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今天的素材来源于朋友,我在保持故事本身情节的同时脑补了点细节并加以改编,大家当小说看就好。
本公众号的文章欢迎转发,转载的话请注明出处,记得让大家都订阅哦!小伙伴们也可以分享素材或者干脆投稿给我,我会很开心的——又可以偷懒了嘛!
—–我是神圣的正文分割线—–
上文说到祥林姐本来已经考虑要不要拿个硕士走人的事情,然而她十分的犹豫。为什么呢?虽然博士看不到希望,可是说不定再过个一两年就能毕业了,此时拿硕士走人也太亏了。相比于博士,硕士不要太好拿——对科研水平要求低得多嘛!只要修完几门课基本就够资格了,好些组都是一两年学生就硕士毕业的。
祥林姐还在万分纠结的同时,却传来了一个晴天霹雳:
F组的美国小哥,比她还高一级,九年了,F老板现在要赶他走,不给学位!!
What??!!!
九年啊!九年!!这几乎是两个phD的时间了,就算做的再再再再再差也不可能连个硕士都拿不到吧!!要知道硕士门槛几乎低到只要修课了就可以啊!
九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F教授怎么可以如此无情,连个学位也不给?!
祥林姐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那天F老板与美国小哥大吵一架,八成是为了毕业的事情,看来美国小哥还是没能耐住性子忍气吞声,最终惨遭驱逐。
后来小哥又去找过好几次F老板,均被其头也不抬的轰了出来。
小哥连自杀的心都有了。
设身处地的想想看小哥的处境,九年最好的青春年华全部放在了读博上面,结果到头来居然什么也得不到,没有任何文章,没有任何学位,这以后如何找工作?简历上怎么写?如何面对别人难以置信的目光?如何向父母亲朋好友交代?难道说我读了九年的博士结果连个硕士都没拿到?
这在寻常人身上,怎么着也得抑郁了吧。
好在F组的学生别的没学到,在这九年的时间内,韧劲倒是被磨炼出了不少。美国小哥想,直取敌首是不可能了,那我曲线救国,农村包围城市总可以吧!
F组里的俄罗斯裔硬件工程师很受器重——因为组里所有仪器维修全靠他呀!系里的很多仪器出问题了也要他去看,甚至连小厨房的微波炉也得他来伺候。如此被人需要,F老板自然也敬他三分,虽说地位不算完全平等,不过俄罗斯人还是以他爽朗的性格跟喜怒无常的F教授保持了良好的同事关系。
偏巧俄罗斯人跟美国小哥关系也不错,一听朋友有难,那要拔刀相助啊,便去找F教授好言劝说了一通。也是小哥命不当绝,哦不对,是学位不当绝,那天F心情刚好还不错,俄罗斯人再拍拍马屁,就顺坡下驴的批评了小哥一通,终于同意给小哥一个硕士学位。
就这样,美国小哥好一番折腾后,终于拿了个硕士学位毕业。
这件事给祥林姐的打击很大,她本以为九年怎么着一个硕士还是唾手可得的吧,结果竟然是这样一个万万没想到的结局。自己跟俄罗斯工程师的关系可没那么好,平常也就是见面点点头而已,就别指望人家帮自己求情了。
实在不行就只能什么都不要的回国了。但是那样无论对谁都没法交代啊!回国了,一个31岁还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只是学士学位的,怎么找工作?祥林姐都能想象到面对招聘者好奇目光时自己恨不得钻到地底下的窘态。
就这样,祥林姐每天都在思考出路中度过,而每天都得不到一个靠谱的答案。她处处向人倾诉,别人却也都爱莫能助。
于是祥林姐由一个顶着名校光环,活力四射的少女,变成了面色灰暗,喋喋不休的祥林姐。
祥林姐觉得自己快要精神分裂了。
就在第九年的上半学期,她已经忍耐到极致,想要跟F老板硬着干一场然后走人的时候,F竟然松口了:
“你可以开始准备毕业了,下学期答辩。”
祥林姐一阵狂喜:幸福来得太突然,她有点眩晕,但很快她又清醒过来——F教授不会又在骗我吧。
根据祥林姐与F教授九年的打交道经验,她知道必须得多次确认才行。
好在这一次不是诈和,F教授是真的准备放她走了。于是祥林姐赶紧开始写毕业论文,找工作,找博后,准备答辩事宜。论文吭哧吭哧写好了,答辩也准备的差不多,只是业界工作投了几百份简历连一个面试都没有,只在一个排名都没进前100的“野鸡学校”勉强找到了一个博后的位置。
在旁人看来大跌眼镜的结局,祥林姐却觉得异常满意:
“只要能毕业,能离开F组,我什么都可以。”
祥林姐后来描述说,她那天答辩完后回家大哭一场,之后感觉浑身都轻松了,好像整个人都从魔窟里出来,走到了光明里面一样。她早已经不在乎博后的好坏,满脑子想的都是顺利离开。
其实相比于其他有些人的命运,祥林姐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要知道好些人毕业的时候F教授是不肯写博后推荐信的,并且明说写也是写负面的,逼迫学生们留在组内做博后给自己干活。美国人还可以跳走,国际学生因为身份问题根本没办法绕开,只好妥协。时间越长,希望越渺茫,最后何止是青春年华,根本就是一辈子都贡献给了F教授,拿着微薄的薪资(博后工资不高),做着日复一日的苦力,在百无聊赖的农村里打发时光,只能靠恋爱、结婚、生子来“充实”自己。
哦,说到这里,我想起我还忘了交待,祥林姐这九年里因为压力太大,所有心思全部放在如何说服老板让自己博士毕业上面,连一场恋爱都没有谈过,更不要说结婚生子了。
她不是没有机会,曾经也有一份爱情摆在她的眼前,他们互相都有好感,但是临到迈出关键一步的时候她犹豫了,最终选择了退缩——
不是我不喜欢你,实在是我没办法承担喜欢你的责任,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发文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毕业,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找到下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所以我决定放手,去吧,去追逐你真正的幸福吧。
直至离开,祥林姐依然是孤单的一个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唉。
祥林姐毕业后,她的遭遇就成了某些留学生们的灯塔,被压榨得精神濒临崩溃时就靠回味祥林姐的事迹过活。后来的师弟师妹们也逐渐意识到F组是个铺满尖刀的大火坑,于是纷纷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着手转系,也算是及时止损吧。
由于小鲜肉们纷纷跳坑,所以F组里开会的时候,放眼望去,全是四十多岁的大叔大妈,他们作为留学生中的特殊的团体,有一个自己的名称——
千老。
一声叹息。
但愿人长九,千老共婵娟。
(这下大家明白我的题目为什么这么取了吧?不是错别字!不是错别字!不是错别字!重要的话说三遍!)
F教授的故事就此完结。
后记:我在写F组的故事时,虽然下笔流畅,文思如同泉涌,但心里却异常沉重。一个导师,竟能将自己的学生逼到如此绝境,以至绝望抑郁,甚至快要精神分裂,这是多么可悲可怖的事情!
有的人,功成名就后选择了扶持他人,有的人则利用自己的权力把别人都踩在脚下,作为自己继续向上爬的垫脚石。F导师明显属于后者,他脾气喜怒无常,为人铁血冷漠,对学生不能以一个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对待,而是全看自己的心情与喜好。这样的导师,不选也罢,有些人并不值得别人的尊重。
肉体的创伤是暂时的,精神的摧残却是永久的,那种压抑、黑暗、无助、绝望的感觉想必祥林姐这一生都不会忘记。哀莫大于心死,希望祥林姐在离开F组之后能过上正常的生活,光明能够重新回到她已不再年轻的心中。
后记2:前不久我在某社交网站上看到了祥林姐跟友人聚会的照片。照片上祥林姐一扫phD时脸上的阴霾,笑容阳光灿烂,看来是已经从那段黑暗生活中彻底走出来了。我衷心为祥林姐高兴,也希望她能早日找到自己的Mr. Right,过上童话中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
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后天我们再见。再见时我又会biubiu什么呢?鉴于祥林姐的经历听上去似乎和这一段引发热议的唐晓琳事件比较相似,我就随手写了篇无聊至极俗不可耐的议论文阐发下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不要嫌弃我——稍微忍耐下咱就开始八卦G教授了嘛!
看完了顺手戳一下左下方的小手指点个赞呗!记得长按二维码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