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热闹、变化最大的一百年,发生了很多改变历史发展轨迹的事,例如两次世界大战,联合国成立,人类登上月球,苏联解体等等重大历史事件。
对于中国人来说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天。这一天是历史的转折点,是旧中国的终点,新中国的起点。那一天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这一天对他们来说是昏暗的,这一部分人就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坚决站在人民对立面的国民党反动派。
那么当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蒋介石和他的将领们都在干什么呢?他们此时此刻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如何看待他们为之奋斗的党国,对自己的将来又有什么打算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那个时候他们如何度过的。
蒋介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已通过电波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将在这一天宣布正式成立。蒋介石的侍从们也早已经调试好了收音机,无论这个消息多么糟糕,老头子都是要听的。
此时的蒋介石父子并不在台湾,而是在广州东山一处风景优雅的寓所里,这里曾经是粤系军阀陈济棠的公馆。
但此时的蒋介石肯定无心享受这份清幽,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极端偏执,永不服输是他的性格。可此时此刻的蒋介石,心中无比惆怅,在他的眼中,短短三年前他带领数百万国军将士击败了强大的日寇,那时的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当之无愧的领袖。
那时的他手握数百万雄兵,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统治着广阔的国土,可谁又能相信,短短的三年时间,这所有的一切就都输光了。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遭遇如此之大的失败,估计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有如此强大的承受能力,但是蒋介石依旧不会认输,只要他还活着就会抓住一切机会发起反攻,至少他自己是这么想的。
这也是此时此刻他还呆在广州的原因。
因为广州还有保留有一个国民党的空军基地以及大批的战斗机和飞行员,蒋介石早就飞到了这里。他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在今天实施一个大胆的计划,轰炸天安门!
蒋介石已经和空军司令周至柔以及他的参谋们商议过多次,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空袭计划。蒋介石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中国共产党占领大陆,并且还在北京成立政权,而他只能屈居台湾和海南两个小岛。
既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一众中共核心人物,以及那些党国的叛徒们在这一天都要出现在天安门上。那么干脆就来个痛快的,把他们一起解决掉。
那时的蒋介石已是强弩之末,毛人凤手下的保密局也屡屡败于中共谍报机构之手,早在重庆谈判结束之后,蒋介石就多次命令毛人凤取毛泽东等人的首级。但是这些任务非但没有一次成功,反而让保密局损兵折将。
毛泽东现在已经进入北京,在中共中央入驻中南海之前,保密局甚至连他们的真实住址都不知道。现在中南海附近已经是天罗地网,就连中共自己的人也不能轻易靠近,所以派特务暗杀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既然在陆上走不过去,那就从天上飞过去,现在的中共还没有空军,老头子感觉国军的空军至少还是要比中共强太多了。蒋介石认为哪怕只有一架飞机飞到天安门上,扔下几颗重型炸弹,中共就完了。
可当这个任务下达到空军司令周至柔的手里时,他却面露难色。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问他,有多少把握能完成任务。周至柔只回答,空军将士将誓死向前。周至柔的意思很清楚,空军只能拼命往前冲,到底能不能完成任务,没有把握。
蒋介石在此之前也曾询问过周至柔这个问题,周至柔回答的很干脆,把握不大。因为现在解放军已经有了空军,当然很多都是从他手底下起义过去的。
虽然解放军的战斗机并不多,但是他们的防空部队很厉害,现在又几乎全部被调到了北平周边。可以说,北平上空已经布满了防空火网。轰炸机虽然可以飞到高射炮射程之上的高度,但那样轰炸就没有准头了,何况天安门在北京城里是一个很小的目标,在上万米的高空,根本看不见。
另外,对于蒋介石要炸死中共首领的目的,直接表示不可能实现。因为轰炸机从广州起飞之后,很快就能被中共方面发现。可能我们还没有飞过长江,北平方面就能知晓,不管他们采取什么样的防御措施,中共领导人肯定去不了天安门了。至于他们在什么位置,空军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周至柔直接告诉蒋介石,炸天安门可以,炸毛泽东是不可能的,空军不是保密局,无法自己寻找目标。
蒋介石听了周至柔的报告后,并没有表态,只是让他按照原计划准备。
10月1日这一天,蒋介石早早的就起来,站在窗边看着东山公馆的景色,久久不语。空军一早就来报告,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蒋介石让他们等待命令,随时起飞。
广州军用机场,数十架最先进的大型轰炸机已经完成加油、装弹,只等命令。他们知道,这次一旦起飞,将是有去无回!
蒋介石上午一边听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一边等待一位重要的客人,此人便是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
李宗仁虽然号称是总统,但此时的他却像一个流浪者,一会儿到这里,一会儿到哪里。今天还被身份是平民百姓的蒋介石召见,李宗仁的心里定是五味杂陈。
李宗仁在晚年曾经谈起过这段时间的内心感受,他无数次的问自己也曾经问过他的那些同僚。如果当时这些人都支持他与中共和谈,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至少半壁江山还能握在手里。
可是蒋介石、白崇禧明知打不过,还是要拼死一搏,结果呢?损兵折将不说,还把偌大一个江山给丢了。
蒋介石和李宗仁见面之后,谈了很多事情,其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李宗仁让出总统的位置,老蒋要复出。
李宗仁坚决不同意,失了长江防线,丢了南京,国土沦陷,全都是你蒋某人的责任。当初大半个国府的人都反对和中共打内战,可你一意孤行非要打。
打就打吧,让前线的将军们去放开手脚打,可你作为一国总统,偏偏喜欢指手画脚,接二连三的越过前线指挥官,擅自调动军队,把前线搞得一团糟。
党国腐败已经深入骨髓,可你作为总统竟然视而不见,只要是你的嫡系心腹就可以肆意妄为。只要不是你的亲信,哪怕功勋卓著也要排挤打压,卫立煌、陈明仁都是功臣,可到头来是什么下场。
蒋介石最听不得这些逆耳忠言,何况现在李宗仁竟然仗着总统之位,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这让老头子极为气愤,这么多年来还没人敢和他这样说话,可这时候,李宗仁也顾不上他是什么领袖了,直接和他顶撞了起来。
李宗仁倒不是舍不得这个代总统的虚名,而是他知道这时候他一旦辞职,蒋介石就会把南京失守,江山沦陷的责任全都推到他的身上,这口黑锅他可不背。
并且,白崇禧虽然在衡宝战役中功败垂成,但桂系至少还有十几万兵力,并且已经退到了老家广西,因此李宗仁还有些本钱,不想任凭蒋介石摆布。
最重要的是,美国人在他们二人之间还是倾向于支持他,只要白崇禧能保住这最后的十几万人马,安全撤到海南岛上,那他们就有谈判的本钱,哪怕是将来和中共和谈。
最后,蒋介石和李宗仁不欢而散,李宗仁怒气冲冲地离开了东山公馆,蒋介石气得在里面大骂娘希匹。
李宗仁走后,侍从室副官走进来告知蒋介石,空军周将军已经来过多个电话了,问什么时候下令起飞。再不起飞,就来不及了。
蒋介石平复了一下心情,再次起身来到窗边,良久,他长叹一声,轻声说了一声:“任务取消!”
下午三点,蒋介石坐在收音机旁,聆听了整个开国大典的过程,当他听到毛主席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他很平静。
晚上的时候,他接到了宋美龄从美国发来的消息,请求美援的希望估计不大了,但杜鲁门表示不会承认新成立的红色政权,美国依旧全力支持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权。
这是当天蒋介石收到的唯一个一个好消息。10月3日,蒋介石在蒋经国的陪同下飞往成都,部署西南防务。他没有想到这一次他们父子险些成了川军的俘虏。他没有想到自己再次飞到广州上空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解放军的天下,那些原本要被派去轰炸天安门的空军差点升空把他的专机打下来。
他更没有想到,两个月后他离开大陆,就再也回不来了。
蒋介石度过了他这一生中最为落寞的一天,而他手下的将领们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李宗仁与白崇禧
李宗仁离开广州之后,就立即飞去了桂林与他的老搭档白崇禧汇合。
此时的白崇禧同样也守在收音机旁边,聆听毛泽东的宣言。
白崇禧也是一个极为固执的人,不过他的固执与蒋介石不同,而是源于他对自己军事天赋和实力的自信,以及一种美好的幻想。
白崇禧和李宗仁联手与蒋介石斗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把他挤下去了,总算轮到他们桂系坐江山了。与李宗仁不同,白崇禧想的是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共党实现划江而治。
因为在白崇禧看来,蒋介石发动内战就是自寻死路,迟早要败在中共的手里,并且失去美国人的支持。白崇禧的预计最终也得到了证实,不过他没有料到中共发展壮大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解放战争中蒋介石一次又一次的调兵遣将在白崇禧看来,简直就是不懂军事的外行在纯粹捣乱。所以,白崇禧认为国军惨败,不是因为共军强大,而是领袖无能。如果他是总指挥,共军绝对没有机会打下大片江山。
鉴于这种认识,白崇禧坚守长江防线,结果很快就被解放军攻破,随后他又组织了一次衡宝战役。
衡宝战役的前期白崇禧实现了战略设想,占了不少便宜,但被林彪实施了大迂回,结果功败垂成。对于这个结果,白崇禧自然是不服气的,因为原本他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所以,他把部队撤回广西,准备与解放军在老家决一死战。李宗仁赶到桂林之后,与白崇禧紧急磋商下一步的计划。
当时林彪的四野跟进速度很快,先头部队已经进入广西北部地区。李宗仁多次发电报劝白崇禧不要跟解放军在广西开战,也不要舍不得家乡地盘,要想办法把手上仅剩的十几万兵力提前撤退到海南。
不过白崇禧并没有听进去,他认为广西毕竟是自己经营多年的家乡,不是共产党的地盘。凭着地利人和,至少可以把林彪的先头部队干掉,然后再从容的撤退,这样至少比直接丢掉父老乡亲逃跑要好。
李宗仁来到桂林之后,再次当面劝说白崇禧,白崇禧不置可否但实际上却在紧急部署决战事宜。
在解放军开始攻打桂林的时候,李宗仁老胃病复发且病情很严重,当时在桂林根本没有足够的医疗条件医治。于是李宗仁便接受司徒雷登的邀请去美国治疗,临走之前他一再嘱咐白崇禧,尽快把部队撤到海南去。
李宗仁这场病来得确实不是时候,后来很多桂系的人都指责他是临阵脱逃,不知道白崇禧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他并没有听从李宗仁的建议将部队撤出,而是坚持要与解放军决战。
结果,白崇禧这次将自己的家底彻底输光了,当他狼狈地逃上薛岳派来的军舰时,跟随他的部队,却被扔在了岸边。至此,李宗仁、白崇禧苦心经营几十年的新桂系基本覆灭,毕竟没有了军队,军阀也就没有了根基。
白崇禧到达海南之后,受到了薛岳的控制,颇有寄人篱下的感觉,非常的落寞,海南解放前夕他又撤到了台湾,从此被蒋介石软禁,被迫听从蒋的安排公开通电呼吁李宗仁回台。1966年去世,关于他的死因曾经也是众说纷纭。
一代名将小诸葛,最终却落得了死不瞑目的下场,可悲可叹。
而李宗仁抵达美国之后便在那里定居了下来,但是失去了根基的代总统就是一介草民,甚至受到美国和台湾方面的双重监视。
晚年的李宗仁终于看透了局势,国民党反动派才是真正的倒行逆施者。1965年在周恩来的协助下,李宗仁夫妇转道欧洲秘密回到了祖国。
胡宗南
除了白崇禧,这个时候手握重兵的还有三位将领,其中一个就是被称为蒋介石第一天子门生的胡宗南。
胡宗南这个人和蒋介石一样,在军事上并无多少建树,但是却非常会做官,深得蒋介石的器重。因此胡宗南成为黄埔毕业生中,升官最快的一个。
1949年10月,号称西北王的胡宗南仍旧盘踞在汉中一带,他的手上至少还有二十余万国军部队。但此时的胡宗南早已无心恋战,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根本就不是解放军的对手。所以,现在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全身而退。
在胡宗南看来,党国已经完了,继续跟随校长,也只能暂时退缩到台湾,共军迟早是要打台湾的。到那时该怎么办?难道再跑到美国去?失去了国家的军人,就是丧家之犬,去了人家也不会给你好脸色看。
如果投降共军的话,或许还有一条生路,毕竟自己手里还有二十几万的部队。可是这样,怎么对得起校长的知遇之恩,何况自己的家人已经去了台湾。
就在胡宗南犹豫不决的时候,副官唐西元报告说保密局抓到一个共党分子,这个人说自己叫张新,是中共高层派来给胡长官送信的。
胡宗南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不由得一惊,看来中共方面还是没有放弃拉拢他,但到底该不该降呢?思索再三,胡宗南还是命人把这个张新押过来,他要亲自审问。
张新被带到胡宗南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是下半夜了。胡宗南仔细打量了此人一番,然后问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张新不慌不忙的脱下一只鞋,抠开鞋底,取出了一张纸,交给胡宗南。张新告诉胡宗南,这是胡公冕先生委托我转交给胡长官的迷信,并叮嘱我务必请胡长官亲阅。
胡公冕是胡宗南的浙江老乡,早在黄埔军校成立初期,胡公冕就参与了黄埔一期的招生工作,而当时胡宗南的条件并不是很好,要进入黄埔很难。在胡公冕的帮助下,胡宗南才有惊无险的进入了黄埔,成为了蒋介石的天子门生,从此走上了开挂的人生。因此,胡宗南将胡公冕认作是第一位恩师,对他十分敬重,在黄埔期间二人的关系也非常的好。
实际上这不是胡公冕第一次做胡宗南的工作了,从1948年初开始,胡公冕先后三次转程跑到西安来劝降胡宗南,并且给他提出了多个方案。
可是胡宗南两次同意起义,后来又两次反悔,把胡公冕差点气死,最后愤而离去。现在胡宗南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他的恩师还是没有忘记他,这让胡宗南心中无比感动。
可是胡宗南优柔寡断的老毛病还是改不了,拿着信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天都亮了也没拿定个主意,最后竟然一屁股坐到沙发里,捂住脸哭了起来。
在场的张新、唐西元,连同两名警卫,都替胡宗南着急。到底是打还是降,长官您得拿个主意啊,老这么耗着不行啊。
良久,胡宗南站起身来,走到床前,看着东方初现的曙光,让唐西元把张新带下去吧。这个时候,胡宗南已经做出了最终决定,坚决不降。
不过,胡宗南也没有拼死一战的勇气,他只是带着家人和个别亲信,匆匆登上了蒋介石派来的飞机,逃到台湾去了。把跟随他多年的二十余万国军弟兄扔下不管了。西北国军内部早就有我党同志在暗中联络起义事宜,若胡宗南答应起义,则配合他一起行动。
如果胡宗南不降,那就采取强制措施把他看押起来,强迫他投降。但没有想到胡宗南一枪没放就跑了,这二十几万国军一看,胡宗南扔下他们跑了,还打什么仗,直接跟着地下党宣布起义了。
胡宗南跑到台湾后,依然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只不过已经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了,1962年,胡宗南在台北逝世。
薛岳
被称为国军战神的薛岳,此时正在海南岛积极部署防御。薛岳在抗日战争时期战功赫赫,曾经连败日军三名元帅,是击毙日军最多的国军将领,日本人也将他视为劲敌。
但是在解放战争前期,薛岳却屡遭败绩,也因此被蒋介石闲置起来,现在蒋介石已经无人可用,只得再次启用薛岳。
按照薛岳的级别已经是国军最高的一级上将,并且是具有指挥整体大战区能力的高级将帅。所以,薛岳准备依靠琼州海峡和先进的海军将解放军拒于海岛之外。
在薛岳看来,守海南,他的对手应该是叶剑英和林彪,所以他摆开架势严阵以待。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位解放军元帅根本没有亲自出马,仅凭林彪手下大将韩先楚,就以破竹之势迅速通过琼州海峡,与琼崖纵队配合攻破了薛岳精心部署的三道“伯陵防线”。
此时的国军在面对解放军的时候早就是闻风丧胆,整个江山都丢了,这一个小小的海岛还能挡得住解放军的百万大军吗?
最后,薛岳在悲愤和不解之中,匆忙登上了逃往台湾的飞机。薛岳在台湾受到蒋介石的猜忌,过得并不好,晚年的时候曾经因为交不起房租而被告上法庭。一代抗日名将,竟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可叹。
不过,薛岳很长寿,一直活到了103岁,1998年在台湾去世。
卫立煌
辽沈战役结束后,卫立煌被蒋介石当做替罪羊软禁了起来,好几次都想要杀了他。后来,卫立煌的名字出现在了中共公布的战犯名单里面,蒋介石才留了他一条性命。
李宗仁上台之后就立即将他释放了,卫立煌随后携家人经上海抵达香港,然后在那里定居。
不过卫立煌发现台湾方面派来的特务一直盯着他和他的家人,台湾方面也曾经暗中给他带过话,如果敢归附中共,台湾方面会派人除掉他们一家。
卫立煌是身经百战的将军,怎么会被几个特务唬住,10月1日,卫立煌全程收听了开国大典,并且大受鼓舞。随后,卫立煌便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发去贺电,恭祝新中国成立,赞扬中共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后来,卫立煌在香港经商被骗,损失惨重,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卫立煌及家人在1955年经澳门回到大陆。
卫立煌回到大陆之后,被任命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防安全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并且他还发表了《告台湾袍泽书》,向台湾国军将士揭露蒋介石等反动派的罪行,为祖国建设做出了贡献。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