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秋天的尾巴 北京最美Citywalk线路


明天北京将大风降温,呼啸凛冽刺骨的北风近在咫尺,还能好好享受的暖秋所剩无几。

赶紧出发吧,去抓一下北京2023年秋天的尾巴。

从和平门北新华街开始,可以看到东绒线胡同尽头的国家大剧院。

路遇一面全是福字的墙。

“福”在甲骨文里,形似手捧酒樽进奉祭桌,本义为将酒供神,祈求万事顺遂。福与祸相对,又与祸相依。

老槐树、屋顶瓦、红漆门,北京的胡同平房。

走过北京音乐厅,过长安街,继续往北走府右街。

长安街行人不能横穿,得走地下通道,蓦然想起旁边的西单地下通道,曾有个家境贫寒的卖唱流浪女歌手因路人随手拍了半首歌的短视频上传网络而一夜成名,“西单女孩”就是她的名号,这泼天的幸运和富贵无法复刻。

中南海的红墙外。

地上一片干枯硕大的梧桐叶。

府右街走到头的妇产医院,四十年前我出生在这里。

往东走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分隔北海和中海的桥,以前这里总有人拿根鱼线隔着栅栏钓鱼。

远处可见国贸中国尊。

北海团城。

北海公园南门。

一直往东走。

故宫角楼。


我以前特别喜欢这里,中秋夜总要来这里赏月。

筒子河水很浅,密密麻麻的游鱼。

虽然上午逆光,照不出角楼的色彩,但这里的构图总是很美。

沿着筒子河往东,南面是故宫。

回望灿黄银杏树叶间的角楼。


北面红墙里是北海公园。


走过牌楼往北拐,进景山西街。

远看万春亭。

红墙外的古树。

一阵风起,簌簌落叶漫天飘零。


左北海、右景山。右拐进景山公园西门,全价门票2元。


呃,文创咖啡厅卖豆汁儿?!30元的一套豆汁儿,买游客个印(骂)象(骂)深(咧)刻(咧)。

架满“长枪短炮”,抓拍雀儿衔柿子。

北京这个季节的柿子,绝对是一景。


沉甸甸的橙色果实挂满光秃秃的枝头,“柿柿”如意。

爬山,北京最矮的山,却是北京市中心位置最佳的环视俯瞰京城之地。每每有外地朋友来北京,我第一站都会带他们来景山,如果您到北京游玩只能去一个地方,我的建议就是景山。
富览亭。孔雀蓝琉璃瓦,紫金边重檐,圆形攒尖顶。

辑芳亭。翡翠绿琉璃瓦,黄边重檐,八角攒尖顶。

已经可以看到南面的紫禁城。

万春亭。金琉璃瓦,绿边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
以前万春亭还能上去,现在封住不让上了,万春亭的四面,可从中心位置眺望北京城的四个方向,南故宫、北鼓楼、西北海、东国贸。

还是逆光,但紫禁城的恢宏可见。


从东下山,回望万春亭。

观妙亭,与辑芳亭位置对称,造型相同。

故宫的人好多啊,北京的第一场大雪之际,我再去故宫。

周赏亭,与富览亭造型相同,位置对称。



每次来,也必会再看一眼这棵重栽两次的歪脖树。崇祯的功过不述,明朝末路难挽,朱元璋的江山在他手中断送他也以身殉国;进了京的闯王皇椅还没坐热就因一个女人为满清做了嫁衣。皇帝、英雄和草民也没太大差别,物欲性欲权力欲更膨胀而已、筹码与赌注是江山和性命。
这里是一个能勾起人对那段不到400年前跌宕历史畅想的地方,“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们还是安心做“白发渔樵”,伴秋月春风,笑谈古今事。
普通人的生活再苦,也好过帝王沦奴、英雄末路。

满地的银杏叶,一声长叹。

景山北面寿皇殿没开,但角落里的关帝庙却有个小展览,我来了几十次景山,以前都是叹完歪脖树就走,今天第一次来这边。关帝庙里有四棵高高的松柏,但其中一棵已死,奇的是一棵老藤攀枯树而长,及至冠顶,枝繁叶茂,似松柏重生。

关二爷,义薄云天,以人身被后世授神。

万春亭是个从各个角度都可以仰望看到的地方,也意味着站在上面可以尽收眼底。

景山东门出,往南走。

这里有长椅,落满了银杏叶,抚掉树叶,坐下歇会儿。

走到头往东,经景山前街奔五四大街。

五四大街的建筑,开始从满清范儿到民国风。

饿了,这里有卤煮和炸酱面,不知道咋样,也不想尝。

本来想去美术馆,但预约时发现今天去不了,在撤布展。

那就奔南走北河沿吧。


北大红楼,这里的门口两侧宣传栏,记载了一些革命历史,以及为革命牺牲的烈士。

与北河沿大街等号南北平行的东黄城根南街,两条街中间只隔一条马路宽的皇城根遗址公园。

这个遗址公园,是我这个秋天看到最美的风景。北京的秋,不能寻,只能碰,我四处寻了一个月,终于在这个地方碰到。

为什么叫皇城根呢?北京也叫四九城,指的是皇城的四个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内城的九个门。

这条街,是明代的皇城东城墙边,北京话“城根儿”;而与它平行的是一条河的河边,北京话“河沿儿”。

天蓝色圈圈标注,就这样事儿的。

我实在饿了,本来想去河沿儿肉饼,但走路还需要点时间,就继续往东到旁边的悦宾看看。

收藏许久,第一次来。这家餐馆一直在营业,但这个招牌应该是几十年没换。

里面很新很整洁也很热闹,北京小馆子的感觉。

菜单,菜看着真不错。

价格也很漂亮,虽然看隔壁桌上菜的盘子分量挺大,但我有点嫌贵,我会不自觉地在心里想我自己做的成本,比如糖醋里脊64元……物美买里脊肉10元估计够做2-3盘的。

咱中年失业,就不在乎面子了,跟桌边儿等着点菜的服务员说您先忙别桌儿我再䁖䁖,等人走了,起身拿包出门儿。

翠花胡同,这个人家儿好像我小时候住的地方。

拐回东黄城根南街,往南走,还是去河沿肉饼,一张肉饼,一个宫保鸡丁,完美。

笔直的色彩斑斓的路,北京最美的秋。

阳光从枝叶的缝隙间穿过,路上凑巧没车,我看了好久的前路,看不清的远点。我不知道那是哪里,但我知道路通向何处。

落叶在马路牙子边堆积。

我蹲了一会儿。

小时候,我总是这样蹲在路边,自由散漫,少人待见。后来进入社会,慢慢的习惯了人模狗样,得人吹捧,又浑身不自在。
世间无解,得失相抵。

落叶一季,人生一世,都是最终被遗弃。

叶子扫在路边,人淹没于历史长河。

可是这叶子掉落前,很美。

没有变色的杨树,小时候最爱拔根儿的树叶,茂盛又绿,却有盛夏酷热难耐的感觉。


而这秋黄。

虽然即将随风而落。


美到窒息。









绿树拍了一两张,黄叶拍了几十张。

街边的老楼房。

老小区。

老清真饭馆。

看着看着就走过了。河沿肉饼在一个胡同里,往回找,看到这家很不错的自助餐。我没吃过,也不想吃,我记得以前这附近有家叫金钱豹的饭馆,也是不错的自助,一进去各个区域的全球美食荟萃,我捡着想吃的各尝一口,就特么吃饱了。我是吃了很多,但又好像啥也没尝出真正的滋味。
贪多,嚼不烂。我就吃好我最爱吃的那一碗饭,这辈子就够了。

河沿春饼,不是这家,上次我就找错了,在旁边。

结果,排大队,要等半小时以上,别扯了,换地儿。

穿过这条胡同,两侧是涂鸦。我想起我上次来,也走过这里,后来去了王府井百货大楼地下的和平菓局,很好玩。

路过四季民福,外地朋友来北京问我吃烤鸭去哪里,我一般都推荐这家,分店很多,味道不错,价格公道。

穿街,在大众点评上找了一家。

古装店,现在这个很多,两个月前我在喀什古城,最多的就是换装拍照的小店。

只不过喀什是西域风情服装、苏杭是汉服、北京是满清服饰。

东华门大街,这条街上都是饭馆,以前这种地方我是不来的,觉得必定贵又难吃。

我在这家看到个团购,很实惠。

现烤的烤鸭,看着还行,这东西都是前几口解馋,后面腻,多好吃的都是。

半份,不错,性价比高,正配我饿极了的胃口。



再来碗炸酱面,炸酱还行,面差点意思。

鸭汤。不得不说,有了大众点评这种相对公正的网络评价工具,全国热门景点附近的餐饮质量有明显提高。

我盯上了这鸭架子,10元一个,买一个回家明天自己添上白菜豆腐又是一顿饭。小时候没下过馆子,我妈会给我买烤鸭店的鸭架子,回来能片下不少肉,烤了,抹甜面酱加葱丝裹薄饼,像一顿正经烤鸭那么吃,很香,很香。那时候我很快乐。




周边的小店。


5元一根糖葫芦,很便宜啊。

门钉,这个可能还是小店里的好。


往王府井走。



这条街,原来是小吃一条街,就是那种全国都有、各个城市卖的吃食都一样的那种街,很多游客跑来吃一份臭豆腐。

这家卤煮在大栅栏胡同里是很好吃的,开在这里的分店不知道味道咋样,现在卤煮是高消费,我很久不吃了。

好多年前我还逛过这家店。

王府井步行街南,这里有个利生我很久很久没来过了,上初中时耐克特别火,我总大老远骑自行车跟小伙伴来这里看新出的鞋,只看,不买。

王府井步行街,不去了,今儿走得太远了,前面没啥意思了,除了去过的和平菓局。

王府井的井。坐地铁回家。

今日Citywalk线路。
做了个小视频,落叶飘零用照片拍不出来感觉。
回来之后,朋友推荐五四大街附近的嵩祝寺和智珠寺,我查了下基本顺路不远,沙滩北街走到头。据介绍寺里可以喝茶,挺舒服,我没去,就一并分享出来。
今天内容很长,能看到这里,辛苦您啦~
往期北京Citywalk线路:
正阳门下 时光停顿
地坛:史铁生的死与生
在北京的冬天前离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