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最后的军统女特务,晚年每天半包烟:感谢国家养了我31年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全职写作不易,您的赞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恳请各位把本文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在大历史的背景下,一个人的命运往往由不得自己掌握,王庆莲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王庆莲是谁呢?她是中国大陆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务。
因为特殊的身份背景,让王庆莲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王庆莲的家庭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她的父母都是浙江省江山县的贫农。当小王庆莲不满一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只能扛起养家的重担。
为了维持这个小家庭的生计,母亲只能四处去打工谋生,不得不把王庆莲寄养在外婆家里。
虽然说家境很苦,但是王庆莲从小比较聪明伶俐,她的母亲也明白,如果不让孩子去读书,她的孩子的命运很可能就和自己一样,于是她努力的打工赚钱去供女儿读书。
虽然王庆莲的母亲一直在很努力的工作挣钱,来供养王庆莲读书,但是不久抗战爆发,社会时局动乱,一家人的生计都难以为继,又怎么拿得出多余的钱让王庆莲读书呢?
就这样,刚刚小学毕业的王庆莲离开了校园,到大街上去卖香烟来补贴家用,也因为这个原因,王庆莲从小就对特别恨日本人。
那王庆莲这样一个人又怎么加入军统的呢?
根据王庆莲自己的回忆,在1943年4月,也就是王庆莲大概15岁的时候,她的家庭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了。
王庆莲的母亲想尽办法想给王庆莲谋一份差事,使得她至少能养活自己。恰好此时军统局在江山进行招聘,王庆莲的母亲就替她报了名。

那母亲的这个决定,也导致了王庆莲今后的人生充满着大起大落。
王庆莲成功的被军统局录取了,当时和她录取的还有19个人。她们这一行人就坐着大卡车从江山出发到了重庆。
最开始王庆莲到了军统局并不是直接进入核心部门,而是被下放到了军统局下面的一个造纸厂工作,这个造纸厂是干什么的?就是专门负责生产电报纸所使用的纸张。
大概干了一年以后,上面觉得王庆莲这个人还是比较老实的,也比较能守得住秘密,加上她是江山人,所以军统局总部就把她调了回来,并被安排到译电科工作。
众所周知军统局的老大戴笠是江山人,他用人有一大特点,就是爱用老乡。越是核心的部门越爱用老乡,译电科算是军统核心部门。整个科室都是江山人,工作生活中基本不说普通话,都说江山话。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王庆莲就开始了自己身为军统女特务的生涯。
军统译电科的工作人员每天工作大概10个小时,整个中国华南地区的电报都是在这个小小的科室进行翻译的。
庆莲在译电科的工作就是翻译电报,她需要先把电报上得到的数字进行加减法,然后从各种不同的密码本上获取对应的密码。这样的工作情谈不上有趣,而且非常繁琐枯燥,有时候一旦翻译出现了错误,就会被上面打回的人进行重做,这让只有小学文化的王庆莲其实苦不堪言。

这样工作环境,对于年纪还小的王庆莲来说呢,非常压抑。
为了排解心中苦闷,王庆莲把大量的闲暇时间用在跳舞看电影等玩乐上面。她年纪小,又爱美,总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出入于各大舞厅和戏院。
有时候工资用完了,她就打报告去预支下个月薪水。审批的是毛人凤,在王庆莲的回忆里,毛人凤总是很爽快地批准她预支薪水或是请假的请求,因此她对毛人凤印象还是不错的。
虽然王庆莲在军统的生活又平稳又很安逸,但是王庆莲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那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提到她的直属上司姜毅英。

姜毅英也是江山人,王庆莲是在军统里面人缘不错啊,长得年轻漂亮。姜毅英多少对王庆莲是有点看不光的,总是想找机会让她走人啊,一直没有如愿。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以后,那军统局的工作人员就分批乘坐飞机回到南京。因为在工作上,王庆莲谈不上多有多出色。那姜毅英呢也找到了一个由头,就不让王庆莲早回去,把她一直留到到最后。
眼看大部分同事都陆续回了南京,王庆莲那时候年轻嘛,心高气傲,不愿意接受姜毅英的刁难,就约上6个同事,自己坐汽车坐火车。辗转多地最后一直到46年的7月才回到了南京本部报告。看到王庆莲回来姜毅英就又去吓唬她说,哎呀你这个小鬼工作表现不好,我要把你关起来!
王庆莲当时还是比较年轻,被自上司这样一说。就担心这真要被关起来怎么办?越想越担心,加上自己也知道上司看不惯自己,就起了离开军统的想法。

不过当时军统的规矩是,你只要进了军统的门,要么死在任务上,要么就老死在军统。总之军统是不会放一个核心部门的人离职。
王庆莲怎么办?她只能请长假
王庆莲就趁姜毅英结婚度蜜月的时候,就向打了长假的报告。
报告最后是送到毛人凤的手里面,那毛人凤就去问王庆莲,你为什么要请假呀?王庆莲的理由是妈妈身体不好,想回去照顾一段时间,那毛人凤就批准了她的请求。
王庆莲从此离开了军统局,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1949年啊,蒋介石败退台湾的时候,军统也跟着撤到台湾。临走前军统联系王庆莲说要不要跟我们一起走啊,
王庆莲说我不要走,我走了,谁来照顾我妈。
军统的人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王庆莲心里打什么算盘。不过那个时候时局混乱,王庆莲一个小角色,谁去搭理她。最后王庆莲就留在了大陆。
留在大陆的王庆莲,因为她的敏感身份过得不算特别好。
1951年她就被人举报了。
王庆莲确实害怕,虽然她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译电员,没杀过什么人,但是毕竟军统的身份是真的。20多岁的王庆莲想来想去,主动自己跑去了公安局,老老实实交待了在军统的历史。
当时组织上看她交待问题很诚恳,手上确实没有血债。就没有关押她,还给她安排了工作。先是在杭州一个菜市场工作,后来又调到了粮食局。

到了1958年,王庆莲就被下放到农村接受劳动改造了。后来各项运动来临的时候,王庆莲也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精神上也受到很大的折磨。她一度自杀,但是被人救回来了。鬼门关上走了一圈,王庆莲好像也想开了,再也没有提自杀的事情。
1979年,国家开始陆续纠正一些错误。王庆莲的丈夫首先平反,没过两年,王庆莲也被平反了。
平凡之后,王庆莲夫妇两人就回到了江山县城。
经过一系列的大起大落,王庆莲在自己的故乡过上了平静的生活。虽然生活平静了,但是因为在农村时精神压力很大,王庆莲的烟瘾很大。从最开始的一天一根发展到后面一天一包香烟,即使到后面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但她依然是每天半包香烟,对她来说可能只有抽烟才能忘记自己所经历过的大起大落吧。
晚年,王庆莲的事情被媒体发掘报道。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王庆莲说我在农村待了23年,国家还给我算成了工龄,我到现在退休了31年国家也养了我31年,对我内心来讲。我是由衷的感谢国家,感谢组织。
当寒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想去查找王庆莲后来的下落。很可惜互联网上信息浩渺,但是偏偏没有她后续的下落,如果有读者朋友知道她的下落,也希望在评论区里和我们一起分享。
全文完
往期好文
砂原惠:240万志愿军中唯一的日本兵,多年后依然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鹤岗一老工人,临终前享受副师级待遇,死后为何不愿葬在八宝山?
王根英:三次拒绝陈赓表白,她牺牲后陈赓大病一场,为她守节三年
全职写作不易,您的赞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恳请各位把本文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END
大家好,我是寒叔。社会学出身,野生历史爱好者。
我一直觉得,历史是一个国家和一群人的传记。
在这里,我想和你一起去看那些曾经辉煌或是平凡的传记,去发现不一样的细节。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