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空谍战,543部队与黑寡妇U2对决,将对手黑猫中队打下舞台


真正的对手藏在幕后
RB-57D在北京郊外被击落,此事让美国和台湾当局非常震惊,这款战机是由二战时期的经典战斗机升级改造而来,性能优越,是当时台湾方面空中侦查的骨干力量。
尽管这款战机并不是第一次被击落,但这次情况极为特殊。
因为王钦英此次的任务是高空侦查,飞行高度接近18000米,远远超出了高射炮的射程。并不排除被中国歼击机击落的可能性,但歼击机机炮射程有限,只能近距离作战,以RB-57D的机载雷达不可能发现不了。
但此次RB-57D信号中断的太突然了,即便是飞机发生故障或被机炮打中也有足够的时间向总部报告紧急情况。但这次,它在雷达上就那么毫无征兆地消失了。

美国中情局方面的专家分析,根据信号消失的迹象来看,飞机应该是突然遭到巨大爆炸所有的设备瞬间失效。在那个高度,高射炮和机炮都达不到那么大的威力,唯一一种解释只能是地对空导弹。
中情局虽然没有证据,但他们推断中国方面已经装备了苏联的萨姆2型防空导弹,当时世界上只有那种导弹有如此之高的精准度和足够的威力。结合在战机失事之前,中国歼击机群突然撤离的情况来看,北京方面是有意放RB-57D进入射程范围之内。
如果确如他们预测,那么台湾方面黑蝙蝠中队的所有侦察机都将成为大陆防空部队的移动标靶。
中情局得出这种推测之后,立即决定要将美国最先进U2侦察机部署到台湾,因为这款侦察机性能远超当时所有战斗机。
虽然理论上讲U2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都在萨姆2型防空导弹的瞄准射程之内,但是萨姆2是固地防空型导弹,整套系统非常庞大,不易移动。并且,它的雷达锁定宽度只有正面50公里左右。
因此,只要U2避开萨姆2的阵地,完全可以做到出入自由。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各个方面的情报显示,北京方面正在调动全国的资源加大对原子弹的研发。并且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人的研发进展神速,各种实验设施已经进入到了实质建设阶段。这就意味着北京方面有可能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研发活动了,而中情局对此却一无所知。
中国能否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对于整个世界格局以及美国的全球战略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中情局必须及时掌握准确的情报。
而当时部署在台湾的战斗机都无法飞到中国的大西北,中国实在太大了,美国当时在中亚地区没有空军基地和盟友,所以必须返航。而只有U2的超远续航才能勉强达到要求。
因此,在美国的支持下,1961年2月,国民党空军第35中队在台北成立,这支部队对外声称是空军气象侦测队。无独有偶,中国543防空导弹部队当时对外的名称是“地质勘查大队”。在隐蔽战线上的较量,双方有着同样的认识。
第35中队中有一个飞行员叫陈怀,他为自己的中队设计了一个金眼黑猫,后来他们也将自己称为“黑猫中队”。

现在大家对这个黑猫中队的名字并不陌生,都知道它是台湾方面为了侦查大陆军事情报而专门成立的部队。但实际上,这支部队并不听命于台湾国民党当局,它真正的指挥官是美国人,准确的说是“美国中央情报局”。
从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党、我军就和中情局方面进行过多次较量,尽管很多美国政客,包括西方舆论对于新中国的实力以及前途都不看好,甚至一直都抱着鄙视、嘲笑的态度。
但是这个中情局对我们却从未放松过警惕,他们始终保持着敏锐的眼光和冷静的头脑。当西方听说中国要自己研发原子弹,尤其是在苏联撤回专家团队之后,西方上上下下几乎都抱着一种看笑话的心理。
但中情局却加大了对中国大陆西北地区的侦查以及间谍渗透,因为他们从来不相信流言蜚语和媒体报道,他们只相信情报和证据。
台湾方面组建黑猫中队之后,派遣了30名顶级飞行员赴美国培训驾驶U2侦察机,其中有27人成功通过培训。
黑猫中队飞行员虽然全部由台湾提供,但他们却只听从中情局的调遣。表面上这支部队是台湾空军的编制,但实际上却是中情局在台湾的分支机构。可如果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出来收拾残局的却是台湾当局。
这是美国与蒋介石之间的协议,因为一旦美国情报机构直接派遣飞机或由美国人驾驶战机进入中国领空,一旦中国方面掌握了证据,美国就是入侵中国,会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而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国共之间的战斗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即便出现伤亡也属于中国内政,与美国无关。

就这样,中情局操纵着台湾这个傀儡与我军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这次上场较量的对手就是我军543部队与台湾黑猫中队。
尽管黑猫中队的成立以及随后的训练活动,被中情局和蒋介石列为最高机密,但是不久之后,我军情报机构不仅知晓了这支部队的存在,并且还了解到第一批两架U2就隐藏在台北桃园机场。
为了引人耳目,这两架U2侦察机白天被藏在仓库里,无关人员严禁靠近,只在夜间进行试飞训练,连机场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见过它的真实面目。当时很多机场附近的人都说在深夜见到过外星人的飞行器,实际上那就是U2。
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除了地面情报我们抢先一步,当时我国已经从苏联方面秘密引进了更为先进的防空雷达,并已近部署到了东南沿海。
当U2侦察机一旦爬升到12000米以上,就会被我军雷达准确的捕捉到,并死死锁定。所以,台湾方面U2侦察机的情况,我们已经大体了解。
经过近一年的训练,中情局认为黑猫中队已经具备了执行远程侦查任务的能力,因此他们在1962年初派遣U2侦察机对我国大西北甘肃双城子的战略导弹基地进行高空侦查。
由于双城子距离台湾路途较远,尽管飞机续航不成问题,但对于飞行员的体力和耐力都是巨大考验。
中情局原计划让飞机降落在与他们关系较好的印度或者泰国,但均遭到拒绝,我国周边所有国家都不同意台湾军机降落。无奈之下,中情局只得让U2战机返航台湾。
1962年1月,台湾黑猫中队派遣一架U2侦察机自台北桃园机场起飞,远赴甘肃沙漠地区对我军导弹实验基地进行搜索侦查。

由于当时543防空导弹部队三个营全部部署在北京,因此U2得以长驱直入,直接飞到双城子沙漠上空进行搜索,我防空部队对它却无可奈何。
对于这次驾驶U2的飞行员来说,最大的顾虑就是油料上限,因为甘肃距离台北实在太远了,U2可以飞到这里,但是要找到具体目标并降低高度进行高精度拍照也是需要时间和油耗的。
不过,最终在到达燃油上限之前,飞行员发现了我军设在沙漠深处的导弹发射架,并进行了拍摄侦查,完成了预定计划。最后,U2大摇大摆的飞回了台北,我军雷达一直紧紧盯着它,却只能目送它悠然离去。
有了这次顺利的侦查行动,台湾黑猫中队的胆子也逐渐大了起来,半年多的时间里侵入我国西北纵深进行侦查的U2侦察机,竟然有11次之多,气焰极其嚣张。
空军司令部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长时间的调研,刘亚楼和成均非常着急,如果任凭U2在大陆高空自由出入,不仅我军机密有全部暴露的危险,而且台湾和美国方面将来必定更加肆无忌惮。
但当时能够拦截U2的只有三套萨姆2,全部部署在北京,而自RB-57D被击落之后,台湾方面的飞机就再也没有飞临北京,并且北京方面也没有他们需要的空中情报。
经过慎重考虑,刘亚楼和成均决定向中央军委申请,将543部队一部调出北京,在U2侦察机经常出现的航道上设伏,伺机将其击落。这就是所谓的“拖着导弹打游击”。
中央军委很快批准了空军的申请,543部队二营南下长沙,伏击黑猫中队,一场空地较量即将展开。
当时中情局已经得知我军引进了苏联的远距离多管警戒雷达,探测范围覆盖台湾岛,因此他们也变换了U2的飞行路线。
U2侦察机虽然可以在24000米的高空以上巡航,但由于失速速度和飞行员承压能力方面的原因,也不能一直在如此高速、高空的紧张情况下全程飞行。大部分时间还是在15000米左右的正常高度飞行。
因此,中情局会选择我空军部队换防的间隙派出U2,这个时候我军的歼击机不在空中巡航,U2可以趁机快速通过。即便我军战机紧急升空,U2也有足够的时间爬升至24000米以上,我军战机根本追不上。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空军司令部准备在U2飞行途中暗中设伏,对其发动突袭。导弹2营南下的第一阵地是长沙大托铺机场,空军判断U2很有可能会途径这里。
但2营在大托铺秘密潜伏了两个多月,始终未曾见到U2的身影,参谋部再次组织作战分析会议,重新分析了U2的航线。经严密分析,发现在U2前半年11次入侵大陆的飞行航路中,有8次经过南昌。
尽管之前我们分析南昌并非战略要地,也没有中情局需要的情报,但黑猫中队数次经过那里,肯定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导弹2营又立即转移到南昌向塘,在这里静待对手的到来。
当时萨姆2型防空导弹是一种固地防空系统,运输、拆卸、安装和调试都非常麻烦,一般完成部署之后就不会再轻易变动。

但543部队在培训的时候就对这套系统软硬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且对其进行了大胆改装,为的就是将来有一天突然转移时能够从容不迫。
因此,当时的543部队转移阵地并不是十分困难,在铁路以及空军各部门的配合下,2营的转移迅速又隐蔽。
尽管参谋部预判U2很有可能会途径南昌,但它到底会不会来,谁也说不准。在长沙两个多月的等待,已经让一些战士和干部心中有些焦急,都盼望着能尽快有机会把敌机打下来。
在向塘完成部署之后,导弹2营又开始了熬人的等待,有些年轻战士沉不住气,难免会有些抱怨。营长岳振华告诉大家要有耐心,沉住气,要像猎人那样时刻盯着猎物可能会出现的地方,相信终有一天它会出来,在那一刻打出致命一枪。
空军司令部也在时刻关注东南方向的动静,我们已经布下圈套静待猎物入网,但现在它们却一直猫在洞里不出来。
鉴于此前黑猫中队都是趁我防空部队换防之机进行侦查,刘亚楼果断决定命部队佯动,引蛇出洞。1962年9月7日、8日空军司令部连续调动两支空中部队向南昌樟树机场转移,如此密集的大规模动作应该足以引起中情局的重视。
果然,9月8日下午台湾黑猫中队一架U2侦察机从桃园机场起飞,先是飞往东南亚然后由南部窜入昆明上空,随后向东飞临桂林、南宁,最后向北直奔南昌而来,很明显它的目标就是南昌。
岳振华时刻紧盯着雷达,当他看到这架U2从广西向南昌方向飞来的时候,立即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他要在向塘和U2过过招。

但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了,这架U2侦察机即将接近江西上空的时候,突然做出了一系列反常的动作,在空中划出了很多弧线。最后,它突然向东调头穿过广东上空,飞回台湾去了。
“难道是我们暴露了?”岳振华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担心。
空军司令部和导弹2营对这架飞机的飞行路线做了详细分析,认为并非我们暴露,而是飞机自身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收到了命令,突然回去了。
后来的历史资料也证明,9月8日出洞的这架U2在向北飞行时确实是油路出现故障,飞行员担心有危险,只能尽快回到台湾进行整修。
虽然这架飞机逃过一劫,但是中情局方面急于知道南昌樟树机场到底出了什么状况,于是在第二天,也就是9月9日,黑猫中队再次出动了。
9月9日7时32分,一个亮点突然出现在了我军沿海警戒雷达上,这个亮点以800公里的时速,快速窜上20000米的高空,向西疾驰而来。
我沿海雷达侦测部队立即拉响警报,全员进入一级监控状态,打开所有雷达死死顶住这架敌机。有经验的侦测老兵一下子就判断出来,这么快的速度,一下子就上20000米,肯定是U2侦察机。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这个飞行员极为狂妄,他应该是7时30分准时从桃园机场起飞,仅仅两分钟之后就上了20000米。
他根本不做任何假动作,也没有按照惯例走琉球航路,而是直接从飞过福州、南平然后北上,直奔南昌而来。好一个嚣张的家伙,根本没有把我军的防空部队和雷达监控放在眼里。
执行这次任务的是黑猫中队的王牌飞行员陈怀,此人的驾驶技能非常高超,在国民党空军内部有“高空骑士”的美誉。
这一天,陈怀把U2侦察机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他在7时30分在桃园起飞,仅仅用了27分钟就飞到了南昌空域。
实际上早在陈怀闯入福建上空的时候,防空警报就上报到了北京空军司令部,刘亚楼、李炯接通了岳振华的电话,命令他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狂妄之徒给打下来。
岳振华刚刚放下电话,南昌樟树机场就拉响了刺耳的防空警报,高炮部队立即进入战斗位置,歼击机准备起飞。
岳振华随即下令,2营全体,各就各位,撤去伪装,打开雷达,导弹接电,准备战斗!
7时59分,这架U2进入到我543防空导弹2营阵地前沿75公里处,即将进入导弹射程之内。
岳振华在指挥部里和全体操作员一起紧紧盯着陈怀驾驶的这架U2,按照他的速度再过几秒钟,就能进入射击核心区,到时候他想跑也跑不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陈怀却突然转向,朝鄱阳湖方向飞去了。指挥部里一阵骚乱,战士们都在嘀咕,难道他知道我们的阵地位置,或者不来南昌了?
岳振华此时脑子飞速运转,他命令所有人安静下来,导弹不断电,继续紧盯雷达。经验丰富的岳振华认为这只是飞行员惯用的计俩,在接近目标的时候,耍一些花样,迷惑防空部队。
果然,三十分钟之后,陈怀驾驶着U2又回来了,他从湖北黄梅上空突然调头直奔南昌而来。
8时32分,U2进入我导弹2营射击范围之内,岳振华下令打开制导雷达,锁死U2!
此时的陈怀刚刚按下高空照相机的自动拍照按钮,他只需要在南昌上空转几个小圈,就可以回家了,还能赶上中午回家吃饭。就在此时仪表盘上的紧急警报突然发出了急促又刺耳的声响,这是最紧急的雷达警报。
陈怀明白自己被雷达锁定了,并且有多个不明飞行物快速朝自己飞来,他不知道是那是什么,也来不及弄明白是什么。他用力拉动操纵杆,企图做紧急规避动作,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三枚萨姆2型防空导弹几乎同时喷射出猛烈火焰,撕裂长空,愤怒的朝天空射去。

片刻之后,雷达侦测员向岳振华报告:回波消失,敌机已被击落!指挥部里顿时响起了阵阵欢呼声,二营阵地上,所有的战士们全部跑出来大胜呼喊着,打中了,打中了。这一刻他们已经等待了太久!
这架U2在南昌郊区上空被我军导弹击中并肢解,残骸坠落郊区,飞行员陈怀仓促跳伞,但被爆炸冲击波覆盖,落地时已陷入昏迷,最后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身亡。
陈怀驾驶的U2是我军击落的第一架此类型侦察机,也是U2在世界上首次被击落。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台湾黑猫中队的对标,便是这位高空骑士陈怀设计的。
陈怀被击毙后,台湾方面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蒋介石为了纪念他还为其改名“陈怀生”。现在很多资料中都使用这个名字,但实际上这是他死后的称呼。
543部队击落U2战机,周总理亲自指示要特别嘉奖导弹2营的所有同志们。
当天下午,新华社便向全世界公布,我防空部队在南昌上空击落一家美制U2侦察机,但并未公布细节以及具体武器。这条消息震惊世界,外界当时搞不清楚中国军队到底是如何把如此先进的U2打下来的。
后来国外记者还多次就此问题向外交部询问,后来陈毅部长被问急了,随口说了一句:“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
9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接见了岳振华等人,听取了他们的报告。毛主席对543部队非常满意,不住地称赞他们“打得好”!
台湾方面一直不承认U2侦察机是被我军打下来的,只声明陈怀的战机是出现了故障,意外坠毁的。
但是,中情局方面明白,中国防空部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萨姆2型导弹,并且进行了改装,使其能够灵活运输。于是,他们的研发团队针对萨姆2的制导雷达造出了一款特殊的电子预警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在U2进入萨姆2制导雷达锁定范围时发现地面导弹基地,并向飞行员发出警报,提示转移方向。这套系统就是著名的第十二预警系统。
后来U2又多次窜入我国西北进行高空侦测,在第十二预警系统的帮助下,我军导弹部队多次拦截失败。
岳振华根据这种情况,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打法,即放敌机进入核心瞄准范围之后,再打开制导雷达。但这时候敌机几乎就在我导弹基地正上空,只需几秒钟就能飞出制导范围。这就要求,地面指挥系统要在打开制导雷达后的几秒钟之内迅速锁定,并立即发射。

尽管这种操作时间很短,要求很高,但那也是在升级雷达之前的唯一办法,我们当时的技术条件还无法规避美军的第十二电子预警系统,因此刘亚楼批准了这种战法。
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很冒险的,因为当时苏联已经和我国关系恶化,我们已经不能再进口萨姆2,库存的导弹有限,用一发少一发,浪费不起。
但这种近快战法在理论上是有可能的,值得一试。
11月1日清晨,一架U2侦察机从桃园机场起飞,飞往甘肃鼎新地区进行高空侦查。当时空军副司令成均正在上饶开会。
接到报告后,成均认为这架敌机肯定还会按原路线折返,于是命令岳振华立即返回阵地,准备拦截敌机。
下午14时,岳振华刚刚回到营地,雷达侦测员就报告,发现敌机正朝我军阵地飞来。岳振华都顾不上擦去脸上的汗水,紧紧地盯着雷达,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14时18分,高低角引导显示器上出现了一个微小的亮点,这就意味着敌机已经进入我射程,按照正常操作要求,应该立即打开制导雷达锁定敌机。但岳振华还在等待,他要等敌机再靠近一些,等他进入根本来不及规避的范围。几秒钟后,岳振华突然命令,打开制导雷达,锁死目标,导弹点火……
这一系列的动作在八秒钟之内完成,当制导雷达打开的那一刻,头顶上的U2飞行员听到了刺耳的响声,预警系统显示,防空导弹已发射,导弹飞来的方向就在自己的正下方。
飞行员立即意识到,这时候根本无法规避,于是他没有进行规避,而是果断的按下了座椅弹射,跳伞逃生。
由于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发射第三枚导弹,两枚飞弹在空中爆炸,将U2击毁,飞行员叶常棣落地后被俘获,后受到优待在大陆任职,台湾方面却声称其已经壮烈殉国,不接受其遣返。
这次击落敌机证明了我军独创的近快战法确实有效,同时经过对叶常棣的审讯沟通,以及对其坠毁战机的研究,我军科研部门搞清了美军第十二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大体构成。并以此为模板展开电子预警和干扰研究,揭开了我军电子干扰战的序幕。
很快我军便针对U2第十二预警系统开发出了我军第一套防空预警系统:电子预警1号。
在这期间,由于苏联单方面撤回对我国的援助,我国加紧了自主研发,在萨姆2型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款国产防空导弹红旗1,并装备部队收到了良好效果,红旗2型导弹的研制也在有序进行。
在国产导弹、雷达相继研发成功之后,543部队也不断扩编,增加到十几个营,分别部署到东南沿海、西北内陆等多处战略要地,严防敌人侦查机的入侵。
1964年5月,导弹2营奉命调防至福建漳州,这里是黑猫中队出入最频繁的区域,那段时间台湾方面的RF101侦察机异常活跃,因此2营的任务就是争取打下几架这种侦察机,灭一灭台湾方面的气焰。
当时岳振华已经升任参谋长兼副师长,但这次任务非常重要,因此刘亚楼命令岳振华亲自带队赴漳州,并要求他亲临一线指挥。
2营是543部队战绩最辉煌,同时也是经验最丰富的一个营,被国防部授予“英雄营”称号。岳振华也被授予了“空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将2营部署到福建前线,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台湾方面看到,我军强大的防空火网已近编织到了他们的家门口。

2营的首要目标是RF101,但没有想到却意外地遇到了一条大鱼。
7月7日清晨,桃园机场起飞了三架侦察机,分别是一家RF101和两家U2,三架侦察机同时出洞的情况并不多见,并且这三架飞机按照三条不同的航路飞行。
岳振华身经百战,凭他丰富的经验,他判断三架飞机中肯定有两架是打掩护,而只有一架才是真的要进入大陆执行侦查任务的。
雷达上显示一架U2和RF101在北部和中间按照无规则路线飞行,另外一架向南飞去。岳振华认为距离我军阵地较近的北部和中部两架飞机应该是在我们眼前吸引我们的视线,那架南下远去的U2才是真正的目标。
于是,岳振华命令雷达站紧盯那架南下的飞机,果然不久之后,前面两架敌机饶了几圈之后便返回台北去了,而那架南下的飞机却突然调头,全速朝漳州方向冲来。
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U2侦察机可以在片刻之间高速冲过我军防空火力网,但这次,2营的雷达早就死死地盯住了它。
当这架U2进入我导弹部队瞄准区域30多公里的时候,岳振华命令打开制导雷达,对其实施“近快战法”。和上次一样几秒钟之内两枚防空导弹,呼啸而发,直上云霄,准确命中目标。
只不过这次的飞行员并没有立即跳伞逃生,他似乎要尝试进行机动规避,但没有成功,最终被击中,和飞机一起坠落大地。
经过仔细搜查,发现这名飞行员没有携带任何有关其身份的证件,并且尸体烧毁严重,已经无法辨识其真正面目。后来在他的左手无名指上发现一枚精致的纯金戒指,戒指内侧刻有三个字“叶秋英”!
随后地勤人员询问此前被捕的叶常棣,是否认识这个“叶秋英”。听到这三个字,叶常棣被惊得目瞪口呆,片刻之后他才回过神来。
据叶常棣介绍,这个叶秋英并不是飞行员,而是飞行员的妻子。她的丈夫就是台湾黑猫中队也是整个国民党空军中尖子中的尖子,王牌中的王牌,大陆防空部队的头号目标,“李南屏”!
导弹2营把李南屏打下来了!刘亚楼兴奋地告诉岳振华,2营放假三天,并报中央军委为你们请功!
两天之后,空军司令部在漳州为2营举行盛大庆功会。周恩来总理也亲自打来电话,祝贺2营官兵又立新功,同时他还告诉刘亚楼,毛主席想见见2营的官兵们!
7月23日,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和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2营全体官兵,这在我军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也是2营的光荣!

1965年10月16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原子弹在西部试验场爆炸成功,第二天这条消息便震惊了全世界。
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试爆原子弹成功,大大出乎美国意料,他们也加紧了对中国核试验以及导弹研发项目的侦测工作,U2侦察机就成了主角。
543部队也接到命令在西北地区部署多个导弹营,随时拦截敌军侦察机。但是多次拦截行动失败,甚至有一次三发导弹打出去,竟然和敌机擦肩而过,就是没有爆炸。
这种情况是此前从来没有过的,后来通过情报才知道,美国人在U2上面又加装了更加先进的回答式干扰系统,即著名的“第十三电子干扰系统”。
当U2侦察机发现被我制导雷达锁定之后,就会发射出干扰电波,使萨姆2的制导雷达判断范围扩大,从而失去目标。萨姆2导弹的爆炸波及范围直径60米,而被干扰后雷达判断误差扩大到了400米,根本无法对敌机造成伤害。
我军雷达研发部门立即针对第十三号系统的特点,在制导雷达上加装了反干扰设备,并加强了夜间操作的训练。
1965年1月10日下午,驻防包头的导弹一营接到紧急通知:一架U2侦察机有可能通过一营防区,一营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驾驶这架侦察机的是黑猫中队飞行员张立义,他曾经多次驾机到达大西北,并且由于U2加装了十三号系统,他知道萨姆2的雷达无法锁定他。
所以张立义夜间飞抵一营上空时,正忙着操作高空照相机拍照,并没有注意观察雷达表盘。
当他进入一营射程范围的时候,雷达表盘上的绿色警示灯亮起,这表示预警系统已经发现了自己被锁死。
但由于我军制导雷达进行过改进,导致其警笛未响,张立义正在用照相机向地面拍照,没有发现警示灯闪烁。
就在他向地面拍照的时候,发现在自己的正下方突然闪烁了三道白光,随后三个白色亮点快速朝自己飞来。

张立义突然意识到不好,是防空导弹,并且是垂直朝自己打来的,他立即按下弹射按钮跳伞逃生,几乎与此同时,一声巨响将他震昏过去。
第一枚防空导弹击中了U2的侧翼,张立义随着降落伞落到沙漠之中,次日才醒来,后来被我地面民兵抓获。
此次击落U2还有一个重大收获,因为第一枚导弹击中U2侧翼的时候,正好打断了第十三号系统干扰机的自爆电路,导致其未能启动自毁装置,我军因此缴获了一台完整的干扰机。
缴获这台设备之后,我军科研部门对其展开了彻底研究,并根据其特点研制了第26号和28号反干扰电路,大大加速了我国电子干扰战的发展。此后,各低空部队都配备了针对美军战机的反干扰电子系统,使敌机无处遁形。
1966年,红旗2型国产防空导弹研制成功并大批量装备部队,这种导弹虽然是仿制萨姆2,但在性能、制导雷达以及反电子干扰方面又有了较大提升。
1968年9月8日,黑猫中队飞行员黄荣北驾驶一架U2侦察机,窜入嘉兴上空,结果被嘉兴机场空军防空部队使用红旗2型导弹击落。此后,中情局确定中国空军最新研制的红旗2型防空导弹及其雷达系统完全可以拦截U2侦察机。

从此以后,U2侦察机便停止了对中国大陆的空中侦查行动,台湾黑猫中队与543防空部队的较量也从此终结。1970年黑猫中队正式结束了历史使命,退出了舞台。
而由543部队发展而来的中国防空导弹部队却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防空部队,为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编织起了世界上最强大的防空火网,严防任何外来之敌入侵我神圣领空。
传奇的U2侦察机却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是美军此后的高空侦查骨干力量,但它的身影再也没有出现在中国的上空!
被我军击落的5架U2侦察机残骸和当年的萨姆2导弹模型一起陈列在博物馆中,向后人们讲述着那一段段精彩的较量!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