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假夫妻,监狱里拍结婚照,在刑场上举行真婚礼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婚礼·,是一对新人一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现今人们婚礼或是在庄严的礼堂,或是在温馨浪漫之地,亲朋好友环绕,激动、幸福、喜悦交织。
但是94年前,有一对新人,没有亲朋好友在场,只有荷枪实弹的军警;他们的结婚地点既不庄严也不浪漫,而是在肃杀的刑场。
他们是谁?为什么婚礼如此特别?
新郎叫周文雍,1905年出生于广东开平一个穷苦的知识分子家庭。幼年时期,周文雍总是跟着父亲到私塾读书,他的父亲经常给他讲起文天祥的故事。周文雍小小年纪,就被文天祥的忠肝义胆所吸引,立志要做一个像文天祥一样的有骨气的人。
1922年,周文雍考入广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这是一所有着革命传统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周文雍接触到了进步的思想,不断地经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很快地就投身于滚滚革命大潮之中。
在革命活动之中,周文雍表现出色,被选为校学生会会长,并任青年团支部书记。
1923年,孙中山东征陈炯明,周文雍带领慰劳队奔赴前线。战场上枪林弹雨,杀声震天,每前进一步都有生命危险。而周文雍等人毫不畏惧,冒着炮火往前冲,路上周文雍居然还缴获了敌人的一挺机枪。战火之中,周文雍的冷静和勇敢让人刮目相看。

1924年周文雍参与发动沙面工人罢工,深人人力车夫工人中进行宣传组织。
1925年周文雍光荣入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色战士。
“五卅惨案”发生后,组织上把周文雍被派往广州沙面,领导工人参加“省港大罢工”。而在周文雍的组织下,参加罢工的工人热情高涨。沙面工人成了这次大罢工的重要力量。
不断的斗争之中,周文雍的能力也在不断得到提升,革命意志也越发坚定。北伐开始后,周文雍组织工人学生为北伐军提供后勤支持,帮助运送伤员。
就在北伐形式一片大好之时,蒋介石公然叛变革命,将屠刀对准了革命群众。而广州也发生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我党在广州地区的组织机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少革命团体被禁止活动,大批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甚至屠杀。
革命的鲜血在广州城悲伤地流淌着。
彼时的周文雍已经是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他自然也在敌人的通缉名单之上。但是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而是选择继续领导广州工人坚持革命斗争。
也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周文雍遇到了陈铁军。
当时组织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为了保证工作的隐秘,掩护身份,组织上给周文雍安排了一个“假妻子”。
这个“假妻子”就是陈铁军
陈铁军原名陈燮君,1904年出生在广东省佛山市一个华侨糖商家庭。相比周文雍出身贫寒,陈铁军却是从小生活在一个优渥的家庭环境。
但这并不妨碍她和周文雍一样踏上革命之路。
在陈铁军周文雍的那个时代,中国正好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而广东也因为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处在这股时代大潮的中心。
这股强烈的思潮搅动了许许多多少年的心,鼓动着他们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去追寻救国救民的大道。
周文雍如此,陈铁军也如此。
在进步思想的熏陶之下,陈铁军先是果敢地站出来反对家庭给她安排的包办婚姻。她拒绝嫁给富商的儿子,而是选择前往广州求学。
在广州读书的日子里,陈铁军不断地追求进步。五卅惨案发生之后,陈铁军和同学们一起走出校门,声援工人。

1926年,陈铁军加入了我党。从入党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陈铁军”。
新的名字充满着力量和坚强,代表着这个坚强果敢的女性要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代表着她要从此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
“四一五”时,敌人到处搜捕革命同志和群众,陈铁军原本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她却逆向而行。陈铁军化妆躲过国民党军警的搜捕,冒着生命危险跑到西关统治邓颖超撤退。
多年后,邓颖超对陈铁军念念不忘:“如果没有陈铁军的协助,自己很可能要落入敌手”。
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沉着镇定,让组织上对陈铁军印象深刻。
因此,组织上把和周文雍组成假夫妻的任务就交给了陈铁军。
陈铁军二话不说,就接受了任务。她和周文雍以夫妻的名字在广州租房子,而他们的家同时也是广州我党地下市委机关的联络点。我党筹备广州起义时,陈铁军的妹妹陈铁儿也住过来,担任交通员的工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革命理想奔走的周文雍陈铁军两人,也渐渐被彼此吸引。不过当时形势紧迫,儿女情长是奢侈品,两个人也只能把感情深埋心底,小心翼翼地守护,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开花结果。
广州起义失败之后,周文雍陈铁军等人本已退往香港。然而李立三错误地估计了形式,强行要求周文雍等人回到广州继续筹备新的起义。
周文雍等人虽然不同意李立三的观点,但是作为一个党员,他们毅然回到危险的广州城,继续筹备新的起义。
1928年2月4日下午,国民党反动派收到了叛逃告密,说发现了周文雍的行踪。时任广州卫戍司令部谍报队长的何荣光立即带人直扑广州西关的荣华西街17号2楼。
敌人来得太突然,周文雍陈铁军两人来不及转移,双双被捕。
周文雍被捕后,主动承认自己的身份,把所有的事情都说成自己一人所为,说陈铁军并不知情,与政治全无关系。
然而此时正是白色恐怖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抱着“宁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原则,直接宣判周文雍、陈铁军两人死刑。
1928年的元宵节,是周文雍和陈铁军渡过的最后一个元宵节,这一天他们被押送到红花岗刑场执行枪决。
周文雍在死前留下了这样一首诗: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志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去刑场之前,周文雍身穿一件破旧西装,围着一条围巾,双手插于口袋中。陈铁军手里拿着一支香烟,一边吸烟一边微笑。
就在监狱的铁窗之下,周陈二人照了一张合照,照片上的两个人从容镇定,丝毫不见赴死的悲凉,反而充盈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他们人生的最后深刻,陈铁军、周文雍二人决定把深埋在心底的爱情公开。他们大声宣布“我们就要在这里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原本一对因为革命需要而临时走到一起的假夫妻,却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了真正的婚礼。
枪声响起,周文雍和陈铁军倒下了。
而此前他们二人最后的合影,也就成了他们的结婚照。

这场婚礼没有鞭炮,没有彩球,没有酒席,没有亲朋好友的祝福,但是其中的悲壮决绝,却空前绝后,久久环绕在人们的心头。
二人牺牲消息传来,周恩来良久无语,最后感慨“这是最纯粹的爱情啊”
2009年,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一同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
全文完
往期好文
郭汝瑰:藏在蒋介石身边的卧底,90岁车祸去世,台湾寄来一张白纸
这个国家一枪未放,却是朝鲜战争的隐秘赢家?只用10年就快速崛起
晚清重金打造一支新式军队,新军:我把大清给埋了
END
大家好,我是寒叔。社会学出身,野生历史爱好者。
我一直觉得,历史是一个国家和一群人的传记。
在这里,我想和你一起去看那些曾经辉煌或是平凡的传记,去发现不一样的细节。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