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到2002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多猛?


 2022年11月30日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人离开了,我们怀念他!同时也缅怀那段岁月……经济转轨,市场经济突飞猛进 
  ​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我国的经济较长时间都处在高速增长之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的调动,相关农产品产量呈现出连年上升的良好态势。而与第一产业紧密相关的各类乡镇工业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从农村到城市,许多人都真真实实感受到改革开放这股春风的吹拂。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了“过热”的状况。1988年到1989年,两年时间里物价接连上涨18%以上,其他经济领域也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情势,总的来看,“七五”计划(1986-1990年)末期的经济形势反倒比“六五”计划(1981—1985年)起初更为严峻。   
​而除去国内经济问题,当时中国的外部国际环境也极为严峻,东欧解体已经开始,曾经不可一世的苏维埃巨人此时已经遥遥欲坠。在国家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国际环境危机四伏之时,一位老人撑起了这副引领国家迈出困境的重担。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了“八五”计划的建议,而一年之后,国务院总理李鹏又再次阐述了经济发展计划中要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而在“八五”计划执行一年后,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了要继续进一步改革,这样子下来,“八五”计划期间的中国经济又加上了一副重担——由计划经济正式转轨到市场经济。此时中国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任务很重,但在中国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努力下,以及领导人和政府部门的有力决策下,顺着经济改革开放这个大好契机,“八五”期间内,中国经济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继1988年经济总量比1980年翻一倍后,1995年经济总量又再次比1988年翻一番,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5.76万亿元。而以更为微观的视角进行研究,也可以发现,各类细分领域大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最为关键,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粮棉油肉等农产品,创下了当时的历史最高纪录,以纱、化纤、纸为代表的轻工业品超额完成了“八五”计划内的指标,煤电油这一系列工业发展必不可缺的能源产量大幅度增长,而标志性工业产品——钢的产量更是突破9500多万吨,提前五年就超额完成了十年规划里2000年的指标8000万。
                 ​“八五”计划完成情况列表而在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上,三峡、小浪底这些大型水利枢纽成功通过论证,开始开工建设。铁路方面也基本建成京九、宝中、集通新线和兰新复线,为后续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为畅通的运输动脉。然而,“八五”计划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之前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的经济“过热”问题一直存在,“八五”后三年物价指数连续三年突破两位数,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达24%,接近恶性通货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率仅仅只在60%左右,创历史新低。“八五”计划在取得喜人结果的同时,也存在着高增长、高投资、高通货膨胀、低效益的隐患。而这个隐患,会被国家如何解决呢?控制“过热”,“九五”生活新飞跃1996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讨论和通过“九五”计划纲要草案。“九五”计划纲要提出,在经济发展上,要实行从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要实现这些预期目标,控制好经济“过热”问题,以此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变提供良好稳定的经济环境,是政府的首要经济任务。为此,在整个“九五”计划内,国家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M2(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与“八五”计划相比大幅下降,降低约15个百分点。消费价格指数也由“八五”平均的12.9%,降低到1.8%,中国经济在1997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终于遏制住了多年的经济“过热”问题。而在遏制经济“过热”问题之外,整个“九五”期间的国民经济在历经了重重国内外困难后,依旧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在1997年抑制住经济“过热”问题后,1998年来自国际的亚洲金融风暴又紧接着来袭。在外部经济危机冲击与国内经济需求相对不足的严峻经济背景下,政府果断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内需,增加出口,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避免了大起大落。在中央的有力宏观调控下,过去困扰中国人许久的商品短缺现象基本被消灭,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也超额完成了计划,许多产品的产量甚至还位居世界前列,特别在是物价得以降低的情况下,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以电视机为代表的家电越发普及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家庭之中,为那时候的生活增添了无数欢笑与喜悦。“九五”计划之后,我国又于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自此,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融合得越发紧密,外资落地投资数额不断增多,对外贸易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中国就此在信心百倍之中踏入了21世纪,迎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20年。    
  ​“九五”计划完成情况列表1990-2002年中国经济发生的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充实了中国的国力,让中国拥有足够的底气去着手解决经济发展中不断积聚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21世纪中国呈现出的新面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回顾这段历史,在国家经济的起起伏伏之中,总能见到那位老人的身影,正是因为他在决策上的开放与前瞻,才使得中国经济能在十几年之间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怀念他,怀念那段历史,斯人已逝,愿他一路走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