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公众号的第 101 篇文章
新的开始,感谢你的厚爱
一条老街,一座老屋
斑驳的历史,厚重的情感
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段光阴的故事
每一个场景,都会有时代的响应
今天,我们所要安利的
便是重庆往南
长生三桥,惠及万民
勒些即将逝去的光阴
关于勒些老街巷珍贵的记忆
【壹】 惠民老街
惠民老街,现在断断续续仅存几百米老街道,位于巴南区惠民镇惠民场,大约在清初渐渐形成集市,名毛家场,原名毛家铺,据传有毛姓在此要道上开设店铺而得名。后取惠及万民之意,改称惠民场,先后称为惠民里、惠民乡、惠民联保、惠民公社…
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探索的小分队四面八方赶过来,多变的天气让许多人在睡梦中渐渐迷失,是故,晚起的K哥在在抄近路中奔跑,惊喜的遇上了下穿道里理发的老手艺人,又是一个收获的周末······
从四公里枢纽站出发,交通的便利让你轻松穿过曾经翻山越岭的古道,抵达今天的中转站——惠民。原本计划的天星寺之行,却因为便利的农村交通的惠及万民所影响,探索小分队因为礼让,华丽丽的没有挤上车,于是只有作罢另寻他处。
世事多变,人生总是充满许多的意外,你搞不懂下一步你会遇到什么,只要坚持往前走就好了。于是,到处探索的我们选择了探索这个不大的场镇,循着路人的指示方向,穿过新修的街道进入后街,像这两个路人一样,开启了路过赶集的打卡行程。
街道口时不时遗留的竹木夹壁,跟其他大多数老街都相差不大,不过屋顶确是新修葺的屋檐灰瓦,感谢房子主人这么的有眼光。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秀丽的相遇!相遇让我们明白,老街原先如此相似,都有竹木夹壁,都有通风透光的各色花窗。但是细细看来,却又如此不同,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似的叶子!
进入老街,一个大户人家带有天井的院子成为了一个茶楼,斑驳的墙柱,破烂的竹木夹壁,损毁的精美花窗,老街巷的保护还是堪忧。
轻轻的进入,静静的四处探望,无意瞥一眼惊鸿的颜色,随着阁楼里新生不过40天的小猫湮没在无声中,爱这老街巷,爱这木楼阁。
穿过高大的石朝门,略有些霉味的生活气息铺面而来,不经意间慢慢轻缓的脚步,轻轻的落在石板上的踢踏声,仿佛不忍打破这沉寂的世界。
宽敞明亮的天井,四处都是生活的画面感,许多老式的酒钢酱缸静静的摆在角落,宛如老街无言的述说。
盖碗茶,川渝等地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老街巷的末端,有一颗古老的黄桷树,历经岁月的更替和风雨侵袭,依然给过往的路人和栖息的居民提供阴凉。
老街的门面大多是木制结构的,木门上端大都开有镂空的花窗,为屋内提供通风、透气和光照等功能。
从现代的都市走来,穿过人潮和人海,寻找生活的古朴,只是因为对勒些老街巷的热爱。
老房子里的大爷,整在手工编织筲箕,身子骨很硬朗,手艺也很娴熟,从笑呵呵的面容上不难看出匠人匠心。
临近主城区,在过往的时代外来的文化对此地的冲击还是颇为明显,不大的小镇之上竟然还一座基督教堂,不过正在维护装修,也没有彩色花窗的点缀,还是黯然失色了不少。
【贰】 花海粮仓
无名粮仓,大概是民国或者新中国建立后修的,一共有两座,圆形尖顶,高十多米,直径大概有十多米,外面大概是以前的晒坝或者粮站的其他建筑,这两座粮仓目前静静的立在乡野之中,四周被房子包围。
粮仓前的坝子,不知何时被种上了格桑花,如今花开正茂,一片花海,再配上两座颇有年代感的房子,一股乡村风格瞬息而至。
七彩的花海,深绿的草坝,圆形的粮仓,锥形的仓顶,斑驳的墙壁,还有几个嬉戏的走卒。
惊喜遇到大片格桑花海,可能是对喜欢探索的我们最大的安慰,一行小伙伴小心翼翼的进入其中开始了今天的各种凹造型。
身处红尘闹市外、馨香花海中,静静的享受岁月的洗礼,爱生活的人,时光带不走的她的精致。
美丽芬芳的花海,给人无限的遐想,年轻姑娘的心里,藏着些许浪漫、温馨、梦幻、美好和希望。
徜徉花海,取一朵幸福的花朵儿,深深陷入思绪之中,一个人好好感受田园风光的惬意。
呆呆的坐在草丛花海之中,沉淀下来,更懂得珍惜人生,更努力来活出真实的自己。
格桑,在藏语里是“幸福”的意思,高原上最为常见的格桑花,寄托了藏族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如今在中国大地四处播散。
光阴眷顾,你我默默相依,慢慢老去,红尘若可安好,便可不悲不喜,不离不弃,情真意切,绵绵无期。
格桑花不依浓香招摇,不靠艳丽显耀,朴朴实实,简简单单,无芬芳召蜂引蝶,但无论在哪里都能生根开花,这才有了如今意外的邂逅。
【
叁】 长生桥镇
长生桥镇是主城外围十一个中心主团靠市中心最近的组团城镇,是南岸园区经济主战场,城乡统筹的前沿阵地,荣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是重庆市明星乡镇、文明镇、中心镇、科技示范镇、经济百强镇。长生桥镇依托重庆市经开区和茶园新区,具有十分强劲的开发潜力和发展预期。
从惠民镇坐车来到今天的第二站—长生,已近中午,继续行走的小伙伴相约着路边寻个普通的餐馆,嫩嫩的豆花+简单美味的碗碗菜,犒劳一下满是收获的自己。
吃罢午饭,太阳渐渐露出云端,小伙伴继续行走长生桥之中,探索长生桥老街的过程很是曲折,无数的当地人都不清楚具体的方位,也正是因为这些寻找,才会偶遇自得其乐玩纸牌的小朋友。
穿过废弃的老街巷,依稀还能看见路上磨得光滑的青石板,两边时不时是破旧的木房子,也许某时某刻这里时不时就跑过一连串的小朋友,在曲折的街巷里嬉戏打闹。
所谓活着并不是单纯的呼吸,而是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留下痕迹。要能看见一路走来的脚印并确信那些都是自己留下的印记,这就是我们坚持行走的意义。
【肆
】 长生桥老街
长生桥老街原属巴县,现属于南岸区长生桥街道,系渝黔古道上重要的驿铺,以前叫长生桥石桥铺,嘿,这里也有一个石桥铺,在清代过后,官邮递铺体系建立,十里为一铺,三十里为一驿,石桥铺刚好成为了一个重要递铺。
从喧嚣的新街穿过一条巷子,就到了长生桥老街,时间仿佛被穿越,古老的石板路,摇摇欲坠的房屋,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店招。据查这栋房子原主人姓曾,民国时期是镇上大户,中西合壁的老房子,罗马柱仍然屹立。
长生桥原属巴县,现归南岸区,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这里有渝黔古道上一座重要的石桥—长生桥,关于长生桥的来历,1990年出版的《重庆市地名词典》记载:“以清末周姓在此建桥,桥头刻有"长生土地,佑民长寿"石碑得名。”
静静的老街,斑驳门头上还保留着巴县供销社的字样,虽然已渐渐褪去了鲜艳的色彩,但是依然充满了历史感。
行走在岁月的小巷里,听风,读雨,天色空寂,静享一切烟云,皆会慢慢散去。
老街的茶馆嘿多, 十字街口就是长生桥老茶馆,盖碗茶+老式的木桌子板凳,一泡老茶喝起来还是很舒服的。
走进老街,一切喧嚣嘎然而止,当年繁华的商业区现已渐渐沧桑,店门招牌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子,却记录了城市的浮沉与变化。
荒芜的老街之上,到处都是青石板,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保留完好,两旁的民居以青石作基石,修建自家的豪宅。
十字老街往上不远,有很多阶梯的就是当年长生区政府的大门,和许多老街里留存的老房子相比多了许多那个时代的现代感,而到如今却是一个不错的年代感的房子。
穿过大门,当年的格局还依稀可辨,由下至上层层推进,基本对称的结构显示了当年区政府的气派。
从区政府转出来,沿旧石板街继续上坡,老街的格局保存完好,两边是当年的深宅大院与民房,客栈与商铺,茶馆与饭馆。
老街之中还有南岸区文保单位—长生碑群,正街的上端已经断了,路边有多块高大的节孝碑,从碑文看,大多立于晚清,碑文字迹基本完好,楷书大字遒劲端庄。
长生老街被岁月雕刻出的痕迹,街巷之中随处可触摸,不经意间,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忘记城市的喧嚣,融入了市井的悠闲。
老街深处的无数个细微的角落,都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或是在老街里闲聊喝茶,或是在茶馆里棋牌娱乐。
老街就是正街与横街组成,相交处为十字街这里,从另一边回转继续沿着向下的街道前行。寂静的老街石板路,下行200米,与另一边喧嚣的新长生截然不同。
长生桥:老街故事多,繁华印痕今犹在,朱颜仍未改。对于许多人来说,关于过往的记忆一切从未逝去,许多的生活方式依旧留存于居民百姓的日常之中,走过老街不老的时光,长生不老。
【伍】关于老街探索
一、老街作为无数过往历史、文物、故事流传的具象和载体,游玩之前建议还是对此多做一些了解。
二、四公里有去往惠民和长生的汽车,前往还是很方便;另外6号线目前也是可以通达长生的,只是老街和地铁站距离较远,大家跟着去过的老司机或者训着导航轨迹去吧。
三、安全出游一定要注意文明和环保,除了照片请不要留下任何垃圾,自然是我家,环境靠大家。
——2019年5月重庆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