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全职写作不易,您的赞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恳请各位把本文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在今天提起胡筠,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她是谁。但是她的传奇经历,注定让她不会被历史忘记。
胡筠不是普通的女子,“大家闺秀”、“黄埔四女杰”、“红军唯一的女司令员”、“彭德怀的上级”这些标签让她的身上充满着传奇。
1898年2月,胡筠出生在湖南平江。胡家在当地是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胡筠是家中的独女,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非常疼爱。
胡筠的父亲虽然是老辈人,但是却并没有迷信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在胡筠小时候,父亲便在当地为她聘请名师教授国文。等胡筠到了上学年纪,家里还把她送到县城的新式小学。
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胡筠的父亲还鼓励她学习武术,以达强身健体的目的。
胡筠这个“大家闺秀”有点不一样。
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之下,胡筠还是被父母安排了一门亲事,嫁给乡绅之子李积琦。婚后,李积琦出国留学,胡筠只得留在家中侍奉公婆。
胡筠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子,自然不甘于过着这样的生活。加之全国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胡筠更是下定决心要走出这一片狭小的天地。
1924年秋,胡筠考入平江县城启明女子学校。在胡筠入学的那段时间,该校园艺主任余贲民,正是我党平江县支部的负责人。
此时的启明女校,校园里洋溢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氛围。师生们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宣传救国之道,蓬勃朝气充满着整个校园。胡筠身在其中,自然深受影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畅谈理想。
1925年底,胡筠在余贲民的介绍之下入党。
1926年8月,叶挺率部攻克平江。组织上让胡筠到叶挺部队搞宣传工作,胡筠就这样奔赴了北伐前线。
在战场上,胡筠虽然还不能上阵杀敌,但是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少不了她的身影。
她写标语、办快报,四处鼓舞战士们的士气;给前线运输弹药、救护伤员,忙前忙后。北伐军打天岳关时,胡筠还化装成农妇到敌后侦察,搞来了敌人兵力部署图。
北伐军光复武汉后,胡筠在组织上的推荐下,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在黄埔军校,胡筠和男兵一样苦练军事本领,成绩优秀,更是一手好枪法,和赵一曼,游曦、胡兰畦三人并称“黄埔军校四女杰”。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胡筠回到家乡组织游击队。经过胡筠的努力,在湘鄂赣三地交界一带打起游击。胡筠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打土豪、救济穷人,很快胡筠就成了敌人的“眼中钉”,敌人甚至悬赏十万大洋要胡筠的人头
胡筠甚至打开了夫家的粮仓分给穷人,这自然让夫家上下跳脚。胡筠也果断地和李积琦分道扬镳。
胡筠带兵打仗非常灵活,神出鬼没之际给敌人以重创。在她的带领下,游击队不断壮大,正式建立平湘岳游击纵队。经上级批准,平湘岳游击纵队改名为“平江工农革命军”,胡筠担任司令员。由此胡筠也成为了红军历史上的唯一一个正式的女司令员。
1928年平江起义后,胡筠当选为平江县第一届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主席,而此时的彭德怀是副主席之一。因此,从政府层面来说,彭德怀是胡筠的下级。
面对敌人的围攻,胡筠继续带着游击队四处出击,让敌人闻之胆寒。当时湖南军阀何键称胡筠和彭德怀“互相呼应,声势浩大”,即使“重兵围剿,仍然束手无策,防军疲于奔命”
何长工也曾经说“平江的敌人一听胡筠的部队来了就害怕”
1931年,赣北独立团和修水等地游击队组成红八师,胡筠任师长。她也成了红军时期少有的女师长。
然而在错综复杂的战争年代,胡筠这样优秀的指战员的结局却让人非常惋惜。
胡筠的人生很短暂,离开人世的时候只有36岁。
胡筠在1933年开始的肃反运动中,被错误关押。她在狱中写下几十页的《狱中自白》,其中一句“牺牲换人间幸福,奋斗是吾辈生涯”,可以看出她的一片赤诚之心。
1934年1月,胡筠在转移途中被秘密杀害,她的死是红军的一大损失。彭德怀听到噩耗,长叹“天理难容!”
1945年胡筠得以平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多年之后,彭德怀在平江故地重游,提起胡筠说“她很有能力,打仗很勇敢,是个难得的女将”
全文完
往期好文
刘青山、张子善被枪毙,揭发二人的李克才后来怎样了?
王洪文:死后一直没有下葬?女儿成富豪,拒入美国国籍
刘青山被枪毙后,妻子改嫁,3个孩子命运如何?
全职写作不易,您的赞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恳请各位把本文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END
大家好,我是寒叔。社会学出身,野生历史爱好者。
我一直觉得,历史是一个国家和一群人的传记。
在这里,我想和你一起去看那些曾经辉煌或是平凡的传记,去发现不一样的细节。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