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第一个夜晚居然失眠了。
就是睡不着,刷手机短视频,一直到天快亮才眯了一会儿。
把所有的衣服都洗了。
早起,骑着小电动出门吃早饭。
经过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本地人不来的烤鸭店。这家店我只来过一次,是上大学时候,一个外地同学请他的外地朋友吃饭,安排在这里,我陪同。除了贵,别的啥也不记得了。
老边饺子馆。
我要来的是这家啊,护国寺小吃,这是我来得最多的一家店,没有上百次也有几十次。
我在大众点评里全国各地的饭店打卡,反倒是这家来得最多的店,却从未打过卡。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净写其他地方的游记了,反倒是我最熟悉最了解的北京说得最少。
护国寺是北京又全又干净最好的早餐店,它是家国营饭馆,卫生有保障,而它的各种小吃种类,绝对让第一次来的你挑花了眼。
小吃拼盘,艾窝窝、豌豆黄、年糕、山楂糕、驴打滚。这道菜很受外地朋友欢迎。
韭菜盒子,刚做出来热乎的,很好吃。
馅饼,有牛肉的、西葫芦的等等。
奶油炸糕,我不太爱吃这个,但好像点的人也不少。
炸糕,这个才是我爱的,外面脆、里面糯米和豆沙馅,好吃极了。
麻团。
芝麻火烧,外面一层芝麻,里面是层层麻酱。
火烧夹牛肉,哈哈,芝麻火烧最主要的还是用来夹东西。
三角烧饼夹鸡蛋,里面撒着椒盐,味道不错。
烧饼加鸡柳、火腿肠等,这个里面是刷酱的。
麻酱花卷,这个麻酱很甜很好吃。
包子,有牛肉的,韭菜鸡蛋的,胡萝卜的。
前面是糊塌子,我之前自己在家做过。
烙春卷,这个是我最爱的,每次来都会点。
油饼。
黄桥烧饼,外酥,里面是白糖馅儿。
牙签肉。
除了前排,后面还有很多,根本就摆不下。
怎么样,有没有挑花了眼。
这些都是干的,还有稀的呢,种类也很多。
这是老北京爱吃的,面茶、豆汁儿,糖油饼和咸菜丝。
很多外地朋友会点一碗豆汁儿尝尝,这个心态跟我在外地看到没吃过的总要尝一下是类似的,但作为本地人我是不喝的,如果不是从小被老家儿骗着灌过,一般是不会吃得惯的。
这是我点的,也是我常吃的,牛肉包子、烙春卷、炸糕、黄桥烧饼,一碗炸豆腐汤,一碗豆浆。
元气满满的一天就此开始。
杏仁豆腐,甜品。
我边吃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有一看就是跟我一样熟张儿的本地人,也有一看就是第一次来不知如何选择的外地朋友。
吃干抹净。
这里的午餐也很棒,有肉饼,有盖饭,还有特别实惠的套餐,一荤一素15元,食堂的感觉。
墙上的小吃介绍。
出了门,旁边还有一个地儿,是卖外带的。
酥带鱼。
虾和小黄鱼。
芝麻羊肉。
炸松肉和藕盒。
酥鱼。
糖火烧。
牛舌饼。
我最爱的糖耳朵。
江米条。
咯吱盒。
排叉儿。
护国寺小吃在北京有很多分店,每家其实都不太一样,因为食品种类过于繁多,每家有的都略微不同,但都不错。
我这一篇,纯粹是勾外地朋友馋虫的,来了北京,您要是不泡个几天护国寺,别说吃,认都认不全。
回家路过的楼房。
小巷。
我这趟新疆之行,预算超支很多,主要超支在油费和过路费上。没办法,新疆太大了,我每天都要加个三四百块钱的油,而这一阵儿油价还不断地上调。走到后面,我已经是靠透支信用卡在完成旅程了。
所以我有可能在北京缓缓,攒攒钱,再说下一步。
不过我也想好了,我可以带你们玩玩北京城,其实这才是我最拿手的。
尽管很多人就生活在北京,但依然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到了周末节假日,依然发愁不知道该到哪里玩;甚至有的人,直到离开这座城市,都还有很多早就该去却一直没去的地方。
从德令哈带回来的花果茶,我觉得煮着没有那天在饭馆泡着的更好喝,不知道是不是内心错觉,但也很不错。
我有很多想法,也有不少事要做,咱不着急,慢慢来,余生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