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这是氢氰酸讲留学故事的第60弹。这次终于讲故事啦!不过是一个小故事,因为热心粉丝在叙述的时候,没有太多细节,所以我只好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你们当小说看就行。如果觉得不尽兴的话,下一个故事会比较长……长……所以这个算开胃菜吧。
——我是进入正题的分割线——
褚钠和周围的小伙伴一样,本科毕业后申请M国的学校,想出国留学。
结果那一年经济不太好,以前发四五个offer的学校只发了一两个,以前发一两个offer的学校干脆不发了。
所以褚纳费了老鼻子劲,经受了各种心理煎熬和考验,总算是盼来了X大录取通知书,然而没有奖学金。
为什么呢?因为招褚钠的甲导师本来预计自己能申请到某个基金,就果断招了学生,结果申请悲剧了,这笔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自然就只能摊手耸肩呵呵呵。
不过没关系,甲老师拍拍胸脯,对褚钠说,你来吧,我到时候帮你搞定fellowship,那个是政府出钱的奖学金,杠杠的。
那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了。褚钠便兴冲冲地从了X大。
结果一到X大,褚钠就傻眼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位A系的甲老师没有过帮国际学生申请fellowship的经验,所以当时信心满满地给了承诺,结果真到申请的时候,发现,呃,人家这个奖学金只给本土学生好嘛。。
于是褚钠还没进组,就被转到了B系的乙老师组里。
乙老师跟甲老师有合作,前者开了口,后者虽然有些不乐意,但也不好拒绝。但实际上,乙老师这一年已经招了三个新生,所以他也没什么钱。给褚钠交了一学期钱之后,乙老师找了个理由让他转组。。。
在乙老师看来,这也算仁至义尽了,本来就没打算招第四个学生,看在你甲老师的面子上,不得不收。现在一学期过去了,人情还完了,就不需要再留着这家伙。甲老师肯定不会在意的,都一学期过去了,早就不算是他的学生了。。
于是可怜的褚钠在学校里找了一圈,可是大家都纷纷摇头耸肩说对不起实在没办法,没有钱,招不了你。就在他濒临绝望的时候,甲老师过意不去,给他出了一学期的钱,然而他也是十分勉强,所以这学期过后,褚钠又自费了一个学期。
在甲老师组里的时候,褚钠开始联系女朋友所在学校Y大,拿到了offer,所以自费一学期后,就奔了过去。
终于可以不为钱发愁了,褚钠高兴地想。同时又能跟女朋友团聚,多么开心啊!
然而褚钠很快发现,自己又高兴得太早了。
在Y大的这位老板丙,估计当时看学生们都太优秀了,一个都舍不得放,结果一下子招了五六个学生,本来比较宽裕的经费瞬间紧张了。
原本以为终于可以喘口气的褚钠,一过去就被要求带助教(TA),一开始他觉得这倒也没什么,低年级学生嘛,应该的,然而后来随着一年一年过去,他还是在做TA,一直在做TA,甚至有时候本系TA没有名额了他还不得不去外系找,这可就太郁闷了。
要知道TA事情很多的,要备课,上课,改作业,改测验,登成绩,答疑……会占用掉很多很多的科研时间,所以褚钠之前的设想是,丙老板估计会让自己带一两年TA,之后就可以转为RA(助理研究),这样就可以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了。
然而事与愿违,每学期褚钠都眼巴巴地盼着老板把自己的名字从TA名单山钩掉,然而每学期都以失望告终。
就这么着,褚钠几乎做了五年的TA,他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在第三年结束的时候,丙老板没钱了……然后让他和组里另一个同学转组!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对于已经转了三次组的褚钠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他说,自己当时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快崩溃了。但是能怎么办呢?自己已经自费过一个学期,实在是没有能力把剩下的学年全部自费读完。
于是褚钠又开始苦苦搜寻愿意接收自己的组,结果他想去的组里刚刚接收了丙老师组里转过去的另一个学生,其他组也纷纷表示爱莫能助。所以褚钠就没办法再转过去了。找了一圈无果后,褚钠思索良久,跟女朋友也商量了很多次,最后决定干脆咬咬牙直接退出,不读博,直接找工作算了。
然而,就跟小说里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样,这里也出现了峰回路转的剧情。就在褚钠已经着手开始找工作之时,组里刚好有两个女生跳走了(显然是因为组里的经济状况实在堪忧),一个转到了其他学校,一个转到了同校另外一个系,于是丙老板说又有钱了,你们可以留下了,褚钠和另一个同学这才幸免于难,毕竟马上就第四年了,尽管知道老板可能随时没钱,但还是愿意留下来赌一把。。。
到研究生四年级第一学期结束时,丙老板又没钱了……
当时组里哀嚎遍野,大家都怕丙老板点名自己要求转组,所以都小心翼翼地夹起尾巴做人,褚钠自然也不例外。正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时候,组里的小师妹被点名了。
这个小师妹还是褚钠带着做实验的,这学期刚从硕士项目转为博士项目,结果没成想,丙老板这么快就没钱了。
小师妹那个伤心啊,在褚钠和路人丁面前哭得梨花带雨,褚钠也没办法,他也给不了小师妹钱啊,就只能安慰。好在小师妹运气不错,组里又有两个人见势不对自行离开了,小师妹这才留了下来。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心惊胆战地过着,褚钠到后来简直成了惊弓之鸟,生怕哪一天老板又把自己叫到办公室说不好意思我没钱了,你赶紧找下家吧。
然而,生活总是让人哭笑不得,就像带伞了不下雨,没带伞偏下雨一样,在褚钠五年级刚开始的时候,老板跟他说,自己又没钱了。
纳尼?!褚钠浑身一哆嗦,在心中惊恐而愤怒地翻了个白眼。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都第五年了,再换组,耽搁一两年不说,万一找不到下家,我这五年就白读了!!
就在褚钠心慌意乱地琢磨之后该怎么办的时候,老板发话了:
“不过呢,你已经第五年了,准备准备,这学期就毕业吧。”
呃……褚钠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这就毕业了?
幸福来得太突然,在经历了心情的过山车后,褚钠心中狂喜,赶紧忙不迭地答应,之后小心翼翼地退出了丙老板的办公室。
终于可以毕业了!毕业了就不用担惊受怕老板没钱,就不用再TA了!耶!
然而这股高亢的情绪过后,现实很快摆在了眼前:
匆匆忙忙就要毕业,之后呢?之后怎么办?
想到这里,褚钠又是一身冷汗,赶紧一边准备毕业一边抓紧找工作。
你们还记得跟褚钠被同一时间招进来的有五六个人吗?没错,因为丙老板没钱了,所以大家组团答辩,那一个学期里,加上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一共毕业了六七个人。。
褚钠使劲儿地找工作,不过结果不是太理想,只有一家公司给了他offer,那家工作性质特别苦b,朝7晚6还要手机随时开着待命,所以纠结再三,还是拒掉了。
这时候褚钠的老婆已经去Z大做博后了,于是褚钠干脆申了Z大的CS(计算机科学)硕士,由于本科和博士期间都修过计算机的课程,所以这个硕士一年就读完了,而且还拿到了TA,所以没花什么钱。
要不怎么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呢,自从转了CS后,一切都很顺利。硕士毕业后,褚钠顺当当找到了工作,从此终于结束了心惊胆战(担心老板随时没钱)、颠沛流离(不停的换组转校)的生活,孩子也从国内接了回来,从此一家人团聚,过上了其乐融融的生活。
【氢氰酸说】
我没有问褚钠是什么专业,其实我申请的时候经济也不好(经济这东西好过吗?),但可能是专业不一样的关系,我并没有见到褚钠这么夸张的情况。五年内换了三次组,而且几乎每一两年老板就要没钱踢人,这是什么节奏?这些老板们都不知道保守一点估算自己的财政状况吗?
压下这些疑问不谈,说说这个小故事给我们了什么启发?
选导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解导师的经费状况。如果老师手头没有什么基金支持,那么就要慎重考虑一下了,否则像褚钠这样总是被要求转组,几年下来根本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在某一特定方向的研究,很多时间和心思都得放在TA和找下家上,这无疑与读博士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反之,如果一个导师经费充足,那么你只要完成系里规定的必要TA任务即可,剩下时间都可以扑在科研上。
当然,我并不是说TA不好,有的人很喜欢教学,但是如果真的偏重于教学的话大可直接去teaching school,而不需要大费周章地读博士。选择读博士这条路,自然是以研究为主,而TA必定要占据大量的时间,如果一直带TA的话,研究成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实,导师申到什么基金都是可以查得到的,所以建议在选择时,除了人品、文章多寡、组里成员构成之外也要看看导师的资金状况,之前成员的TA情况,这样就可以了解如果自己进了这个组,大概要TA多久。而且,资金充足的组往往对采买东西限制得少,这样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四处找商家询价比价,买东西不需要束手束脚,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
TA相对来说还是小事,像褚钠这种一没钱就要转组的情况更是糟糕。所以,在入组前,导师的经济状况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假如不得不转组,一定要擦亮眼睛,想办法跳去一个经济状况好一些的组里。(当然,在选导师时,人品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
当然,褚钠属于真的比较倒霉的,那个时候似乎整个经济都很糟糕,找来找去也寻不到一个有钱的导师。所以我觉得他最后的选择其实不错,既然这个专业已然如此不景气,不妨换个专业,转个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看他转了CS后不是过得很好吗。(当然,转行有风险,要转需谨慎,千万别从一个坑好容易爬出来,又跳进了另一个坑去。。。)
(另外这不是劝你们都转CS啊,虽然我知道现在很流行这个……哈哈,上次有朋友留言说让我讲讲转行的事,我小本本记下啦,以后琢磨琢磨,给你们分享点这方面内容,我身边确实有不少同学和朋友都转了CS。)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一弹再见。
看完了顺手戳一下左下角的小手指点个赞呗!没事儿记得分享转发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