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过的实验室事故



去年年底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导致3位学生死亡。
现在,调查结果已经出来,我引用一下《京报网》这篇“北京交通大学‘12∙26’事故调查报告公布”报道中的一段话:
“在使用搅拌机对镁粉和磷酸搅拌、反应过程中,料斗内产生的氢气被搅拌机转轴处金属摩擦、碰撞产生的火花点燃爆炸,继而引发镁粉粉尘云爆炸,爆炸引起周边镁粉和其他可燃物燃烧,造成现场3名学生烧死。事故调查组同时认定,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人员违规开展试验、冒险作业;违规购买、违法储存危险化学品;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
所以,之前人们所揣测的事故原因得到了证实,确实是因为药品管理不当造成的。据说,在事故发生之前,就有学生毛同学(死者之一)向上面反映,觉得不安全。为什么不安全呢?因为根据毛同学与其他同学的微信记录和其中一些照片显示,实验室存放了30桶镁粉,40袋水泥(每袋25kg),28袋磷酸钠,8桶催化剂,以及6桶磷酸钠。

1.
>>>都是镁粉惹的祸<<<

镁粉是什么?那可是单质镁,是活泼金属。啥叫活泼?就是一点就着,对发生反应特别积极的活跃分子。
大家都上过高中化学吧?我记得有一次演示实验就是镁条的燃烧反应,老师把漂漂亮亮的金属镁点燃之后,那个火花冒的啊……我现在都记得,特别明亮,特别绚烂,分分钟亮瞎我的钛合金眼。

然后本科做有机实验,有一次是制备格氏试剂然后反应(没事,看不懂的同学不需要去搜,这个不重要),里面就要用到单质镁。我记得当时老师还特意强调镁条不要剪得太小,不然反应太剧烈你控制不了就抓瞎了。那时候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镁条,要求剪成1-2mm x 3-4 mm的样子(大概就是这么大,不许翻出教科书嘲笑我记错了),你们可以想象一下。
所以就知道镁这个东西真是很活泼啊!换句话说就是个好动娃,一有机会就要做点儿你想象不出来的事。这么一个活跃分子,居然被以粉状被放在实验室,还是30桶!粉末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比表面积大,面积大了不就更容易接触别的东西吗?那就更容易反应。比如说,粉状的果珍和快状的果珍,粉状的肯定溶化得快嘛,这是一个道理。
如果我知道哪个实验室放了30桶镁粉,我是万万不敢进去的,别说实验室了,我看见那栋楼就要撒丫子跑。万一有个小火星掉进桶里,镁粉噼里啪啦燃烧起来,实验室又有那么多别的易燃易爆品,再加上别的实验室也有,比如有机溶剂什么的,简直太危险了。
可是这锅能让镁粉去背吗?当然不能,究其原因,还是人们对药品管理不当导致的。

2.
>>>难以克服的懒惰<<<
不过呢,我在化学界混迹了这么多年,还没见哪个实验室能真的严格遵守所有实验室安全规定的。为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发生危险的概率之低不足以让实验员们克服懒惰牺牲便利去遵守安全规定。
大家当然都知道安全是第一位的,可是确保安全的手段往往等价于增加工序,所以很多情况下,在衡量了危险指数后,人们选择了偷懒。
比如说不戴护目镜,因为很多实验几乎不可能发生喷溅;
比如穿拖鞋来做实验,因为觉得舒服,或者忘记换鞋了但是不想浪费时间回家换回来;
比如有机溶剂用完了继续放在桌子上而不是放回到易燃品的柜子里,因为下一次实验还要用,类似的还有酸、碱、过氧化物等特殊药品;
比如新到的药品没地方放了,就干脆连箱子一起放到架子顶端,但按照规定这是不被允许的;
比如剧毒的氰化物(不是我!)按理说应该放在专门的柜子里,钥匙由专人负责,但因为实验室很多人都要用,老是拿来拿去太麻烦了,于是干脆就跟其他药品赤裸裸地陈列在外面;

等等等等。
没办法,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完全按照规定执行呢?反正我现在还是不戴护目镜的,因为都是分析实验……(然鹅你们不要学我!)

3.
>>>操作不当的事故<<<
我在读博士的时候,有个实验室的同学要做一个氧化反应,往一个大玻璃皿里面加了浓硫酸,高锰酸钾,还有待氧化的物质,之后就开始加热。当时是傍晚,这位同学把装置在通风橱里搭起来后就走了,准备让反应过夜。结果第二天早上来看——
浓硫酸热着热着沸了,特么的流了一地啊啊啊啊啊!
还好事发时没有同学在通风橱做实验,早上过来后也没有人贸然去接触这些不明液体看到底是什么。在搞清楚这是浓硫酸后,组里同学们做好防护,洗刷刷洗刷刷,终于把地板擦拭冲洗干净了。。。
我还听说过国内一个实验室发生过的事故。这个组是做有机的,结果有一个缺乏化学基本知识、又愣头愣脑的学生,居然把乙醚放在老式电磁炉上加热,就是那种加热后可以看到红圈圈的电磁炉。
乙醚这种东西很恐怖的,易挥发,易燃,一加热,蒸气遇到红红的电磁炉,结果不出意外的,着火了。
这愣头哥们儿自身也未能幸免,身上也着了。
结果实验室里所有人都赶来灭火,导师也急吼吼地奔过来了,抓起旁边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就准备往愣头哥们儿身上喷,结果学生们大叫“不能喷不能喷!”
确实不能喷,因为二氧化碳灭火器温度太低了,零下七八十度,这边才烧伤了,那边又冻坏了,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于是实验室又出现了新的景象:本来齐心协力灭火的学生们迅速分成两拨,一拨继续灭火,另一拨阻止导师往愣头哥们儿身上喷灭火器……
虽然是事故,但总觉得这画面好有喜感。。

4.
>>>用生命去做实验<<<
不光是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也会出事故的。
我有个朋友,有一年他所在的组里来了一个博后。熟络了之后,博后告诉他,自己其实有一只眼睛是瞎的,什么都看不见。
朋友惊起:这是怎么回事?
博后幽幽地叹了口气,有一次做激光实验调光路,结果一个没留神,激光直射到了眼睛。实验中激光强度可是非常大的,据朋友说放个纸片在上面搞不好都会被击穿着火,更何况人的肉眼……
于是她那只眼睛就瞎了。
我觉得奇怪,就问朋友,难道没有专门的眼镜可以防护吗?
朋友说,有是有,不过那种眼镜阻隔了激光,你戴上后什么都看不见了,怎么调光路?只能从眼镜缝里看光路,这不是一回事吗?还有一种荧光的小纸片号称可以间接帮助调光路,blablabla(此处省略800字因为我啥也没听懂),但是实际操作后发现非常不好用,根本不现实。所以最后还是得裸眼去调。
这真是拿生命去做实验啊!

5.
>>>液氮罐的自由之旅<<<
最后要说的这两起事故,都是有关液氮罐的,而且发生在M国同一所学校,就叫X大吧。
液氮罐大概长这样,有的能有半人高,挺敦实的一个家伙,沉是毫无疑问的,大一些对的液氮罐装满液氮后一个成年人绝对抱不起来:

X大化学楼大概是横过来的“山”字型,结果有一天某实验室(大概在第三层还是第四层)的液氮罐不知道吃错什么药了,大概觉得自己凭啥老呆在一个地方不能动啊!不行我要追求自由!
结果这一追求自由不打紧,直接横着飞出实验室,撞破墙体,又冲进了山字相邻的另一条边,这才着陆。
万幸的是,这家伙追求自由的时间发生在凌晨两三点,楼里都没有人,所以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当然还是很令人后怕的。
无独有偶,几年后,可能是另一个液氮罐一个人发呆冥想的时候感应到了曾经追求自由的前辈,于是灵光一闪,我也要试试!
于是它也飞了。
只不过这哥们儿采取了新的飞行路线——垂直飞。
结果它就从一楼穿越了两层天花板来到了三楼,终于消停了。
当然,万幸的是,这哥们儿虽然改变了追求自由的飞行路线,但起飞时间并没有变,也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嗯,其实当时楼里还是有学生在的,但好在起飞和降落的俩实验室都没人,所以没有任何伤亡。
真吓人啊,你说你一大早来实验室看到天花板/地板上一个大洞什么感觉?
至于为啥会飞,应该是减压气阀出了问题,导致罐中压力异常,于是就索性放飞自我了。
这还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的安全事故,那些投毒的我就不说了。从化学系活着毕业真是不容易啊,我们都要感谢没有放飞自我的实验装置,自己的一点点好运,还有室友们的不杀之恩。。
开玩笑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比如:
药品放置要得当;
做实验时防护要到位(不同实验的防护可能不一样);
操作要规范,用明火加热乙醚之类的可别再犯了;
时刻提高警惕,保持小心,比如没有标签的液体不要随意当做废液处理,看到同实验室的同学开反应的话问问清楚,留个心眼,等等。。
开车要defensive driving,做实验其实也一样,虽然我这篇是以调侃语气写的,但事关安全问题真的多小心都不为过!生命、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谨记谨记!
这里也欢迎小伙伴们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经历过/目睹过/听说过的实验事故~~~

比较会装傻会卖萌
比较想你关注我(* ̄∇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