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虎扑上看了一个故事。
虎扑上有很多直男的感情故事,最近还流行“打球”叙事体,故事无非是恋爱、分手、出轨之类,没什么深度,也没什么营养,无非是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不断发生的事。
今天看到的这个故事不太一样。
标题是《一个30多岁男人的婚姻失败经历,没人可以倾诉了,在这吐槽吧》,我不贴链接了,有兴趣的自己去搜。
帖子开始是一张北京市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的《离婚预约单》。
然后就是他的故事。
他们19年认识、20年结婚;男主88年,女主95年;男主在广州,女主在北京。
他们相识起始于女主自己去广州旅游,跟男主机缘巧合的认识,几天相处很舒服,女主说想做男主女朋友,可以到广州生活。
男主没太当真,但女主很认真,男主去北京看女主时,就见了家长。
当确定要在一起时,马上就要面对种种现实问题。
但真心想在一起的两个人,可以克服一切现实在一起,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两人走到了一起。男主很照顾与心疼女主,怕她到广州生活远离单亲母亲不适应,于是辞职花了很大力气到北京找了份工作。
婚礼之后两人过了一段艰难但甜蜜的时光,很幸福,然后开始慢慢出现各种小问题。
两人的性生活因为女主的需求减弱逐渐由干柴烈火变得越来越少;男主忙于工作,变得压抑和不耐烦经常发脾气,也越来越忽视女主的感受,好处是确实挣到了一些钱还清了借款还小有结余,两人终于不用再过得紧紧巴巴的;男主打呼噜女主无法入睡想让男主看医生,男主认为不是大问题而转睡地铺;男主怀念广州,把父母接过来四人一起租房住,虽然相处融洽和谐,但并没有缓解男主的压抑情绪。
女主和男主沟通过几次关于两人感情变淡的事,男主都认为当前经济压力是主要矛盾,夫妻相处久了缺少激情属于正常,没有当回事。
女主一直觉得由于自己的原因,让男主从广州来北京、性生活变少、男主打鼾睡地板的事心有愧疚,提出这些时男主没有正视,也没有试着解决。
女主提出离婚,男主没有想到,劝说冷静半个月。半个月后女主说没有一起去过环球影城很遗憾,虽然预感到这是最后一次约会,但两人还是在环球过了美好的时光,像谈恋爱时一样快乐。
男主挽留后选择尊重女主决定,两人预约了8月中旬离婚。
“曾经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对方最对的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却不能走下去。”
男主说他依然很爱女主,但听到她说“不想再假装开心和强颜欢笑过日子”的时候,觉得自己花了很大努力却错了方向,他说接下来他会送父母回广州过正常生活,他自己留在北京成为不再有家的北漂一族。
帖子大体内容就是这样。
很多很多的网友热心的帮助分析问题所在,给出中肯的建议,大家都觉得在婚姻中两人都没有不可原谅的过错,且彼此还有感情,希望能别离婚,彼此体谅并解决问题,好好的过下去。
但男主明白女主去意已决,不想再挽回了。
我不去怀疑帖子的真实性,也不去以恶意揣测两人之间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只是小小感慨一下。
其实他们遇到的问题,哪一对情侣从眼中只有彼此深深相爱到排除万难走入婚姻后,没有遇到呢?
这些事,或者说这些现实,简直就是教科书式样板。可能男主因为年长些更重视物质的保障,女主年轻些更在意两人感情的亲近,加之心疼彼此为了无法解决的问题还要苦苦忍受几十年不快乐的不忍,最终选择分开。有些事可大可小,因人而异,也不能说他们的选择是错的。可能他们就是适合相爱不适合结婚。
很多人说婚姻更多的是责任,爱情总会慢慢淡化成亲情,就该去忍受共同生活中的彼此两看相厌和不被理解,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激情褪去,优点都是理所当然,眼里剩下的只有毛病。
所以应该有个孩子,转移对彼此的注意力,再绑上更大的责任。
这些都没用,离婚率照样居高不下。
说实话,我觉得这是无解的。没有正确答案,只关乎当下的选择。
人从来都是孤独的,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绝对的完全的理解自己。指望遇到一个人,可以像你对自己一样对待你,这本身就是必输的赌局。
一时的取悦对方容易,一生的取悦对方,无人可以做到。
避而不谈、视而不见,转移注意力,将就和凑合,也许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样做其实是在等待自己的改变,等待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自己的不满;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诉求的减少。
因为,你觉得无论再怎么选择,选择谁,最后结果只是细节的不同,核心本质没有不同。
婚姻哪里是什么寻找缺口互补另一半的拼图游戏,明明就是用厌烦对抗孤独的生活挑战。难度系数如此之大的动作,如若再不是因为深深相爱而走到一起,嫁接着其他种种目的诉求,简直根本就不可能走到终点。
婚姻走到最后,不舍已经是最难能可贵的感情了。
我脑海里一直在盘桓一句话,2008年时在一个女孩的博客上看到,让我怦然心动。
“我一生渴望被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苦,免我惊,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这句话其实还有下半句:“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
你要相信他会排除万难的到来。不是驾着七彩祥云,但也带着决绝赤诚之心。
婚姻中一万次想放弃的时候,想想那个怦然心动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