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本期的素材来源于朋友,我在保持事件本体不变的情况下将其叙述出来,并进行了加工改编和细节补充,请勿对号入座,大家当小说看就好啦!
本公众号的文章欢迎转发,转载的话请注明出处,记得让大家都订阅哦!小伙伴们也可以分享素材或者干脆投稿给我,我会很开心的——又可以偷懒了嘛!
—–我是神圣的正文分割线—–
看这一弹的题目大家想必猜到了,本次故事的主人公是夫妻二人,那这跟一氧化氮又有什么关系?
嘻嘻,我提示一下,按照字母顺序,我们该哪两个字母啦?
Bingo!是N和O,所以他俩放在一起可不就是一氧化氮的化学式NO嘛。。看,我的标题是多么的贴切啊。
都说了是夫妻店了,N男和O女自然是在同一个系担任教职工作。与很多夫妻档相同的是,O女是系里看在N男的面子上招进来的,所以,可想而知这两人的学术水平分别如何。
没错,N男是真的很厉害,年纪轻轻就到X大HK系当起了发考题,然后年纪轻轻就发了两三篇引用次数一千五百多次的文章,之后顺风顺水的拿到tenure(嗯?不知道tenure是神马东东?出门左拐看历史文章,不送啦),成为学术界异军突起的新秀。
相比之下,O女的水平就差远了。在与N男博士时相知相遇后,两人又先后脚的去了同一个实验室做博后,不知道具体是在博士时还是博后时,N与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一氧化氮NO,成为了实至但名不归的夫妻。
实至但名不归?这是啥意思?
大家知道美国人对于婚姻这个事情是看的很重的,因为一结婚就涉及到财产问题,然后一离婚又涉及到赡养费问题,尤其是男性一方,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离婚就可能损失惨重,所以很多人选择当事实夫妻,就是不扯证但是搭伙过日子。
当然还有很多人不结婚是为了当单亲妈妈吃福利……(呃,对此我表示真的没啥话可说。。)不过很显然这个原因不适用于我们一氧化氮组合。
所以N男和O女虽然“结婚”了,但一直没领证,俩人也不打算要孩子,就准备这么一直丁克着奋斗下去。
不过既然是夫妻了,还是得想办法在一起嘛,所以当N男找到了X大HK系的AP(助理教授)后,O女先是辗转来到了与X大相距不远的超级挫校Y大当AP(还是在N与O博后大牛老板的大力推荐下。。),之后因为N男在X大的出色表现,HK系这才勉勉强强的把O女招了进来。
一直以来,X大都是作为好学校出现在我们故事中的,这一次也不例外。HK系虽然一直是我们极品导师的发源地,但也必须要说里面高水平教授那是成堆的出现,以至于学问做的实在不咋地的O女在鸡立鹤群的情况下异常的扎眼。
怎么个扎眼法呢?这里就又要开始用氢氰酸童鞋的讲故事大法——例证法来进行说明了。
O女的project都是从老公N男那里拿过来的,虽然自己也独立招学生,不过对于学生的指导嘛……啧啧,各位看官可以自行脑补。反正每当学生去请她给点建议的时候,O女要么胡言乱语几句搪塞过去,要么干脆岔开话题聊起天来,如果恰逢O女心情不好的时候,那完蛋了,学生肯定会被骂个狗血临头。而且一次还不够,往往当天要被拎过去骂好几次才罢休。。
学生问问题还可以如此这般的糊弄过去,出去开会作报告可就能看出真本事了。据O组里某号称自己是“特别特别帅的帅哥”的筒子爆料,O教授(其实是副教授还没转正)洋洋洒洒讲完了自己也不懂的ppt之后,面对底下人的提问,居然连极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教授们可不像学生那样能被搪塞过去,一听O教授的解释不对劲呀,就接着问,最后把O教授问急了直接抛出来一句“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怎一个汗字了得。。
(这里我顺便提醒一下那位“特别特别帅的帅哥”,平时没事别照镜子,我倒不是担心你像纳西索斯一样爱上自己的倒影无可自拔,就是怕你的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幼小的心灵受到一万点伤害,所以好心告诫你一下,嗯嗯。)
—–我是回归八卦的分割线—–
学术水平如此之差的O女士,在X大这样的好学校怎么拿tenure呢?
“靠老公呗!”
哇,大家的回答真是好整齐啊——Hmmm,我喜欢。
没错,N和O的一氧化氮组合在系里是公然开夫妻店的,虽然组里的project方向有一定差距(其实O组的project也都是N男想出来的),但两个组的组会向来是一起开,写文章也是挂两个组学生的名字,由两个老板共同修改,至于Funding(基金)嘛。。
哈哈,每当我欲言又止的时候,小伙伴们就知道,这里又有八卦啦!
Funding是不是两个组一起申我还真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N老板和O老板的Grant(基金申请书)都不是他们自己写的。。
纳尼?!那是谁写的?
至此,我们故事第一大配角吭哧兄终于要上场了。
为什么叫吭哧兄呢?因为他虽然挂职N组里的高级研究员,但事实上是N和O两个组的小老板,领的是一个人的工资,但干的是两个人的活——哦不对,是四个人的活(N的小老板,O的小老板,N老板和O老板,总共四个)——因为我们一氧化氮组合连申funding的任务都全权交给吭哧兄了嘛。
所以吭哧兄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吭哧吭哧的做实验,吭哧吭哧的写文章,吭哧吭哧的改文章,吭哧吭哧的指点组里其他小伙伴们,吭哧吭哧的想idea,吭哧吭哧的写基金申请中吭哧吭哧的度过。
所以我给他起名吭哧兄——怎么样?贴切不?
什么?你说我就是吝惜下一个字母?嘘,小声点,这么巨大的实话怎么能让别人随便就听见了呢?!
言归正传。吭哧兄因为被安排的任务实在太多,所以不得不每天加班加点,每周牺牲周六周日,即便这样还总是有一堆活儿等着吭哧兄,导致所有人都看到吭哧兄每天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完全没有停歇的迹象。
这样大的工作强度下,自然可以想象,吭哧兄还不到四十岁就已经满头白发,看上去就像个花甲老人一般。
当然,如此辛勤的工作,除了写基金申请没有任何回报外(吭哧兄写好后挂的全是N和O的名字),文章还是出的不少的,一作的,挂作的,再加上N和O的领域容易出文章,两个人也肯发,所以吭哧兄的简历非常好看,要想自己进军发考题另立门户,硬件上一点问题都没有——做实验,写文章,申请基金,有创新想法——这些做教职的基本功吭哧兄全有,并且十分稔熟。
那为什么吭哧兄还留在N教授组里吭哧呢?难道他自己不想走?
当然不是。事实上,几年前年前吭哧兄就跟N老板提出过想申发考题的事了。
(注:发考题是faculty的音译,就是教职的意思)
结果呢?当然是在N的威逼利诱下留在组里继续吭哧啦!
要说N这个人,做学术还是很厉害的,学术精神也非常的严谨——这一点让我很钦佩。他严谨认真到什么程度呢?N教授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写一份工作汇报交给他,然后他安排时间与学生进行详细讨论,给出课题研究的指导和建议。而对于学生拟出的文章草稿,他更是仔仔细细的阅读修改,并且要求学生把文中每一处的文献引用全部看过,打印出来并讲给他听,来确认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否合适。
每一篇啊!我想大部分小伙伴们写文章都不会把参考文献那么仔仔细细的全部读一遍吧。。
回想起我们第六弹和第七弹里面心术不正,乱挑数据的C,如果是在N老板组里,恐怕早就没办法发表那些“累累硕果”了。不过,聪明如C,肯定是会及时跳走的——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学术能力一流的N教授本来是很让人心生敬意的一个人,但很可惜,他的最大缺点就是把学生当作干活的机器,不考虑后者的前途和出路。
具体怎么回事呢?我们下一弹接着来看吭哧兄的故事。
看完了顺手戳一下左下角的小手指点个赞呗!没事儿记得分享转发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