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姥姥90大寿,家里的小辈儿们约了在我出发前聚一次。
弟弟找了东直门的一家饭馆,今晚聚,也算是给我饯行。
从东直门地铁出来,往北往西走,右边是俄罗斯使馆。
二环里的这些小胡同啊,看着总是那么亲切。
姥姥家原来在国华对面的象来街有个四合院,98年就拆了。姥姥家是个大家庭,我有两个舅舅三个姨,算上我们家,我们这一辈儿有6个孩子。
说是小辈儿,我们也四张儿上下了。
我是这一辈儿的老大,今天聚会,拖家带口的,看着我们的下一代,脑海里还都是我们在娃们的这个年纪,在姥姥家胡同里追跑打闹的场景。
我的三个弟弟,已经从小时候的顽童变成膀大腰圆的三条壮汉,跟两个妹夫我们6个人站在店门口,有点唬人。
亲人的感觉还是不一样,从小看着彼此长大的,父母又都是亲兄弟姐妹,谁不知道谁的那些个糗事。聚在一起,就是回忆和互相揭老底儿,欢声笑语不断,其乐融融。
这里的菜很不错,量大味儿正,北京人吃着熟悉和顺口儿。
酱牛肉。
手掰肠。
乾隆白菜。
拍黄瓜。
小腰儿。
我明儿要启程了,就喝瓶啤的。以前这二十多年我们单独聚过几次,没有一次不喝大的……
麻豆腐,羊油炒的。
烤鸭。
羊排,巨好吃。
糖醋汁儿的糖醋里脊。
京酱肉丝。
溜肝尖儿。
鱼香肉丝。
火爆腰花。
这几个菜虽然不是北京本地菜,但从小就吃,北京的做法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无法形容,入口即知。
响油鳝糊,不是江苏本地的那个味道,我也是第一次在北京菜的馆子吃,就是觉得合我们的口儿。
一桌子荤菜,全靠这个蘸酱菜解腻。
褡裢火烧,这可是好久没吃了。
我们从少年到中年,我们的父母也已都是满头白发,如今我们四散在京城各个角落,一两年聚一次,在追忆中重温年少过往。
北京的亲情和味道,任我走到天涯海角,也离不开这根儿和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