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的大众点评里有很多收藏过的餐厅都没有去过,有些甚至已经关门歇业了……
很遗憾,有些你总是想做而没做的事,一耽搁,就永远的错过了。
已经错过的,就算了,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还没错过的,是不是该马上珍惜?
我家住在前三门大街,溜达到天安门20分钟,我很喜欢在前三门大街南面的胡同里溜达,这里已经是北京不多的还基本保留着原来模样的地方。
我小时候奶奶家所在的六铺炕,原来的那片平房拆了建了德外新城;我姥姥家所在的闹市口,拆了建了金融街。
我有时会羡慕我的一些同学同事,回到家乡,还能看到自己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上过的小学校,而我的这些记忆大多已经只能是记忆了,原来的地方早就不再是当年的样子,物非人非。
琉璃厂是北京有名的文化街,起源于清代,当时各地来参加科举的举人大多住在这里,因此在这里出售文房四宝和印章的店铺较多,一直延续到现在,比如著名的荣宝斋。
从琉璃厂东街往里走到头,正对着的有一家小饭馆,静一餐厅,湖北菜。
我连着来了两天,就为了把想尝的菜尝完,没办法,人少菜多,一次尝不完。
这家的门脸非常难找,名字和墙都是灰色,不仔细看根本找不到。
进了门,也是很小的一间屋,摆不下几桌。
所以,能支撑这么难找又这么小的地方还有很多人来不惜排队也要吃,菜是有一定特色的。
我就把我尝过的挨个儿介绍吧。
我两次来都没排队,刚好有桌,每次大概都是晚上5点45分左右到。
菜单是新换的,有些菜品调整了。
1、洪湖莲藕排骨汤
店里排名第一的菜,汤炖的时间很久,刚喝的时候没觉得有多惊艳,但出了门后我一直在回味。这是湖北名菜,洪湖的藕也是非常出名的。莲藕有两种,九孔和七孔的,七孔的淀粉含量多,软糯适合炖汤和做糯米藕;七孔的比较爽脆,适合做凉菜或者炒着吃。
2、鱼籽烧豆腐
店里排名第二的菜,麻婆豆腐的升级版。我并没有吃出和麻婆豆腐有啥区别,也没吃出鱼籽,所以我觉得这道菜大可不必点。
3、黄坡枯豆丝炒腊肉
这个豆丝也叫豆折,吃着口感像北京的炒饼,但是非常非常好吃,豆丝是脆的。大众点评里没有这道菜,是店里小哥推荐的,可以当作主食点。
4、酸辣藕带鸡胗
藕带就是娃娃藕,泡椒泡过,酸辣味,鸡胗切成片,搭配在一起很好吃。
5、老武汉糍粑鱼
麻辣鱼块,口味比较重,但是很好吃,鱼有些大刺,很入味,辣的后劲很足。
6、辣子鸡
不必在辣椒里找鸡块,还不错,量挺足,就是辣子鸡的味道。
7、小白菜千张
这种千张在北京吃不到,我没吃过这种口感的豆腐丝,虽然只是很简单的一道素菜,但是味道非常好,在普遍比较辣的重口菜中,是一道非常适合清口解腻的青菜,很值得一点。
8、白花菜炒饭
就是很简单的一道蛋炒饭,白花菜不是白菜花,不是菜花,是湖北特产的一种野菜。中规中矩吧,不难吃也不惊艳,菜单上没有了,点的话会上,18元。
我不是湖北人,不能对菜有多正宗做出评价,我只有专程跑到武汉去吃小龙虾的经历,所以除了小龙虾和三鲜豆皮,别的并不能发表太多评论,只能就我的口感而评说。
我的总体感觉,有不少湖北的特色配菜是北京没有的,口感以麻辣鲜香为主,给人的回味很悠长。作为一家在北京老街区的小饭馆,口碑应该是不错,很多年轻人来吃饭,吃完在北京的胡同逛一逛,也是不错的感受。
如果你是个湖北游子,想尝尝家乡的口味,来这里点几个菜,喝点米酒,应该会值得。
最后,我又发现,很多收藏里吃过的饭馆也关门歇业了,感觉却比没吃过更难受。
没吃过,不知道啥滋味,吃不着有些遗憾。
吃过的,很美好,却再也无法拥有,更让人痛苦。
不管我们再怎么努力珍惜,都注定会失去,永远失去,无力且绝望。
这是我无法改变、又不愿接受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