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神秘村庄,一年四季地上持续冒火不惧风雨,已经燃烧60多年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再次席卷而来,将人们吹得瑟瑟发抖。
对于很多人来说,冬季的漫长最为难熬,尤其是居住在偏远的乡村,由于享受不到供暖的温馨,只能忍受寒冷的摧残。
而在重庆却有一个神秘的村庄,这个庄子里的人,一年到头很少受到严寒的摧残,因为地下很热,尤其是在村中的一些地方,其地面上还会持续冒火,距今已经燃烧了60多年,甚至还不惧风雨。

有时候遇到特别大的暴风雨,地面上的火才会短暂熄灭,但在雨点小了之后,又会立即冒出火来。
由于这一奇观,这个村子原本的名字已经被人们所遗忘,现在十里八乡都将其称呼为“地火村”。
那么村中的地火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何能够持续燃烧60多年?
不过在说此之前,我们还是得先说说古人的取暖办法,毕竟地火这可是一个稀奇的东西,并不是哪里都有,在没有地火的地方,古人想到的办法着实令人惊诧。
古人的取暖办法
想必很多人觉得古人家中没有电,也没有空调,甚至连暖和的羽绒服都没有,他们却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当真令人不可思议。
其实这样的想法,就让我们陷入了一个误区,因为人类虽然无法战胜大自然,却可以利用大自然,而古人们在取暖方面就有很多奇思妙想。

我们现在所穿的羽绒服,其填充物大多是鸭绒,而古人们的办法就很简单粗暴,会直接选择用狐狸皮或者貂皮来制作衣服,俗称为裘,它虽然外观上没有现在的衣服好看,但是在保暖上却很有优势。
战国时期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魏国的魏文侯在一次外出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身穿皮裘人,他反穿裘衣,将本该穿在外面的毛面穿到了里面,魏文侯就问他为何这样穿。
这个人就回答说,害怕把外面的毛磨掉就不暖和了,魏文侯笑着说,如果穿在外面的皮被磨坏了,那么里面的毛还有什么用呢?
由此可见,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穿上了皮裘来保暖。

古代权贵们还会利用花椒来建造温室,将花椒磨碎涂抹在外墙上,便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西汉时期的未央宫,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所建造的。
此外,古人取暖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有些办法甚至还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但无论什么时候,冬季取暖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生存问题。
这样想想,重庆地火村的村民倒还是很幸福的,毕竟他们无需支付高昂的采暖费,便可以享受到地火的温暖。
地火村的火
重庆地火村位于重庆长寿区,长寿区是重庆腹心,属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地跨长江南北,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

也就是说,居住在这里的人都会很长寿,因此才会有了这个名字,地火村属于长寿区,自然村中也有很多长寿之人。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在,长寿则成为了不少人的追求,而长寿区自然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他们纷纷到此,想要寻求当地人长寿的秘诀,而作为神奇地火出现的地火村,自然也成为这些人要去一探究竟的地方。
地火村中的地火区域并不算大,只有方圆数里的区域,在这块区域中,地火也不是成片出现的,而是分布的零零散散。

根据村子里的老人透露,起初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对这个地火是畏惧的,害怕它会突然爆发,进而有生命之危。
不过后来这火一直没有熄灭,也没有爆发,有些胆大的人便开始利用地火来烧水做饭,久而久之,地火村的村民见到地火当真不会突然爆发,便相继效仿。
每到冬天,地火区域就会充满欢声笑语,人们在这里进行取暖,烧水做饭,有些喜爱美食的还在这里进行烧烤涮菜,当真是其乐融融。
而地火也没有让村民们失望,连续燃烧了60多年,依然没有要熄灭的迹象,地火也成为了这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有些游客觉得地火村的火都是被吹嘘起来的,特意挑了下雨天前去,结果他们依然能在朦胧的雨天,见到火苗在跳动。
那么这些地火究竟是怎么来的?
这还要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次勘探说起。
地火的由来
村中的老人回忆,事情发生在1958年,地火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燃烧起来的。
当时地火村附近来了一支勘探队,他们在此地进行了数天的勘探,而在钻孔的时候,地火就从地下冒了出来。
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地火其实就是天然气,队员在钻孔的时候,机械摩擦产生了火星,进而点燃了地底的天然气,进而形成了地火。

既然地下有天然气,勘探队为何又放弃了对此地的开采呢?
这是因为根据勘探的结果显示,此地地下的天然气并不具备开采的价值,通俗来讲,开采的成本会远远大于天然气能带来的效益。
既然如此,此地的开采计划就被放弃了,而由于地底的天然气一直存在,地火只能一直燃烧,只是谁也想不到,这里的地火会燃烧60多年还未熄灭。
随着安全意识的提高,当地的民众还将地火区域用铁皮围挡了起来,不过村民们对地火的利用却一直没有停止。
想想也是,地火可是免费的资源,任凭它燃烧实属浪费,还不如利用起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些。

现如今,地火依然在熊熊燃烧,似乎没人能预测到它会在何时熄灭,地火村的村民倒也不会去想这些,毕竟这些年来,地火的存在已经为他们节约了大量的生活成本。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地火村是大自然馈赠的享受者,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大自然的享受者,我们只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走得更远,才能真正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如果我们妄图凌驾于自然之上,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作者简介:
这里是飞鱼,一名资深文史爱好者,想和您一起探讨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吧,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