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导师】第三十五弹:合法的奴隶制(三)



写在前面的话:本期的素材来源于网络上的一个帖子,我在保持事件本体不变的情况下将其叙述出来,并进行了加工改编和细节补充,请勿对号入座,大家当小说看就好啦!
本公众号的文章欢迎转发,转载的话请注明出处,记得让大家都订阅哦!小伙伴们也可以分享素材或者干脆投稿给我,我会很开心的—-又可以偷懒了嘛!
——我是神圣的正文分割线——
上一弹说到牛师兄跟老板谈暑假回国结婚的事,然后在拿fellowship奖学金还被扣钱的情况下订了回国机票。至于时间,自然选的是暑期放假的那四周——连暑假的小学期都不是。
然而,当师兄定好回国行程,把日期跟老板一说后,P的脸又“变成了猪肝色”。当然,因为自己之前已经用扣钱来交换了师兄休假回国的权利,此时也没办法说什么。
走之前,牛师兄拼命做实验,回国前一天晚上,更是处理反应到晚上12点。那天早上五点的飞机,他凌晨两点钟还在实验室解谱(就是分析数据),然后回家,收拾行李,坐车去130迈之外的机场。
回国后牛师兄如期举行婚礼,人生大事,换作谁都应该是喜气洋洋其乐融融的,一般人婚礼后还要出去旅行放松下,来享受新婚的快乐与甜蜜。
然而师兄在婚礼第二天,就收到了P老板的邮件,问他为什么暑期没注册。
(注:暑假也是有个小学期的,需要注册)
师兄本来因为结婚这件事心理好容易放松了些,结果一收到这封邮件立马就紧张了,没注册可是很严重的事情,搞不好就要中止学业了。但同时他也觉得很奇怪,因为这学期的学分明明是注册过的,当时他还万般确认了——就是怕在国内一旦出什么问题不好解决,结果怕什么来什么,还是出了这个幺蛾子。
(我很怀疑这个事情可能是P故意搞的,他能操作停掉本来不是他发的师兄的工资,也就能做到取消师兄的学分注册。但我也只是猜测。)
牛师兄赶紧联系在学校的另一位师兄,以及研究生委员会的头,最后总算搞定了,大概晚了三四天左右。这时他又收到老板的一封email:
“你的暑期学分注册好了。但是,请注意,这一决定是有前提条件的。
由于你暑假回国时间太长,所以你没有足够的时间放在research(科研)这门课上,如果我给你一个不及格的话,你就probation了(下面会解释什么是probation)。
我想澄清一点的是,如果你选择回来继续读博,那么你必须遵循每年两周假期的规定,同时几乎不休其他节假日,而对于你现在这种情况来说,未来不能再提出休任何假期。
如果你接受以上要求,那么我欢迎你回来,但这是建立在缓期观察的基础上(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还达不到要求的话就会被开),因为你回国的这学期钱是我掏的,要知道我的基金有限,只能用在有进展的项目上。”
整封邮件连一句祝贺的客套话都没说。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我们知道本科生每学期注册的学分就是各门课,而研究生没有课,只是在实验室做课题,那么注册的就是“科研”这门课的学分。每学期末,由老板对科研这门课的成绩进行打分,一般就是过与不过两种。
至于Probation,则是一个类似于死缓的东东。当你的成绩没通过系里的硬性要求时(比如GPA需要在3.0以上),你就会被给一个Probation(缓期),这段时期内如果能把成绩提上去达到标准,就可以继续读,还不行的话就会被开除。
可见,Probation是个很恐怖的东东,基本就是被开除的前奏。因此,当牛师兄收到这封email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恐慌而崩溃的。
从大假小假都要向P老板汇报起,牛师兄已经开始感到压抑,而这件事情更让他感到喘不过气来。在看到那封email时,他第一反应是不想回去了,在和同学聚会时私下里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很多时候你没什么选择——想继续读博,不想让家人失望,看到朋友还在读但自己退出心理不平衡,也许咬咬牙就过去了……
所以在那个时候,未涉世事的牛师兄觉得,马上回去做实验是唯一的选择。我这里引用一下师兄原贴里的话:
“从这个时候起,我就隐隐的感觉到我会毁在他手里,很可惜,当时我不知道怎么办来阻止这个事情的发生,最终给我个人和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
就这样,牛师兄急急忙忙的返回了学校。他当天到,当晚就去实验室开始做实验。
到了办公室他发现,自己旁边的座位空了,跟他同一时期进组的老张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
事实上,在牛师兄回国的前一天(周一),他跟老张还聊起了周四组会的事情,好心告诫老张要好好准备组会报告。
没想到才刚从国内回来,老张已经不在组里了。
这里插播一下老张的故事吧。
牛师兄回国的那一天,老板把老张叫到办公室里说:
“你不适合在我组里呆,爱找谁找谁去吧。”(这句话引的师兄原文)
被驱逐的老张只好开始找下家,他发邮件挨个问了好几个老板,没有人接受他。牛师兄从国内结婚回来之后,才有个AP(助理教授)说可以来他的组。结果等老张再和P老板谈离组事情时,P问他都去找谁谈了,有没有进展,谁愿意要你,老张就把AP的意向告诉了P。然后可想而知,等老张再和AP说起换组的时候,AP的口风就变成经费不足了。
你们知道这个AP是谁吗?还记得第二十四弹里面的大好人Z教授不?嗯,这个AP就是他的大儿子大Z。他人也非常好。
那筒子们要问了,大Z人那么好,为什么后来又不让老张进组了?经费不足是借口吧?
经费不足当然是借口。大Z人也确实很好,但是请注意,他这时候还是AP,而且跟P老板的方向属于一个领域。这意味着什么?——大Z评tenure是需要P老板投赞成票的呀!有了这个小辫子拿捏在P的手上,大Z人再好也救不了老张。
我知道你又要提出疑问:老Z那么牛,都获炸药奖了,难道他的名声不会罩着他儿子拿tenure?
老Z已经竭尽全力在帮大Z了,他跟大Z不在一个学校,但专门飞过来给讲座,和系里的教授们见面,演讲时还说了“大Z还年轻,刚起步,需要你们的关照——当然,我本人也会关照他”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但我们祖先不是说过吗,“远水不及近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嗯,一看就知道是经历过事儿的至理名言。
后来老张找到系里,系里出面调解,这才找到了有机三个教授中那位没钱的教授勉强收他入组——这位教授人也很好,但苦于没有funding,所以一开始并不打算招老张进来,后来看实在没人收他了,才心一软把他留了下来,但已经很吃力了,不可能有钱再去救第二个了。(比如牛师兄)
对老张来说,被踢其实并不是件坏事,起码他不用经历牛师兄之后的事情了。
老张的故事交待完,我们继续转回来看牛师兄的经历。
还记得牛师兄在国内时P老板给他的email吗?那上面说他暑假科研时长不够,有被fail的风险。所以当师兄风尘仆仆的赶回来,当晚就去实验室干活后,P老板告诉他,需要补上回国四周的工作量。
怎么补?自然是利用节假日,晚上,周末等休息时间来补了。就是说,一周工作七天,并且没有任何节假日——这还是在扣了回国四周工资的基础上。
于是牛师兄只好疯狂的泡在实验室里干活。
而暑期结束时,P老板依然给了他一个不及格——是的,在不发钱,补上工作量的情况下,牛师兄依然被fail掉了。
后来师兄在回忆自己当时为什么要做出依然回美国,回到P组里这个决定时,他说:
“实际上,从我决定答应丫的条件从而回到美国的那时候起,我的潜在目的已经变成了‘在这个组里呆下去’,虽然我过几个月之后才意识到。
迫使我不得不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1. 我本来的目的——到美国来读一个博士学位。
2. 跟着第一个原因而来的身份问题,我必须要有一个合法身份。
3. 妻子很快就要过来,与之而来的经济压力,我必须要有收入。
4. 前文说过这个系里边招有机的老板只有三个,一个没钱,一个不招中国人,两样都符合的就是这个老板,实际上我又何苦读有机,何苦读化学。
5. 同组哥们被赶出组之后的遭遇,我在前文说过。这个让我觉得我既不可能换组,也不可能从老板那里拿到一封推荐信去别的学校。
6. 选课不多,而我所选什么课也都是老板批准的。他给我一个不及格,我当时觉得不可能用这个成绩单转走。
7. 对课题所报的希望,觉得还有可能性能做出来。
8. 对自己在组里地位的一点侥幸,觉得不会再赶人了。事实证明我想错了。
大致以上几点,让我把能在组里幸存下去作为首要目标,实际上在第二年第一个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已经没有考虑过能否拿到学位。”(引号中全部摘自师兄原贴)
我不知道你们看到这段原文的内心活动是什么,反正我是觉得很沉重,很难过,很悲伤。“实际上我又何苦读有机,何苦读化学”,很多时候我们一直苦苦的坚持,眼前只有读化学,读博士这一条路,我们觉得转系,转校,离开很难,但到后来才发现,这些确实难,但并不是做不到,前面的道路也是色彩斑斓五花八门的,我们不是没有选择,相反,往往是选择太多才无从下手。
所以我一直也想对朋友们说,遇到挫折困难,没错,是很难,但心里那点信念,那点希望不能丢。这个世界这么大,办法比问题多,只有你想不出的,没有做不到的。最多无非耽误几年功夫,听上去很可怕,但已经比很多很多人都要强了。你心里过不去的,其实是自己的那道坎。要不为什么说“无欲则刚”呢。
我们下一弹接着看牛师兄的故事。
看完了顺手戳一下左下角的小手指点个赞呗!没事儿记得分享转发下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