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美国极品导师系列都是取自身边或是朋友经历过的真实事件,某些细节上加以修改,请大家不要人肉……相比于国内学术界的导师,美国导师的变态率明显高出很多,这跟其导师体制有很大关系,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讨论一下这个,嗯嗯。当然,大部分导师还是非常令人尊敬的,极品的只是少数,特此声明。
本公众号的文章欢迎转发,转载的话请注明出处,记得让大家都订阅哦!小伙伴们也可以分享素材或者干脆投稿给我,我会很开心的——又可以偷懒了嘛!
-----我是神圣的正文分割线-----
上文说到B导师跟A一样,也不发文章。A是因为科研水平低,那B又是咋回事呢?
呃,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听我慢慢道来吧。
B实验室有个眉清目秀的帅帅小哥(收起你们的口水,人家已经名草有主了),基础理论扎实,做实验有条理、严谨且极为仔细,平常也没什么业余爱好,一有时间就扑在实验室看文献或者做实验,绝对是个360度无死角的科研好少年。
可能就是因为帅帅小哥太优秀了,B在他一年级的时候就把实验室号称最难的一个project甩给了他去做。为什么说是最难的project呢?因为这个project的上一任主人做了五年神马都没做出来,最后靠一堆垃圾数据和另一个项目的一点结果毕业了。到了小哥手里,他啃啊啃,想啊想,终于给他做出点眉目来。老板一看,矮油,不错哟,就找了自己长期合作的铁哥们在这个项目上也进行合作。于是,铁哥们那边做出来了些东西,加上帅帅小哥做出来的结果,整合了一下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小哥一作铁哥们学生二作,另一篇则是铁哥们学生一作小哥二作。
这两篇文章发完之后,B便对这个project有了些许兴趣,他对帅帅小哥做的某个蛋白酶的功能进行了propose,画出了一大堆复杂的机理要小哥去验证。小哥吭哧吭哧的做啊做,做啊做,咦,发现老板propose的不大对啊,好像应该是另一种模式嘛。他把自己的发现跟老板一说,B就不大高兴了(神马?我怎么能错呢?肯定是你做错了),就让小哥再反复从不同的方面验证。于是帅帅小哥又花了两年的时间反复去验证自己的正确性以及老板的错误性。
当铁一般的事实摆在B面前时,B终于不再幻想自己的proposal,勉勉强强接受了这一残酷的现实,让小哥把自己做的这些结果分三篇文章写出来。小哥一看,总算有出头之日了哇,屁颠屁颠的用最快的速度把文章写好发给B,结果B看都不看就打入了冷宫——那个啥,我最近太忙了,过些时日给你看。
过了几个月,小哥陪着笑问老板您看俺的文章了没?B恍然大悟道:哦,你的文章啊!那个啥,我得先看你某某师兄的文章(已经毕业将近十年了……),然后再看那个某某某博后的文章(已经离开两年了……),然后才能看你的文章,你再等等吧,稍安勿躁哈,反正早晚会给你发的。
此处循环一百遍。
直至毕业,帅帅小哥的这三篇文章都还静静的躺在B老板的收件箱。后来小哥毕了业,找了博后,又回国找了faculty,这三篇文章始终都还没有发出来。小哥一开始还催催,后来已经完全放弃了。
小哥总结说:如果你的结果不幸跟B老板propose的不一样,那么你就别指望发文章了。
小哥,你这个如果……那么……的造句造的真好,我给你100个赞!
B组里还有个中国妹子,被分了一个组里偏门领域的project(后来B组里的妹子们发现主线project都给了男生,女生们多数拿到的都是偏门project),埋头做了一年做出来了,B一开始看到结果的时候非常欣喜,昂首挺肚的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踱步,兴奋的说:我们发哪个杂志好呢?来来来,你赶紧写,我们发到XXX杂志上。妹子颇受鼓舞,花一周写了个草稿出来提交给B教授。过了几天,妹子找老板汇报工作进展,顺便提到文章的事,结果B脸一板道:
“这个结果没什么新意,没办法发文章。”
纳尼?!你是在逗我呢还是逗我呢还是逗我呢?!这这这,翻脸之快已经不能用翻书来形容了好伐!妹子当时就一脸懵逼——让我做这个project的也是你,说结果好的也是你,怎么突然就没新意不发了?
天雷滚滚啊。。。
于是妹子又接了一个新的project,花了一年多时间又吭哧吭哧的做完了,老板又一次的欣喜了,他跟妹子许诺:
“你再继续做一点,把XXX做出来我们就发文章。”
妹子一听,这不是等于又给了我一个project吗?这玩意看起来简单,谁知道做起来会怎样啊!科研不都是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做的时候难死个人嘛!这妹子自觉拧不过老板,便乖乖做起来。又过了一年,终于做出来了,妹子心里很是激动,把结果跟老板汇报了一下后,老板嗯嗯啊啊半天,不停地说“这个方向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捏做些什么捏……”
妹子瞬间心一凉,这还是不肯发文章的表现啊!虽说我做的不是组里的主打方向,也不能这么欺负我吧!老板哼唧了半天,最后终于不情不愿的吐出一句“你写个草稿给我吧”。
看这态度,也不用报啥希望了。果然,写好的草稿迅速的被打入冷宫。
之后妹子又做了两个project,老板只是看了眼结果,“哦,知道了,你把文章写个草稿发我吧”——那意思再明确不过了:我知道结果就行了,你该干啥干啥去,文章我才懒得发。
后来妹子毕业了,找了业界工作,文章依旧没有发出来。
妹子总结说:如果你做的方向老板没兴趣的话,那你就别指望发文章了。
妹子,你这个如果……那么……的造句造的跟小哥一样好,我也给你100个赞!
当然,B教授也不是一篇文章都不发,人家基金会又不傻,给你钱我是要看成果的,不是为了让你拿来玩的。那B教授发什么文章呢?
不发跟自己预测结果不一样的,不发自己没兴趣的结果,那自然就是发自己喜欢并且预测结果是“对”的文章咯!
这里我们就要郑重介绍一下B教授组内的人设了。
首先,B组里全是国际学生。啥?你问为什么不招美国人?这你可真冤枉B老板了,人家不是不想招,是招不到呀。第一个美国学生受不了B的压迫,拿了个硕士拍拍屁股走了;第二个美国学生受不了B的变态,也拿了个硕士拍拍屁股走了;第三个美国学生……这次倒真的不怪B,这家伙声称自己失恋了收到了一万点伤害于是休学了一年,等他再回来的时候被B拒之门外了。
你以为我这里是红灯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么。。。
于是B组里没有美国学生。
其次,B组里80%是印度人。
听到这里,美国留学的小伙伴们大多露出了恍然大悟且无比同情怜悯的笑容,其他童鞋们可能还一头雾水。没关系,咱下期接着八,B教授因为可歌可泣的事迹比较多,所以大家搬个小板凳切个西瓜在这边慢慢听着乐就好。^_^
看完了顺手点个赞呗!记得长按二维码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