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双十一你们都剁手了吗?我还在摩拳擦掌地等待黑五的到来。话说最近泰坦之旅:不朽王座出了十周年纪念版,于是我华丽丽地入坑了……入坑了……坑……
所以上周的更文拖到这时候才写——论自制力的重要性。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读博quit,都是出于什么原因?,可能由于举的都是quit事例,严重打击了我们正在读博的小盆友们的自信心。咳咳,其实大可不必,你们没发现大部分quit的都不是咱中国人嘛,而quit的中国人,也都是转到了CS或者统计专业,现在个个过得风生水起。
那坚持下来拿到博士学位的人,都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这个……每个人情况还真不一样,我试着分个类吧。
一、善做研究且刻苦型
要说做科研,那A兄可真是一把好手。
A是中国人,国内念的本科,当时跟同级学生相比成绩平平,后来随大流出国。然而不随大流的是,A很有自己的想法。
什么意思呢?
当绝大部分人还在自己拿到offer的学校里寻寻觅觅选择导师的时候,A已经看上了一位在该领域挺牛的老师。
然鹅,这位老师不在A拿到offer的学校。
于是很有想法的A做了个决定:转校。
转校其实就是重新申请。于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A刚一入学就着手申请看中的老师所在学校,之后成功拿到offer。于是在耽误了一年后,A终于如愿以偿。
之后的日子,A如鱼得水,上手之后一个又一个的想法喷薄而出,他也十分刻苦,晚上、周末都在实验室泡着,于是成果出了一个有一个,文章发了一篇又一篇。
这样的学生,还需要发愁博士学位吗?完全不。对他来说,做研究才是最重要的,博士学位只不过是一个副产物罢了。
所以当导师跟他说可以毕业了的时候,反倒是他自己想完成一个课题,不愿意毕业,等做完了才决定毕业。
毕业后,A去了某著名学校做博后,继续他的科研生涯。
B跟A差不多,也是很有想法并且十分刻苦的科研型人才。B的paper也是发了一篇又一篇,最后顺顺利利地拿到博士学位毕业。所不同的是,B没有继续学术界的道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是找了家公司的工作。后来回国,去了某大公司研发部门,前不久还看见他在会议上做海报展览的消息,看上去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
我知道你们要说,A和B这是遇到了好老板呀!所以才这么顺顺当当。嗯,我承认,的确跟老板有很大关系。那我就再说一个遇到极品老板的C小哥的故事吧。
C小哥人很聪明,也非常刻苦,同时没有什么别的兴趣爱好,所以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时间基本上都花在科研上。
C也是个很会动脑子的人,他看每样东西,都要搞清楚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同时自己也很爱琢磨。于是,C小哥老板给他了一个之前别人都做不出来的课题,C做出来了。
可惜的是,C小哥老板不相信C的结果。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结果不符合C老板的预期。
于是可怜的C小哥吭哧吭哧地做了一大堆结果,写了四篇文章,C老板才发了一篇,还是最初的一篇,构建整个反应的,所以不存在与C老板预期冲突的问题。
不仅文章不肯发,毕业也不让毕。四年级结束的时候,C就去找老板谈五年按时毕业的事,老板答应得很爽快。然而等真的到五年级的时候,他就反悔了,一会儿说自己没时间,一会儿又说你得把XXXX做完才能毕业。
那阵子C小哥很痛苦。
没有文章,博后找起来非常费力,老板又不肯帮忙,再加上毕业时间迟迟不敲定,C小哥陷入了极度担忧之中。
经过一系列的拉锯战,老板终于同意C小哥在第六年第二学期答辩走人。而此时C小哥也找到了博后,但不是大牛,只是一位副教授。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博后期间,C小哥做得很不错,最后由于家庭原因去了别国做faculty。
二、资质一般但刻苦型
我知道你们看那种天赋异禀的研究型人才就跟在动物园里看大猩猩一样——看看就得了,明显跟自己不是一类人嘛!
所以我赶紧来说说你们中的大部分,就是资质一般但刻苦型。
这也很好理解,资质培养起来可能很困难,但刻苦完全是可以自己把握的嘛!这世界那么多人,哪有那么多资质好的?大部分小时候认为自己是超人或者神仙下凡的那种,长大了不都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然后乖乖搬砖嘛!
(我为啥这么清楚呢?因为我就是这样的!哈!哈!哈!)
当然,这种类型里面,也要分运气好和运气差的,遇到好老板和极品导师的。你们且听我娓娓道来。
D姐们儿很刻苦,真的很刻苦。
当时我跟她和另一位男生E一起上课,然后这俩人在我眼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存在——一到周末,一大早他们就去图书馆自习了,每逢考试,都提前好久就开始复习,把老师讲的内容过超多遍,然后该记记该背背。
一开始他俩还叫我一起去自习,结果每次当然都被我拒绝,为什么?因为我要睡懒觉啊!
每次考试我都是提前一周才开始复习,然后每到这时候我都惊异地发现人家都已经复习了好几遍了!最后考出来我当然比他俩成绩低,但我也是振振有词的:
反正拿A就好了,干嘛那么认真!
后来我听E小哥说,D姐们儿每次去图书馆比他去得还早……还早……
总之D就是一个非常认真、刻苦的女孩子。而且我还需要补充一点的是,D的性格非常好,为人直爽,不计较,心态也特别好,无论事态发展怎样都能坦然接受,然后找应对之策,但从不抱怨。
我一直觉得,D的运气那么好,跟她的认真刻苦和良好心态是分不开的。
D资质的确一般,所以在实验室里很刻苦地规规矩矩做了5年,发了一些文章,但档次高的比较少。不过这也足以让她顺利毕业了。毕业后,她经老板推荐,去了一个好学校的大牛组。
这个大牛组,绝对属于可遇不可求的那种——老板超级牛,名声很响,而且居然人特别nice,还十分肯发文章!更要命的是,组里一点儿都不累,6点钟实验室就没人了!
我能想象你们听到这里惊呆的神色,因为我当时也惊呆了。
你确定这不是陶渊明穿越回去的桃花源记?
总之,能找到这种濒临绝迹的组做博后,D姐们儿的这个运气……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锦鲤体质吧。
真正运气的还在后面呢。
博后做完了就该找工作了,D很是纠结业界还是学术,一开始准备找业界,D的老板还帮她打了一圈电话把该城市自己认识的公司全都联系了一遍(这就是传说中别人的老板!),但是过后D反悔了,她决定还是进学术界。
不过那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很多学校都来不及投,最后D只投了两所学校,然后准备第二年再战。
结果你猜怎么着?有一所学校给她on site面试了!
这个运气……你们说我是应该好好巴结她呢,还是应该买口专炖锦鲤的锅?
当然事情到这里还没完。等面试过后,对方学校告诉她说,同学你很优秀,不过投我们学校的人很多,你前面还排着3个人,如果他们都拒掉我们的offer那么你就可以来上班了。
于是D姐们儿洗洗睡了,做好了来年再战的准备。
结果你们又猜怎么着?那3个人真的都拒了!然后D姐们儿就拿到offer了!
活生生的锦鲤啊!(还不快转发!)
后来D姐们儿就去了那所学校,经过第一年的实验室搭建和招人,她现在已经有了不少学生,文章也发出来了,funding也拿到了,目测几年后的Tenure不会有任何问题。最令她开心的是,现在这样就是她想要的工作和生活。
上文说的小哥E,虽然没有D姐们儿这么爆棚的运气,但总体也不错。E的老板很nice,E又很刻苦努力,于是博士期间顺利发了文章,也顺利毕了业,最后做了博后。
当然听上去顺利,但这中间E也是很痛苦的,他的痛苦主要来源于导师的指导有限,所以大多数东西都得靠自己去探索和与别人讨论。但我这里插一句,其实对大部分导师来说,因为总要拓宽课题方向,所以迟早会遇到自己指导能力有限的情况。博士,本来也就是要培养一个人独立做研究的能力,所以导师的放手,虽然痛苦,但并不是一件坏事。那些手把手教你该如何去做,实验都帮你设计好你只需要搬砖的组,其实得不到什么提高。
同样,其实锦鲤D也有很痛苦的时候,她甚至考虑过转系或者拿硕士毕业,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结果最终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道路。读博,总是有挫折、困难,这注定不是一条平坦舒适的道路。很多情况下,就得靠自己的坚持和心态的调整,才能继续走下去,拿到学位。
言归正传。遇到极品导师的F和G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其实要说DEFG四人,个人的能力和刻苦程度真的相差不大,但最终结局大相径庭,还是挺令人唏嘘的。
F所在的组,就是“但愿人长九”的那个组(【极品导师】第十一弹:但愿人长九(上),【极品导师】第十二弹:但愿人长九(中),【极品导师】第十三弹:但愿人长九(下)),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
老板只想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基本不发文章
普遍不给学生毕业,毕业时间从六年变成七年,再变成现在的九年
明确告诉很多学生和博后,不会给他们写推荐信(就是不让人找下家,只能留在组里为他干活)
这直接导致了F悲惨的博士生涯。她本以为自己7年可以毕业,没想到老板连这个问题谈都不愿谈,后来到第八年、第九年……F心态崩溃,连自杀都想到了,每天见到实验室就想吐,天天都在痛苦地想该怎么办。
一篇文章也没有,导师不让毕业,更不要说找下家。F试着投了投简历,也完全没有回音。她到系里去问这种情况怎么办,系里除了催促一下F的老板之外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只能劝F继续坚持下去。
所以F就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走掉,比她小的别的组的师弟师妹都毕业了,她还在苦逼地留着这边。
好在9年结束,导师终于同意她毕业了。为了防止导师出尔反尔(之前已经有过两三次答应了又反悔的先例),F迅速地答辩,毕业,她唯一的想法就是离开这个组,至于下家好不好已经无所谓了。
后来F找了一个很挫的学校做博后。
G也是类似的情况,他老板的水平很一般,课题都不太靠谱,又没有经费。所以G读phD期间一直教书,直到第八年毕业。
G非常非常刻苦,几乎每天都要做实验做到一两点,周六稍微早点回家(大概十点十一点的样子),然后周日上午做实验,下午踢球买菜,晚上又做到一两点。
但是因为课题本身的关系(周期长、重复性差,步骤特别繁琐),绝大部分都是体力活,G直到毕业做出的东西都很一般。文章自然也没有发。
后来G去了一所很差的学校做博后。
三、吊儿郎当,纯靠运气型
有一天我跟马丁叔叔聊天打屁,谈到某个人脑子不好使的时候,马丁叔叔一副难以置信地样子说:
“她可是博士啊!这个脑回路怎么能这么蠢!”
我翻个白眼摊摊手:
“你以为所有博士都跟我一样是正儿八经历练出来的啊?博士也有划水的好伐!”
H就是其中一个。
H聪明,很聪明,但是——
脑子不用在正道上。
不要跟我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绝对的正道blablabla,这点我承认,也绝没有看不起别的行业的意思。但我觉得,你如果要干别的事,那就全身心去做,不要读这个虚无缥缈的博士学位;而你既然选择了读博,那就把精力放在读博上,这既是对你自己负责,也是对你的导师和合作者负责。
然而H跑偏了,他把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全用在了做代购上。
其实读博期间做代购或者别的东西的人也不少,比如我有个师弟就去考了CFA,还给别人写点儿创新计划来赚钱。但是大家都分得清主次轻重,都是在实验之余挤出来时间去做这些事。
这位H可不,他是挤出来一丢丢时间去做实验糊弄组会。
有多夸张呢?
先是忙得不洗澡,有他经过时别人都得捏鼻子。实验室小老板在大家的抗议下跟他谈过好几次,结果每次都是谈完后洗一下,之后就又不洗了。组里的同学们对此都气愤异常但又无可奈何。
其次是桌子上堆了一堆代购的东西,什么礼品卡啊,收据啊之类的。有一次俩美国哥们儿故意把他的一摞礼品卡藏起来,结果H兄急得满头大汗,四处搜寻,那俩始作俑者在背后看得哈哈大笑。
当然最后还给他了。
再次是几乎不做实验。每次做那么一丁点儿实验,都是因为要做组会报告了所以不得不弄出点儿数据。可是你要知道,H组里组会报告的频率是每个人大半年一次,所以就可以想象,H同学做实验的频率有多低了。
然鹅,就是这么低的频率,H还把仪器弄坏了……弄坏了……坏了……
咋回事呢?
H在做代购的时候小心谨慎,然而在做实验的时候就非常地野蛮粗暴。他不好好调光路,为了拿到想要的结果,就拼命加电压,加电压,加电压来增大信号,结果——
元件被击穿了。
后来小老板不得不联系人过来修,据说花了不少钱。
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居然也拿到博士毕业了,Excuse me?
哎,这事儿,要怪还是得怪H同学过于nice的老板。
H刚进学校的时候,跟的不是现在的老板,而是另一位大牛。然而到了第二年,这位大牛被诊断出了癌症,后来陆陆续续把实验室的学生都遣散了。H就换到了现在的组里。
到第三年还是第四年的时候,大牛去世了。
于是,到H快该毕业的时候,小老板跟H的大老板商议这个问题,小老板暗示说,H几乎没做什么东西出来,不应该拿博士学位,论理应该硕士毕业。
大老板幽幽地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但他是XXX(大牛)托孤过来的,我不能不让他博士毕业啊。”
就这么着,H博士毕业了。
你们说这算是运气好不?
但!是!
就算是运气再好,自己不努力也别想天上掉馅饼(中16亿的那姐们儿可以忽视我这句话,你们不行!)。先前说的D姐们儿,她的确运气很好,但是她如果不努力的话,她连有好运的机会都不会得到,一切都是浮云。
在H这里也是一样。
博士毕业了又能怎样?他找了一圈博后,都没人要,最后不得已回国了。先去了魔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混不下去,最后回老家了。
看了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你们是心情变好了还是更差了?Anyway,我帮你们总结一下要点:
导师很重要,非常重要。在我看来,人品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导师的方向、名气、能力等等。你们也看到了,无论是资质很好,还是资质一般的学生,如果选择一个好导师,那么如虎添翼;反之,则如履薄冰,寸步难行。很显然,导师的人品与读博的顺利程度、心情好坏,以及出路如何是息息相关的。
无论资质如何,自身的努力都是一个必备条件。诚然,资质高能在在相同努力的情况下取得更好的成果。但资质这个东西,也许可以以慢慢积累和培养,但确实有一定先天成分,并且后天的提升也不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大部分人都不是超高资质的那种,所所以,这方面完全没有必要自暴自弃。至少我看到能自己申请来读博博的,说实话智力上都不差。而努力,则确实能够完完全全掌控在在自己手里。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成果,努力必不可少。
运气这玩意儿,脱离了努力来谈都是耍流氓。你运气再好,天天躺家里睡大觉,博士帽会掉到你头上吗?就算你侥一时之幸划水拿到了博士学位,就像H那样。那又怎样呢?假的金子终究是怕火炼的,没有过硬的成果,没有过硬的知识和能力,博士学位不过是一个空壳罢了,总有一天会被戳穿的。
既然选择了读博这条路,就应该预期到,这是一条布满荆棘、异常艰辛的道路。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即使是那些天赋异禀,在常人看起来读博十分轻松的同学,他们的读博道路也充满了挫折、挑战和无数次的失败。我所了解的绝大部分读博的同学,都多多少少产生过quit的念头,因为真的很不容易,真的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道路。为什么?因为你不是在做一个已知的东西,你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这个过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积累经验,从而增加自己胜利的概率。这个过程,不努力一定没有回报,而努力了也未必会有结果。但,人类多少万年这么过来,不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失败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吗?读博也是一样。所以,不要以为有个好导师,选个好方向,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躺着拿到博士学位(这种求舒服的心态本身就是错误的,就不应该来读博士)。没有自己的努力、没有端正的心态、没有时间精力的投入,就算侥幸拿到博士学位,你也得不到研究的真谛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但是,也不要被我上面那段话吓到。你们会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足够坚持,就算导师差一点,也依然能够拿到学位。所以,做好吃苦的准备,投入研究的热情,再加上对导师慎重的选择和不懈的刻苦努力,我相信,你们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希望你们在投入了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时,终有一天,能听到那句话——
Congratulations, Dr. XXX!
全文完。我们下一弹再见!
另外,我的公众号开通广告啦,就在文章最末,留言上方。点击一次我大概会有一毛钱?反正我写我的文章(我干了),你点不点广告随意(你随意),心情好点一下我当然高兴,心情不好不愿意点击也完全无所谓。随意就好,随意就好。(如果要点击的话,点一下退出就行)
看完了顺手戳一下左下角的小手指点个赞呗!没事儿记得分享转发下哦!
本公众号文章欢迎转发,转载的话请联系我,谢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文章
读博quit,都是出于什么原因?
生死线上的奔跑
心血来潮,来聊聊学术界造假的事
歧视,无处不在
留学选校:农村还是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