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京的朋友问我现在到哪里了,我给她发了位置。
然后她给我发了这张图。
没看到这张图时,我对我离家有多远还没什么直观的感受,现在知道了。
最近七天的行程,从哈密到喀纳斯,中蒙俄哈四国交界。
昨天在白哈巴停车的位置。
写完东西,在村子里转了一下,我就往喀纳斯走了。
敖包。
在一处高坡停下,这里视野很好。
这张虽然逆光的太厉害,但可以看到,数数一张照片里有几只鹰在飞?
苍鹰盘桓在白哈巴。
牛在山坡吃草,牛羊马只吃草,是怎么长出一身肉的?
有人来了,又是一堆情侣。
另一处观景台,空中草原。
我开了大概二三十公里,被拦住了,喀纳斯景区不能自驾进去,我要把车开回白哈巴,第二天一早坐大巴车进入喀纳斯。
我把喀纳斯的景点情况说下。
从白哈巴进入,买30元白哈巴门票,可自驾进入,但需把车停在白哈巴换乘中心,乘坐大巴进入喀纳斯,买160元/人的喀纳斯景点门票+45元喀纳斯到白哈巴的大巴往返车票。喀纳斯里面还有需要额外坐大巴买票的。如果要去禾木,最好回到白哈巴,再驾车到禾木景区,买票进入。
如果从禾木或喀纳斯进,里面就不能自驾了,逛白哈巴也只能从换乘中心自己溜达着。
总之就是三个景点既挨着又独立,中间都需要坐景点的大巴,大巴的线路很多,每条线都要收费,通行三个景点的大巴往返票价180元/人。门票:喀纳斯160,禾木50,白哈巴30。
我看了看网上喀纳斯的图片,不想去了,向还在等着看喀纳斯和禾木照片的朋友们说声抱歉……
我回到空中草原,躺在车里等日落。
太阳落山后,我觉得喀纳斯的夜晚比可可托海还要冷,于是撤了我的凉席。等躺下后才发现,原来我凉席的作用不仅是凉快,还有找平,没有了凉席,躺着很硌啊,气垫和褥子并不能完全阻隔。
到了12点也睡不着,一天也没吃什么正经饭,白哈巴是有餐馆的,但我觉得太贵了,很不值,就只啃我的馕了。
一片漆黑中,我突然想起我带了零食啊!自从上次吃了卡迪那豌豆脆后,我就把我还有吃的这件事给忘了。
吃的都放在车座下的最里面,翻半天,翻出一袋锅巴。
从缝隙里往里看还有啥吃的。
又找出一袋鸭肫。
我在车里躺下靠着,打开平板找了个动画片,开始边看边吃零食。这好像就是在家的一个平常的失眠夜。
我意识到我对独自出行做了多么万全的准备,我车里有很多的物资,除了矿泉水、泡面和零食,还有自嗨锅,甚至我还从北京背了一大袋密封羊蝎子到新疆,也不知道我当时是咋想的。还有各种衣物和装备,一个人会很懒,轻易不愿意拿,省得收拾,但有些装备虽然极少用到,能用一次就会幸福感倍增。只要我在我的车里,我是有很强的生存能力的哈哈。
早起,不去喀纳斯了,想去北屯买馕,算了也不去了,直奔克拉玛依吧。
从白哈巴到克拉玛依的路上,开始的一段是来时的路,因为反方向而行,看到了美丽风景的另一面。
我把左臂搭在摇下的车窗上,右手搭在方向盘上,一只手足以在无车的路上操控,在山间、原野流畅的驾车前行,天上的苍鹰伴我翱翔,手机里放出的音乐时而是悲伤的情歌、时而是抒情的倾诉,这其实才是我最享受的状态,每个人对于生活和旅途的要求不一样,相对于在昂贵门票的景点里与很多人挤着拍风景,我更喜欢一个人在路上随心所欲的前行,我的快乐廉价又易得。
我的小车虽然简陋,但足以承载我的快乐。
风从车窗吹起头发。高中时有一首叫《荒冢》的歌,收录在一盘好像叫《青春无悔》的卡带里,还有叶蓓的《B小调雨后》、小柯《冬季校园》,老狼的等等。《荒冢》的歌词唱到:
你走的时候唱着出塞歌谣/你青春年少不怕山水迢迢/你长发迎风对着天空狂笑/你的父老兄弟也为你骄傲/可是你流浪/你可曾找到要去的地方/你流浪/何处是梦里故乡
我一直对这首歌印象极深,每次风吹动头发我就会不自觉地哼唱。我从上大学开始就想留长发、留胡子,但因为上学、上班一直没有机会,四十岁了,如今再特么没人没事可以管我了。
路过一个叫北疆海岸的地方,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拐了过来。
到了发现是个景区,看售票处的样子,已经废弃很久了。
进来发现不错啊,这里有车在露营,是从陕西来的一个男孩三个女孩,他们在这里住了两天了,今天准备出发去喀纳斯。
他们走了,我就把地方占了。
躺在车里,看着湖面吃锅巴。我就喜欢这种地方,不花钱还没人管。
景色也可以啊,波光粼粼的湖面,远处是荒漠中的绿洲,再远处是荒漠中的风车,湖风凉爽的穿车而过,还能有更舒服惬意的事儿么?
一群大雁从湖面、我的眼前成队飞过,我的手指上都是锅巴的渣儿,没来得及拍照。天气凉了,他们要启程去南方过冬了么?这里是其中的一个休息补给的中转站么?
我想起了北京雨燕,在前门的城楼里筑巢,每年8-9月都要飞到非洲南部去,隔年2-4月再回来,全程3万公里。
我上辈子也许是只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