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无故人,回望皆别离


2015年夏天,我一个人在山东德州做事,我去那里做一个项目,被许了一笔怎么想都觉得不太靠谱的奖金。但抱着反正也不会损失什么的心态,我还是去了也做了,当然最后钱并没有拿到,我在春节前黯然回了北京。
那年秋天,在我事情已经做的差不多、等钱到位的日子里,寂寞清冷、穷极无聊,我便时常自己一个人去河边静坐,或者一个人去万达看电影。
那是我最享受孤独的一段日子。电影院里,大部分时候除了我只有另外几对小情侣,甚至还有只我一个人包场的时候。
因为票价很便宜,我看了很多电影,各种类型。《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一个勺子》、《老炮儿》,还有就是《山河故人》。

1999年,山西小城汾阳。25岁,同为中学同学的梁子、晋生都喜欢涛儿,晋生是煤矿主,梁子只是个工人。晋生让梁子离开涛儿,两人反目。涛儿在两人之间纠结,最终选择了晋生,晋生送给涛儿一只狗,说能活15年。涛儿给梁子送她和晋生结婚的请柬,梁子把请柬扔在炕上,愤而远走他乡,走的时候把家门钥匙扔上了房顶。
“我不会再回来了。”梁子说。

十五年后,2014年,晋生和涛儿已离婚另娶,两人7岁的儿子“到乐”(Dollar)跟晋生和后妈在上海,涛儿独自在汾阳生活,只有那条狗陪伴。在外拼出一身重病也没能挣到钱、失去斗志的梁子重回故乡等死,涛儿拿着当年梁子扔下的钥匙来看他,留下3万块钱,走时带走了那张放了15年落满灰尘的结婚请柬。
现实就是这样,被抛弃的人没能衣锦还乡,选择了的人另结新欢。

涛儿的父亲突然去世,涛儿打电话给晋生让儿子回乡奔丧。回来的儿子跟涛儿很疏远,还当着她的面和后妈打电话,说到移民手续已经办好。丧事办完,涛儿抱着永别的念头送儿子回上海,她没有买机票,而是选择了绿皮火车,她想让这段分别尽可能的时间久一点。卧铺上,涛儿掏出了一把自家的钥匙,交给了到乐。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要分开的。”涛儿说。
2025年,澳大利亚。到乐在国外的环境和文化中长大,已经不会说中文,晋生一直不适应国外生活,父子格格不入。到乐的中文老师Mia问到乐妈妈叫什么,到乐虽然脖子上一直挂着涛儿给他的那串钥匙,但他已经不记得妈妈的名字、不记得妈妈的模样。
“牵挂是爱最痛苦的部分。”Mia说。

影片结尾,涛儿在雪中独自跳着影片开头时、她年轻时跳的迪斯科舞。
汾阳、上海、澳洲,1999年、2014年、2025年,涛儿一直留在汾阳,她身边的人陆续离开,她一直过着孤独的生活,她是山河中留守的故人。

影片不时的响起叶倩文的《珍重》。
“不肯不可不忍不舍失去你
盼望世事总可有转机
牵手握手分手挥手讲再见
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影片的宣传海报就是这句话。
孤独的涛儿仿佛看明白了。
遇见便好,只是宽慰。
是无奈无力之下的自我开解,是无法相濡以沫长厢厮守时的自欺欺人,如果可以,没人愿意只是遇见,更愿天长地久。
贾樟柯总是能把小人物的无力刻画得绝望至极,tian注定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悲剧,都在现实压迫之下,忍耐、不甘、爆发,最后都以死亡终结,无论是杀死别人,还是杀死自己。似乎死能解决一切困境和难题,确实,死可以,不是唯一的却是万能的。
贾樟柯的影片太真实,真实到他获得戛纳最佳原创剧本的奖会被人骂他剽窃了周遭的生活。这种真实会让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很沉重,大多数人本来是希望电影带给他们美好幻想和感官刺激的,可却又把他们带回了现实生活,而且更加赤裸裸血淋淋。
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还让我想起顾长卫、蒋雯丽的《立春》,刘震云、毛孩儿的《一句顶一万句》,绵绵的、凝重的孤独感。
2015年,我以为那是我人生的最低谷,我乐观了。后面也确实一度变好,回到北京不久,就找到了不错的新工作,遇见了不错的朋友,过了几年舒心的日子,直到疫情到来。
现在看来,2015年下半年那段独在异乡孤苦伶仃的日子,也有说不出的惬意。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这段路走完后,你还得一个人继续走。
我在想念一个人的时候,总想去他待过的地方待一待,我一直无法解释缘由。
“每个人的记忆里,一定有一抹旧日山河,虽然越走越远,也可能遥不可及,但挂念仍在。”我,就是想去看看你会挂念的那一抹旧日山河,往日时光。这样,我们就仿佛拥有了共同的记忆,我仿佛和你一起经历那岁月,那时光,弥补了那段我未曾遇见你、未能与你共度的过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