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娲造人”在整个古代的流变和传播

据杜光庭所述,在他所在的时期(十世纪)的房州地区也流传着“女娲造人”典故,且与当地的“伏羲女娲庙”联系起来,可见此故事或在当地比较出名,但在同时期的其他地区可能并未有太大影响力,更可能是地方性神话,其他地区仍旧流行女娲为神圣先王而非造人之神的说法。
不过唐宋时期的女娲多了个神格:高禖诸神之一,高禖之意为“人之先也”。
唐《通典》:【高禖者,人之先也,故立石为主。】
这个可能是根据唐代流传的伏羲女娲兄妹幸存于洪水,成为人类先祖的故事,见于《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独异志》。
《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敦煌藏经洞
【伏羲洛阳人,姓风,汉中皇帝之子。尔时人民死,惟有伏羲、女娟兄妹二人衣龙上天,得存其命。恐绝人种,即为夫妇,治在豫州,永王天下。治经万八□年,遂有炎帝神农为地皇丞后,自此已来,遂有三皇也。】
宋元时期的“女娲造人”典故
相士
宋代:潘牥(1204~1246,福建福州人)
女娲抟土费工夫,个个生来个个粗。
有底终须还富贵,无时换不得头颅。
若还非我安知我,莫道今吾非故吾。
也要终南分一半,麻衣还肯点头无。
仿玉川子沙麓云鸿研屏吕唐卿藏
元代:赵秉文(1159~1232,河北磁县人)
鹑火贲贲尾伏辰,状如赤鸟云非云。女娲炼就五色石,抟沙所作愚下人。
【吐槽:这首疑似向李白上云乐致敬】
题画史朱好古卷
元代:李孝光(1285~1350,浙江温州人)
真宰簸橐籥,笑睨造化炉。鼓金铸贤智,抟土作下愚。
画史天机精,窃见造化枢。盘礴解衣纵,当轩舐铅朱。
【疑似致敬《上云乐》】
寓言十首 其八
元代:胡奎(约1309—1381,浙江海宁人)
女娲鍊白石,上补青天青。搏沙散人世,六合何冥冥。
二气更变化,三才立仪刑。笃生圣与贤,出言为大经。
至道不可泯,炳然如日星。叹息千载下,持蠡测沧溟。
明清时期相对于中古的记载就比较多了,虽然还是少()
二鬼(疑似用了这个典故)
明代:刘基(1311年-1375,浙江青田人)
便下天潢天一水,洗涤盘古肠胃心肾肝肺脾。
却取女娲所抟黄土块,改换耳目口鼻牙舌眉。
然后请轩辕,邀伏羲、风后、力牧、老龙告泰山稽。
杂述 其一
清代:郑献甫(1801-1872年,广西人)
敝衣自多虱,荒池亦生鱼。一气化万物,可想鸿荒初。
开天必盘古,虽见前代书。抟人必女娲,谁育古皇与。
自从大始来,后实皆先虚。问其所以然,先生恐欺予。
黄沙歌
清代:俞樾(1821~1907,浙江德清县人)
昔人探河源,云从火敦脑儿始。我行未至昆仑虚,未识河源何处是。
乃从海橃一登临,不见河源见河委。前日吴淞口,昨日清水洋。
无端沧海中,灿烂成奇光。布金非舍卫,抟土无娲皇。
宵坐
清代:周馨桂(1826~?,江苏无锡人)
宵坐寂寥灯影红,多惭览镜已成翁。悠悠怅忆儿童日,落落空怀上古风。
入世何须如唳鹤,为人只合似冥鸿。娲皇自昔团尘土,愚贱分明是渺躬。
就剩两首清代丘逢甲的诗了,但这位生卒年都在近代,不知道该不该放上来
论文竞凿中央帝,抟土先愚上古人。莫向武陵寻旧梦,桃花零落不成春。
@青玄之镜 @7484 @⛅云中道君⛅ @qnbsx @诸葛子布🏳️​
元末明初的刘基的《郁离子•用贤篇》里写了个小故事,正好也是跟女娲造人有关的
江罔①之国人长,其胫骨②过丈,搏兽以为食,兽伏则不能俯而取,恒饥焉。僬侥③之国人短,其足三寸,搏蜩以为食,蜩飞则不能仰而取,亦恒饥焉。皆诉于帝娲④。帝娲曰:“吾之分大块⑤以造⑥女也,虽形有巨细,而耳、鼻、口、目、头、腹、手、足、心、肝、腑、肠、毛孔、骨节,无彼此之多寡也。长则用其长,短则人用其短,不可损⑦也,亦不可益⑧也,若核之有仁,么乎其微⑨,而根、干⑩、枝、叶莫不具矣。若卵之有壳,块乎其冥⑾,而羽毛、觜抓无不该⑿矣。今女欲为核之仁乎,卵之壳乎?是在女矣,非吾所能与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