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导师】第二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下)



写在前面的话:美国极品导师系列都是取自身边或是朋友经历过的真实事件,某些细节上加以修改,请大家不要人肉……相比于国内学术界的导师,美国导师的变态率明显高出很多,这跟其导师体制有很大关系,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讨论一下这个,嗯嗯。
本公众号的文章欢迎转发,转载的话请注明出处,记得让大家都订阅哦!小伙伴们也可以分享素材或者干脆投稿给我,我会很开心的——又可以偷懒了嘛!
-----我是神圣的正文分割线-----
上文说到A的科研成果很少,但维持一个实验室的开销又极大,她是怎么解决钱的问题呢?
这里我们就要开八A的绝技了:开源节流。
要有钱,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赚,也就是开源;二是省,也就是节流。
先说说节流吧,这个比较容易做到。
首先A的实验室不是太大(本来也就那么点儿人),所以房租和水电能省下来不少;其次A对药品购买的管制非常严格,能重复用的绝不买新的,能少用的绝不多用,能找到便宜的绝不买贵的;再次,A组里的所有学生全部TA,并且是从一年级开始无限制TA到毕业。要知道,系里的规定是,只要学生带全职TA,学生的工资和学费都是系里出。这对A来说简直是个让人手舞足蹈的政策,这样学生不就是免费劳动力么?!因此,在其他实验室都只是TA一年两年的情况下,A组里的学生全部苦哈哈的TA到毕业。
而访学的工资是自己从国内带过来的,也不需要A操心,A唯一需要付的就是组里那一个博后的工资。
一个博后一年起码要三万多,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对A来说),在没钱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这就轮到开源了。
A唯一的博后工资,是老板B付的。
看到这里童鞋们是不是都心知肚明的笑了?其实我也是。
于是我们再来八一八A和B的关系——其实就是简单的抱大腿和大腿的关系——什么?你说被包养和包养的关系?我没听见啊!我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B是系里辛苦从藤校挖来的大牌教授,牛气轰轰,启动资金拿的优厚,自己funding也很充足,都是大项目,所以说话有分量,办事也是横着走(可以下一篇八B教授嘿嘿)。
总之一个字:牛。
牛人自然就是大腿,抱上了大腿日子自然就好过。于是B在给A付博后工资的同时,还给了A组里两个project,并且让自己组里的学生帮A测样品,美其名曰“合作”。
合作是要双方都付出的好伐,在这个case里我怎么就只看到了B的一味付出没看到得到呢?要知道,B给A测样品都是免费的(合作嘛),而A的准paper(之所以说是准paper是因为始终处于便秘发不出来的状态)可都没挂B学生的名字……
对此我只能奉送两个字:奇葩。
苦的都是学生,无论A的还是B的。
除此之外,A学生的考核委员会(比如中期考核,答辩等等)里都有B,而B的不少学生考核委员会里面也都有A,所以两人共同的出镜率还蛮高。
而这个出镜率可不仅是在学校。B但凡组里出去游玩必然要和A组一起去。出去玩当然是学生开学生的车老板开老板的车啦,于是两个组的学生们就看到自己的老板们神态自若的从一辆车上下来,下来,下来……然后再乘坐同一辆车回去,回去,回去……全程B开车A坐副驾。
那个……不过是开一辆车出去玩而已嘛,没什么的啦。
A和B还一起开会。有一次他们领域有一个很大的会议刚好在同州举行,于是B就同意自己的学生去开会,并且自己也去,尽管不是一起走——通常B只给学生博士期间一次的开会机会,而且从来不和学生去同一个会,这次是唯一的一次。
一到会场,B的学生就发现,咦,自己的导师呢?怎么哪儿哪儿都不见?虽然说会场比较大看不到某个人很正常,可是连续几天都看不到就比较奇怪了,尤其是某些时间段会有活动,那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出现在同一地点,B去的学生又多,应该总有人看见才对。可就是没一个人看到B,当然也没人看到A。在大家都以为B实际上没来开会的时候,B在会议结束的前一天出现在了会场。
A站在他身旁。
那个……不过是一起出去开会然后一并消失而已嘛,也没什么的啦。
因为A总是招不到学生——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精了,谁不知道选导师前先打听打听啊——B就在学年之初请全组人吃饭。童鞋们又要问了:这跟A招不到学生有半毛钱关系嘛?别急别急,事物总是普遍而广泛的联系的嘛。B说要请全组人吃饭时,顺带一句:你们几个新生也来吧。这几个新生是对B组有兴趣来找B谈的,B还没有答应他们入组。还没入组就要被请客吃饭,有这等好事?临近吃饭日期,关系到订位问题时,B终于给出了答案。
B说:这次我们和A组一起吃饭。
于是新生们懵懵懂懂,老生们却恍然大悟:B导师这个司马昭之心啊,啧啧,隐藏的蛮深嘛,明面上请大家吃饭,暗地里帮A招生啊!饭钱么,自然是B掏的。而其中一个学生,还真的去了A组里,事后打听,B谈话时跟他说,自己组里人员满了,他可以考虑一下A的组,A的研究方向跟他比较相近,也是很优秀的老板,而且两个组还经常有合作。
好吧,我的三观……我确实需要好好跟A老板学习一下抱大腿能力了。
就这样,A在B的帮助下,又招了三个新研究生和两个本科生。这在以前的A简直是不可能的情况了。不过至于A和B现在怎样,我也不知道了,大概是“合作”科研做的风生水起吧。
后记:A教授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怎么说呢,我觉得她是一个缺少爱的人。因为没有享受到爱,所以也不会去爱,导致她无论对学生还是自己都是一种机械性的操控。她没有自己的生活,只有科研和狗狗为伴,孤苦伶仃,了无生气。
所以其实A导师也挺可怜的。我猜想她童年可能遭遇过家庭的不幸导致有部分性格障碍,这就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吧。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她如此对待学生的理由,就如同贫穷不能作为偷窃的理由一样。
好了,我们下一弹再见。
看完了顺手点个赞呗!记得长按二维码关注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