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举办。
几经推迟——
2020年2月29日,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最终定于2021年8月16日-27日在成都举行。
2020年3月31日,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宣布,第31届大运会延期两天,新的比赛时间为2021年8月18日至29日。
2021年5月15日,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宣布,经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成都大运会组委会协商确认,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定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举办。
据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消息,在巴西巴西利亚召开的国际大体联执委会会议上宣布了成都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新的举办日期:成都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同时,年龄限制和参赛资格将进行调整,以便符合2021和2022年(延期)参赛资格的学生参加。
关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包括“夏季运动会”“冬季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2年的大学生(年龄17—28岁)参加。大运会所有必选竞赛项目全部是奥运项目,竞赛管理由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按照奥运标准实施,是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从1959年起至今已举办30届。
2018年12月13日,国际大体联在葡萄牙布拉加召开常委会会议,宣布成都获得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成都大运会原定举办时间为2021年8月18日至29日,因全球疫情形势影响,延期至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
口号、会徽、吉祥物和主视觉
口号、会徽
成都大运会口号为“成都成就梦想”(Chengdu Makes Dreams Come True),会徽主体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结合了天府文化象征元素之一的太阳神鸟,由大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组成,对应成都大运会“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
吉祥物
成都大运会吉祥物为一只名叫“蓉宝”的大熊猫,整个造型呈奔跑姿态,手持“31”字样的大运火炬,耳朵、眼睛、尾巴呈现火焰形态,面部构思参考了传统艺术瑰宝——川剧的脸谱样式。
主视觉
成都大运会主视觉以大运会会徽为基底,色彩丰富象征着成都的热辣与时尚,同时融入成都的地标剪影,将成都的城市体育文化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和以梦为马的青年追求完美融合。
关于竞赛场馆
按照“绿色、节俭、必须”的原则,成都大运会共设置比赛和训练场馆49处,分布于成都市15个区(市),包括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等13处新建场馆,以及四川省体育馆、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体育馆等36处改造提升场馆。所有场馆已于2021年4月底完工,并持续免/低费开放。
关于大运村
大运村设在成都大学,遵循“开放、融合、绿色、智慧”的规划设计理念,依托成都大学现有校区进行改造提升。总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1200亩),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由居住区、运行区、国际区、交通区4部分组成。
关于竞赛组织
成都大运会比赛项目设置田径、跳水、射箭、篮球、排球、游泳、水球、羽毛球、体操、艺术体操、击剑、柔道、乒乓球、跆拳道、网球15个必选项目和武术、赛艇、射击3个自选项目,共18个大项、269个小项。全面实施“以竞赛为核心、以场馆为主体、以属地为保障”的竞赛组织运行模式,组建14个赛区委员会和40个场馆中心核心管理团队。
关于服务保障
借鉴北京冬奥会经验,组建疫情防控专家组和工作专班,制定18个竞赛项目“一赛一策”防疫细则,实施严格闭环管理,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安全办赛做好准备。建设应急救援体系,大运村内8300余平方米的医疗中心建成投用,在场馆及周边设置196个医疗室(点)、63家二甲及以上医疗机构承担医疗保障任务。
内容 | 来自教育部新闻办
图片 | 据成都大运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