝、十大山头、重庆火锅、重庆夜景、有梦有YOUNG、进城玩格、江城、山城、九开八闭十七门、十八梯、重庆母城攻略、巡城记、九宫八卦老渝城
【山水之城】千与千寻、特钢厂、十八梯、春天岭、洋人街、关岳庙、文创江北、南山小环、南山半环、南山mini环、南山中环、南山观景台、老城墙、壹华里、神仙洞、雀儿山、三块石、鹅岭、黄桷坪、江北城、母城、虚灵峰、中山四路、下半城、南山转山、渝中转城、黄葛古道、歌乐山、野水沟、探秘鹅岭、寸滩老街、雨游南山、望江厂、千佛岩、嘉陵江滩、水土江滩、马鞍山、铁山坪、渝黔古道、园博园
【郊区探秘】南平坝、长生桥、老龙洞、缙云后山、铁山坪、成渝古道、人文北碚、南泉、石坪三寨、塔坪寺、静观其变、小南海、龙兴古镇、多功城、铜罐驿、白羊背、铁厂沟、木耳三寨、孔雀谷、木耳水库、迎龙峡、张飞古道、金刚碑、汉海公园 、后河、周家山、木耳环线、北碚老街、古圣寺、白市驿、云篆山、迎龙峡、绿皮火车、东温泉、璧山八塘、鹅岭、新寨子、九凤瑶池、青杠环线、白沙沱大桥、青草坡古道、牛角庙古道、西山坪、南泉和尚山、凉亭关古道、白云寺古道、转龙寺、柳荫水渠、静观老街、北碚串线、复兴老街、龙王村、二郎关、石坪三寨+寸滩、丰盛古镇、温塘峡、大树牌坊、白庙子、新盛穿安澜、渝合古道(四三二塘)、天心寺
【区县探索】花岩古道、老瀛山、清源宫、龙溪镇、华蓥山、长寿缆车、三道拐古街、白云观、花坝、大裂谷、兰英大峡谷、凉风渔村、阿蓬江、阿依河、龚滩古镇、黑山谷、桃花源、牯牛背、天生城、天坑寨子、白沙古镇、东溪古镇、渝黔古道、渝合古道(八九十塘)、人文涪陵、蟠龙古道、荔枝古道、万梁古道、万州城寨、石人喂金鸡、人文长寿、王爷庙、津璧古道、黑山栈道、中坝岛、塘河古镇、炭花古道+南桐煤矿、渝东北自驾(开州、城口、巫溪、云阳)、雪宝山、西流溪、阴条岭
【祖国大地】贡嘎转山、昌坝海、金牛古道、鹿院坪、古河床、华尖山、九顶山环线、小平故里、武当山、牛背山、九顶山、色达、大山包、江浙苏杭、 四姑娘山、若尔盖、三亚、宁夏青海、佛光、古蜀道、鱼木寨、古路村、娘娘山、恩施秘境
【主题趴体】舌尖上的野炊1、舌尖上的野炊2、舌尖上的野炊3、舌尖上的野炊4、黄山冷餐1、涂山冷餐2、黄桷垭冷餐3、岁约、嫩芽、大石化商圈、乌鸦喝水、幺柒老火锅、九九饺子、轻松空间、乡村味道、新光天地、苓茏苑、烧鸡公、奇喵美术馆、乐山美食、到野外去、奇幻减压馆、放下手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