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全职写作不易,您的赞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恳请各位把本文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血吸虫病曾经困扰中国很久。
血吸虫病是什么?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钉螺是其中间宿主。长期在我国南方的水稻地区流行。
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感染,得了血吸虫病的人肚子会变大,肚大如鼓,但是身体其他部位却非常瘦弱。妇女无法生育,孩子会停止生长发育,青壮年则会一步步丧失劳动力。
人们称血吸虫是“瘟神”。
以江西余江县为例,在1919-1949的30年间,因为血吸虫病死亡的人高达2.5万人,42个村庄被毁灭,十室九空,许多地方成了“无人区”、“寡妇村”、“棺材田”。
1949年上海解放后,9兵团在江南开展水上练兵。9月起,大批战士感染急性血吸虫病,总计有38273人感染。20军、27军感染率分别高达49%、31.9%。可以说血吸虫严重影响了9兵团的战斗力。
1950年春夏,江苏高邮暴发急性血吸虫病感染,死亡人数达到1300多人。
1950年搞了一次全国范围的调查,当时全国感染血吸虫病总人数有1100万,受血吸虫病威胁的人口过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12个省市都存在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在南方存在的时间很长,国民党时期有没有采取过措施呢?寒叔相信是有的,但是从结果来说很不成功。
现在这个难题被摆到了新中国面前。
当时的中国是个农业国,劳动力就是生产力。如果放任血吸虫病不管,结果就是南方就有上亿人口可能感染血吸虫病。
即使只算感染人口,也有1100万之多。
什么概念?大量农田无人耕种,农业上不去,经济就是严重衰退。
新中国伊始,经济就严重衰退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因此,不管是为了经济建设还是为了人民生命健康,血吸虫病都必须解决。
1953年9月16日,民盟副主席沈钧儒给毛主席写信:
春夏间在无锡太湖滨养病,见农村中血吸虫病传染甚广,危害人民生命......个人意见应请卫生机关加以重视,加强并改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9月27日,毛主席回信
血吸虫病危害甚大,必须着重防治。
1955年,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
由此,拉开了新中国防治血吸虫病战役的序幕。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防治血吸虫病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卫生部的同志下去调研,提到存在很多困难:
患病人数多、流行地区广;
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
管理粪便、管理水源、消灭钉螺等任务艰巨;
困难很多很大,然而我们取得的成绩却非常亮眼。
在1958年底,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流行近百年的血吸虫病,已在半数以上流行区基本消灭,全国治疗血吸虫病患者430余万人。
从1955年开始,取得这样的成绩满打满算只用了3年,怎么做到的?
毛主席曾经有一句话总结得很精辟
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
在大疫大灾面前,光靠卫生部门打仗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
只有各部门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才有可能战而胜之。
但是现实是不同的部门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有自己的做事方法,有自己的人员体系,要形成合力,就需要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
那这个领导中心是谁?只能是党组织。
在中国,也只有党组织能做成这样的事情。
1955年11月,毛主席就说指出“光靠卫生部门是不行的, 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 成立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
这之后,先是成立了直属中央的防治血吸虫病9人小组。
1957年7月又在上海成立卫生部血吸虫病防治局,与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加强各血吸虫病防治机构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接着自上而下,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县级以上或大部分乡以上的党组织,都成立了防治 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大部分地区乡以上的各级人民委员会都建立了防治委员会。
这样一来,就不会再出现各自为战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领导。
这样的好处就是,不仅各个部门如卫生、 农业、水利、教育、民政等部门和军队、共青团、妇联的资源都可以统一调度了,而且不同地区的资源也可以实现统一调度。
其次就是发挥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的力量。
毛主席说“要充分发挥科学家的作用,要研究更有效的防治药物和办法”
血吸虫病首先是一个医学问题,医学问题自然要以科学家和医学家为主。
1956年2月,中国科学院水生动物专家秉志建议用火烧代替土埋来消灭钉螺,这样可以彻底切断传播途径。毛主席马上让卫生部照办。
1956年4月,毛主席还鼓励中西医结合,这成了后来防治血吸虫病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什么?
因为如果光靠西医,当时的中国医疗力量绝对是跟不上的,很容易就出现医疗挤兑。
但是光靠中医也不行,中医缺乏器材和特效药。
但是中西医结合之后效果很明显。
当时治血吸虫病的特效药是锑剂,但是这个药有个问题。体质弱的人吃了副作用大,引发其他问题。
得了血吸虫病的人身体机能都很差,锑剂吃了很可能引发其他问题。于是就用中医方子先给体弱的人调理身子,等身子养好一些,再用锑剂。最后再用中药排除体内锑剂的毒素。
在整个防治血吸虫病的战役里,毛主席听取了很多专家教授的意见,总之就是“相信科学,运用科学的方法来防治血吸虫病”
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最大的利器之一就是发动群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发动群众同样不会缺席。
简单来讲,3个办法。
第一是宣传教育动员群众。政府搞了很多通俗易懂的形式,文艺表演,画展,“土电影”等让群众了解防治知识。
第二就是把基层干部集中起来传授防治知识和技术。然后基层干部再去教群众,同时搞医疗下沉,尽可能把专业干部和技术人员派到现场。
第三就是拉起一支群众性的防治队伍。经过前两步的铺垫,疫区群众思想和卫生习惯有了转变,也有一定的防治知识了。这支队伍基本是群众和基层干部组成,分工明确,有保健员、粪管和查螺员。
保健员负责医疗保健,粪管主抓居民生活卫生,查螺员负责发现和组织消灭钉螺。
党组织统一领导,把控全局,保证战略大方向是对的,调度资源和力量;科学家提供战术支持,出谋划策;人民群众充分动员,用人民的力量战胜疫情。
党组织、科学家和人民群众,三者缺一不可。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江西余江县根治血吸虫病,毛主席看了报道之后非常高兴,提笔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
在这两首的小记里,毛主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主要是党抓起来了,群众大规模发动起来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 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
全文完
往期好文
她是红军唯一女司令,36岁含冤去世,彭德怀:天理难容
刘青山、张子善被枪毙,揭发二人的李克才后来怎样了?
刘青山被枪毙后,妻子改嫁,3个孩子命运如何?
全职写作不易,您的赞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恳请各位把本文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END
大家好,我是寒叔。社会学出身,野生历史爱好者。
我一直觉得,历史是一个国家和一群人的传记。
在这里,我想和你一起去看那些曾经辉煌或是平凡的传记,去发现不一样的细节。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