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寒假游学 自驾北京海南(4)踏雪郑州


我还是赶上了郑州的这一场大雪。

从酒店往窗外看,河南省博物院从白天、到夜晚再到落雪。

我赶紧到车里拿出我的羽绒服换上。是的,我车里有从冬到夏的衣服。

我和儿子先去吃早饭。


博物院就在酒店对面,路过。


长在中原的南方植物落满雪的视觉感受很奇妙。

儿子想起了北京的那一场大雪,还有我俩踏雪圆明园。我当时就说了,网课可以不上,但那一场雪不能错过,会是他一生的美好回忆。


哪个孩子不爱玩雪呢?

踏着雪,去喝胡辣汤的感觉,幸福且美好。

读者朋友们推荐的高群生逍遥胡辣汤,像肯德基的自助点餐,所有美食一览无余,我和儿子看什么都想吃。

热气腾腾的胡辣汤。

油条、油饼。

水煎包。



我俩点了一大桌,31块钱,两碗胡辣汤就16元,剩下的一大堆才15块。
什么都尝了,觉得水煎包和油饼最好吃,然后就吃不下了。

我几乎喝完了一碗胡辣汤,儿子剩了好多,我嘲笑他眼大肚子小,他说我也剩下了,我说我就剩了那么一点儿。他说他喝得碗边儿露出了3个字,我也不过碗边儿露出了5个字,我俩只差两个字而已。
呃,我再一次被他说得无法反驳,似乎很有道理,可我怎么就觉得我喝得比他多多了呢?

看我风尘仆仆携子远道踏雪而来,店家热情地赠送了我一袋胡辣汤带回给北京的父老乡亲!好吧,其实是大众点评里打卡+好评送的。
吃饱了浑身热乎乎,站在郑州的雪景中,美呀!

去河南省博物院。儿子又进入了小学生录制游学视频的状态。

今天参观者挺多的。

不小呀,四层满满的展厅。

儿子问我这是啥,我随口胡诌一人二象手拉手,三餐四季心连心。
刚才百度查了一下,是这样解释的:河南属亚热带地区,古称豫,大象众多。“予”字是“人”的意思,“豫”字表示人牵着大象。这个雕塑蕴含河南人推开古老的大门,从远古走向文明的意义。
和我解释的出入不大。

从1号馆开始看,由古至今了解河南这片中原大地的历史文化。

这篇前言看得激动人心。

儿子看什么都想录,反正晚上是他自己剪辑,爱录多少录多少。

骨笛,这得是多淘的孩子,捡根骨头,一边钻眼儿一边吹,结果发明了笛子。

仰韶文化的经典图案。

这种粗脚的壶,就算我想破脑袋也设计不出这种装水的样式。
很多的艺术创作,无论图案还是造型,都是某一个人头脑中的灵光乍现,我觉得这都是极为巧合的个例。如果这个人没有从事相关的工作、或者想到后突然有事耽搁了,可能这种图案或造型就永远不会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中。
我们的古代没有出现那么一个人,脑子里灵光乍现发明五线谱,所以《诗经》只有歌词却没有乐谱,包括宋词,当年近千个词牌名,都有曲子的,但因为口口相传,最终遗失。
我们也因为有幸在春秋战国时出现了鲁班,而他正好出生在工匠世家,家里长辈也没逼着他去跟孔孟老庄学更流行的儒道,得以诞生中式建筑精巧的榫卯结构。
三星堆的经典造型,也只出现在三星堆。

没有文字记载的夏朝。


各种漂亮的酒壶。




人的创造力,真是伟大。

春秋莲鹤方壶,一对两件,一件在这里,另一件在故宫。



孔子周游列国,如果没有文字记载,谁会知道他旅行了那么多地方。
一个人漫长的一生,可能最后只归纳总结为一句话;一段旅程,也可以只是寥寥几字的概括,但那却是一个人一天天、一公里又一公里的累积。
我的旅程也是如此,几十年后,它也就归为:“曾在2024年初携子自驾北京到海南”的一句简介,如果没有这些每天的文字,包括我自己都也不会再记得这一天天一步步的历程。

乱世,英雄和才子辈出,却是百姓的苦难。秦坑杀40万赵军俘虏,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哪一个数字背后不是一条条和你我一样鲜活的生命,最终只汇聚到几十万的一个巨大而冷冰冰的数字里。


千年帝都,洛阳。



我问了儿子,他想去龙门石窟。



洛阳神都。





东京开封。

清明上河图。

每个博物馆都有好多瓷枕,古人枕这个睡觉,能舒服么?



上下四层,从古至今地看尽河南,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出来后我跟儿子说,咱俩其实应该算是北方游牧民族后裔。

盖雪的鸡冠花,准备离开郑州了,时间太紧,只能走马观花。
郑州还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没能去,比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东边不远的开封“清明上河园”也值得一去。但我要往西走了。

从博物院往回看,我俩就住在右数第二个楼里。退房,去洛阳。

看到一辆房车。我跟儿子说我啥时候才能有一辆房车啊,他说等他给我买。
“等你买还不到猴年马月去?”我说。
“等20年吧!”他自信的说。
“那会儿我都开不动车了……”
“我开,我带你出去玩。”
“你不上班么?你还得陪你老婆孩子呢,回头你生俩孩子还得我给你看着。”
“我从小就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自己一个人挺好!”
“……”
他十岁,他嘴里的“从小”,是从多小?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似乎说什么都不好。
“我以后养你。”他看我没说话,又说。
“用不着……”嘁,就会忽悠我,我边咧嘴乐边说。

车上的雪也没扫,我这一路往南,雪会自己慢慢融化吧。

我给儿子查了乐东的气温,30度,这是一趟不断减少衣物的旅行。

安史之乱,客居长安十年而一无所获的杜甫在华州和洛阳间往返,写了《三吏三别》,一个自己都穷困潦倒、儿子饿死的人,还在悲天悯人。
我们的历史,从来不缺给帝王歌功颂德的优美诗篇,但记录黎民百姓苦难的文字却太少太少了。
我们短暂而渺小的人生,也别盯着那些福布斯上的人名,假想自己有朝一日如何富贵腾达;多看看自己的手心和脚下、翻翻自己内心的里子、问问自己今天过得如何。

洛阳。

郑州我没能看到老城区的样子,在洛阳看到了。

我喜欢一座老城的市井。



快到酒店时又走错了,扎进一条小路,如果不是在北京的胡同里也开进倒出过,这样的路我还真不敢走。

不小心住了个朱德、溥仪下榻过的酒店,300多元即可实现。

儿子趴在窗前看着雪后的洛阳。

晚上去尝尝水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