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汪小菲连发数十条微博,把家事闹得沸沸扬扬。
这一举动,引来无数网友涌入其母张兰和他自创品牌麻六记的直播间。
结果大家瓜吃得云里雾里,麻六记直播间销售额一夜翻了数十倍。
根据电商平台的数据,截至11月24日,张兰直播间内的酸辣粉销售额已超千万。
目前,该品牌酸辣粉在抖音直播间已经售罄,商品购买页也已经下架。
这次麻六记酸辣粉的意外走红,让我们注意到了这个平时生活中存在感不高的速食品类——酸辣粉。
01
酸辣粉如何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据统计目前市场上的方便食品已经超过2000种,丰富的选项面前,速食早已不只局限于方便面,自热米饭、方便粥饭、酸辣粉之类的品类,靠近年轻消费者。
以螺蛳粉和酸辣粉为代表的新形态方便食品更是在这几年屡屡成为网红爆款。
图/IC PHOTO
酸辣粉,本是一种起源于川渝地区的小吃,近年来借势互联网火遍全国,成为一个现象级“地方美食”,加入了“全民嗦粉”风潮。
酸辣粉有多火?
根据QYR(恒州博智)统计,2021年全球酸辣粉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48963万,仅一个类目就超过了十亿元。
图/町芒研究院
在2021年双十一天猫方便速食/速冻食品类目销售榜单中,酸辣粉更是和螺蛳粉、方便粉丝一起坐上了销量头把交椅。
打开小红书搜索关键词酸辣粉,现实有超过24万条相关笔记,问题围绕着怎么泡,怎么吃以及哪个牌子最好吃等......
酸辣粉散发的酸辣气息已经飘进大家的生活,这种源自川渝的特色小吃,为什么能受到如此欢迎?
帮年轻人节省时间,解决口腹之欲
“懒人之光,节省时间,有一种对时间的掌控感。”
“酸辣粉能带来泡面之外的强烈味觉刺激,尤其是酸辣味带来呛鼻咳嗽的一瞬间,感觉整个人都清醒了。”
“香气扑鼻让人念念不忘,冬天谁能拒绝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辣粉?”
社交媒体中的流行
“熬夜,油腻的吃太多,一碗酸辣粉让人觉得人间值得。”
“酸辣粉兼顾了速食加素食,虽然是一大碗碳水但也有人研究出了用魔芋丝替换红薯粉的吃法。”
一些厂家陆续推出了很多主打健康的0脂、低钠酸辣粉贴近大家喜好,既可以解馋,也不担心热量过高。
图/小红书
这几年,速食酸辣粉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于方便食品的固有概念,大有战胜方便面成为夜宵首选的势头。
酸辣粉的流行在地域上是宽广的,我们发现对酸辣粉的喜爱不光是在四川地区,广州、北京、上海甚至海外求学的游子也都对它念念不忘。
02
速食酸辣粉进阶之路
速食酸辣粉并非只是一款网上炒作而生的网红产品,而是一种传统食品。
据传这种美食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图/百度百科
第一碗速食酸辣粉历史悠久第一碗“速食酸辣粉”在1997年就已经出现。
“一泡即食,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粉丝只能煮着吃的习惯,很快,光友酸辣粉以柔软劲道,酸辣爽口的特色迅速在全国热销。”
但由于当时技术限制,速食酸辣粉保质期比较短,重油重辣,并且可能含有明矾。
2015年后,康师傅、白象、南街村等厂家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速食酸辣粉产品。
经过各家改良后的速食酸辣粉,用“鲜”“香”改变了此前“重油重辣”的特点更加健康。丰富的菜包也更适合其他省份食客的口味。
在各家酸辣粉便利性都发展到几乎同一水平后,这些年大家开始卷起了口味。
打开酸辣粉包装之后不再是干瘪的粉丝而是湿润红薯粉,有些甚至能吃到豆芽和绿叶菜。
新的消费者希望速食产品的“去速食感”,对速食酸辣粉的最高评价变成了“吃起来像街边小店口味”。
03
“赚麻的”麻六记和背后隐形巨头
这两天频频登上热搜的麻六记到底是什么来路?
据公开资料显示,麻六记由汪小菲与母亲俏江南集团创始人张兰等人所创建,主打毛血旺、辣子鸡等川菜产品。
不能正常开业的时期瞄准了线上市场,有眼尖的网友发现麻六记酸辣粉背后的代工厂是阿宽食品。
根据光大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2016年-2021年,该公司销售额市占率由0.6%提升至2.1%,同期增速位居业内第一。
2020年2月,阿宽食品获得1.1亿元A轮融资
2020年6月1日,再获得2亿元B轮融资。
2021年末,递交A股上市申请。
作为速食赛道的头部企业,阿宽食品除了麻六记外,还为三只松鼠、李子柒、网易严选、薄荷健康等客户提供OEM贴牌代工服务。
“吃瓜大戏”之外,一心筹备上市的阿宽食品,可能成了这次“闹剧”背后的赢家。
饮食的消费变化,见证了时代的变化。
几年前因为外卖平台冲击,外卖打败了方便面,但是后来随着外卖平台补贴的减少,又给低价速食食品带来了机会。
而酸辣粉的火热,既踏中了10-15元想吃顿饭又凑不够外卖起送的价格区间,又能给想吃夜宵年轻人带去一种微小而确定的幸福感。
这场“吃瓜大戏”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身边人茶余饭后聊八卦时手边的零食悄悄地从瓜子变成酸辣粉。
撰文:杨一凡 校对:卢茜
本文由硬壳INK出品,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使用
一起聊聊
你最爱吃的速食食品是什么?聊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