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食
旅途中的美食是吸引人很重要的一点。
虽然现在这个时代,物流的发达和人才的交流,让城市中有各种餐馆,很多原产地的美食也能够复制到不同的城市中,比如在北京其实就可以尝到全国甚至全球各地的口味,也不可谓不正宗,但这并不能代表在一地就可以足不出城尝尽世间美味。
菜品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不同的食材、不同的调料、不同的烹饪手法、不同的火候都会带来口味的差异。所以很多表面是同一道菜,但出品的味道却是千差万别。
另外就是一地的美食众多,一些出名的菜系菜品会被推广到其他地方,但仍有诸多只留存于当地。我自诩吃过很多口味,因为一直就喜好美食,曾经也经常出差,去过不少地方,但深知还有太多未曾领略的。
每到一地,选择吃就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去过一个地方,却没有尝过当地特有的口味,终会有些遗憾。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大火以来,许多美食纪录片层出不穷,这是一个很好的为我们提供建议的渠道,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获取的,毕竟不是到任何一地都能找到当地的朋友给出中肯推荐的。我在这次出发之前,就看了几乎全部的美食纪录片,做了一个大的汇总表格,现在每到一地,就会点开这个表格查看,帮助决定去哪里吃。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直接找当地人问。出门在外,有很多不熟悉不了解的事,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问。问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跟谁问,你只有找到愿意答复你、和你询问的内容没有利害关系、并且熟悉你询问内容的人,才会获得比较靠谱的答案,愿意答复你的大多是已经通过某种方式和你有了沟通的人,而不是在大街上抓到的人;询问的人也不要是可以通过给你推荐获得返点、提成等利益的人;懂得你询问内容的人需要是爱好吃、会吃的人。另一方面是询问的方法,询问的关键是要让对方准确的获取你的诉求,才能避免答非所问,比如我在问的时候,不会问你们当地有啥好吃的,这样得到的答案,一般都是你本来就知道的答案。举例来讲,如果我在北京,一个人问我北京有啥好吃的,我会条件反射的回答烤鸭涮羊肉,再问我去哪里,我会说几个公认的知名的店,这样的回答其实我不说对方也知道。但如果对方问我,你平时最喜欢去的馆子能不能给我介绍几家,那我会介绍护国寺小吃、和平小馆。所以我问别人也都是问,你平时最爱去哪家吃,一般点哪个菜。
有了以上信息,再通过大众点评综合判断。大众点评应该有二十年了,积累了大量的餐饮数据,一般都会有餐馆信息、菜品照片、菜单价格和评价内容。
相对于大餐馆,我更倾向于小饭店,也称苍蝇小馆。一方面一个人吃不了多少东西,真去饭店我也就点一个菜,倒是小吃店更适合独来独往的人。大众点评一般会有收录多少年的备注,开的时间越久的馆子,越是经得起岁月洗礼的。
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就都合口味,不能避免不踩雷。到了一地,尽量找当地特色的饮食,把自己的喜好口味放一放,出了北京想在异地吃涮羊肉喝二锅头是不现实的,怎么可能吃到在北京的口味。当地的口味即便不合口,也算是尝试过了,那都是带着人家多少年记忆传承的味道。
味道的本质,是回忆。一口好吃的只会让你惊艳不会让你落泪,但一口多年未尝的熟悉味道,会让你想哭,因为它附带着你已经失去的岁月、曾相伴左右的人。
三、行
疫情是出行最大的障碍。按时做核酸,超过了48小时真的会让你寸步难行。到了一地先询问酒店前台哪里可以做核酸,别侥幸。
一般出了火车站都会有免费核酸的地方,赶紧去做;各地市做核酸是有时间区间的,提前问好,不要错过了时间而耽误行程。跨省需要不同的小程序,比如北京是健康宝、河北是健康码、安徽是皖事通、陕西是一码通,有的地市还有自己单独的,比如石家庄是冀石通。这个不用提前找,到时候都有二维码扫,不同省的核酸一般是共通的,需要在小程序里单独刷一下。
去一地之前,先在百度上查下最新疫情情况,看下中高风险区,一定要避开这些区域,不然会有被隔离的可能。
总之,虽有疫情,但并不是不能出行,无论是工作生活都可以继续,按照各地的政策来,配合工作人员的要求,如实上报、听从安排。疫情已经两年半,其实大家都习惯了,这就是防控人员的一项工作,他们不是要刁难我们,我们也不要为难他们,这只是与之前相比多了一道流程,我们得习惯和接受,就像以前住酒店不用登记身份证,现在都需要登记身份证还要刷脸,也都习以为常了。
无论疫情多久过去、会不会过去,都过好当下。你接受了,就会发现没有那么麻烦,并不真的影响你什么,阻碍你的不是疫情和政策,是你自己不开放不包容的心态和唯我独尊的坏脾气。有时候跟别人较劲是在给自己添麻烦,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疫情说完,就说说出行方式。
短距离的城市间,选择K打头的火车即可,高铁和快车会差出好几倍的票价,时间也会差,但我觉得半小时和一个半小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高铁站和火车站往往是两个车站,订票和出发前看清楚,别跑错了。
县城之间,一般是去客运站坐大巴。市内,可以选择公交或者共享电动车、单车。坐公交可以直接给现金,也可以在支付宝里查找当地的公交二维码刷码,在支付宝“出行”界面里,需要提前设置,每个城市都不一样。共享单车和电动车不是哪里都有的,但只要有我都会选,骑电动车很方便,城市都不大,小电动嗖嗖的,不用等车、还会有7天3次等等的优惠比公交便宜。不过有一点要注意,优惠卡只限一地,比如在石家庄买的优惠卡,即便还有次数没用完,到了别的城市就没法用了,所以提前计划好别浪费。
以上的出行方式,都是比较经济的,如果你预算充足,高铁打车随便你。打出租车或在软件上打车按计价器和程序来即可,尽量多选择;私自拉活的车,务必提前讲好价钱,不然到了地方人家要多少是多少,容易产生矛盾。
明天讲住、景点选择和安全健康。点下面公众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