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变了从广东去西南的计划,北上往东,就为了参加在上海的房车展。
这半年背包,行色匆匆,每天晚上都要考虑睡在哪里,极其不自由,变成了一项负担。
在海南时看到很多的房车,停在海边的沙滩上,烧烤露营过年,打动了我。
关注了一些房车的自媒体,有介绍房车的,有自己开车旅行的,但百闻不如一见。
这次的车展规模很大,实地的看看每一款车,进去坐坐感受下,跟厂商工作人员聊聊,再听听房车旅行达人的旅程分享,成为我不能错过的一件事。
今天我早早地起床,坐了2个小时的地铁,赶到现场。这地方有点远,在嘉定区,上海汽车会展中心,距我哥们儿住的地方直线距离50公里。
一来,我就蒙圈了,太大了,厂商太多了,我又是个完全的房车小白。不管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是我房车启蒙的第一站。
户外就停着不少车,来看车的有不少老年夫妇,一些已经很有经验了,我听人家跟销售的交流,都是专业术语,各种物理名词,我这个文科生完全没有概念,像个文盲。
这种重卡的房车,很帅,也很贵。
比较简单的就是在车顶架帐篷的,但我觉得这种过于荒野感。
我倒没有很高的舒适度要求,但还是希望能像个移动的房子,哪怕是简陋的房子。
C类房车,大部分是依维柯的底盘,售价基本在30万以上,因为底盘就不少钱。有的有拓展,有的没有。
拓展就是指可以在停车时自动伸出的一块,比如这款后面有一个拓展,有的侧面也会有一块拓展,增大车内空间。
进去看看,这里是个客厅。一般车头驾驶室上面也是个床,支起来是电视,放下就是床。客厅茶几也都可以放下,变成另一张床。
厨房有洗菜盆和电磁炉,卫生间可以淋浴,有冰箱、洗衣机、微波炉。一般车外侧面还会有个可以拉伸出来的柴油灶,户外做饭。
车后面也会有床,是比较舒服的床,有横版和侧版,我躺着试了试,对于180的身高来说,空间很不错,可以睡得很舒服。
起步价房车,16.8万,旁边还有一辆13.8万。这是福田的底盘,还有长安的底盘也不贵,20万左右。
这个我还是挺心动的,因为完全不了解房车,怕踩坑,也怕开始旅行之后的生活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毕竟是个挺贵的大件儿。可以先买个10来万的,开个两三年,作为入门。
绝大多数,基本都差不多,设计上会有区别,但基本配置大同小异。而价格的差异,一方面在底盘的优劣,另一方面就是配置了。比如这款,可以支起一个露台。
还有适应移动经营需要的,可以开着车,把咖啡奶茶卖到全国,给自己的旅行挣个路费。
也有这种皮卡类的,后面挂一个越野摩托,适合荒野山路的旅行。
还有B型房车,就是外观不动,从外面看就是个依维柯。
重卡,这个属于奢侈品了,诺玛迪森,每辆都百万起。
这个不是可以随便进去参观的。我今天到家后,有个兄弟问我干嘛呢,他一直在看这个车,给我联系了这家公司的朋友,人正好在现场,可惜我已经走了。后天,我再去看看,进去观摩下。
还有个展厅,是拖挂和各种配件。这种小拖挂也不错,价格就很便宜了,几万块,但需要拿一个C6的驾照。
我转了一大圈,看得眼花缭乱,也只能是略知一些皮毛。
但我已经真的爱上房车了,入门不需要多贵,有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我心花怒放,感觉四海为家已是近在咫尺。
回去的地铁上,虽然身在上海,但我突然就想到了在北京坐地铁上班的日子。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我想我回不去那种日子了。
有些一直不能主动放下的东西,并非其有多珍贵,禁锢人的往往是对未知的恐惧。人们习惯可确定的已知,冒险往往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但迈出一步走出井底后,也会发现,海阔天空。
无论何种命运,都是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