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达成什么样了?去美国生活了一年,颠覆了我的认知

说在前面的话
我曾认为,美国缺乏那种历史的深度和文化的厚重,甚至在我想象中,美国连一份值得带回家的特产都没有。这样的国家,怎会吸引我这样爱历史人文的人呢? 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我的观念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发现,之前通过网络获得的信息,其实有时是带着一些误解的。美国,这个国家,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了!

刚到美国的时候,觉得美国人像傻子一样,到处都是漏洞。在美国任何城市的厕所都有免费纸,有些人经常定期去扯很多纸回家,都不用买了。快餐店的饮料,大部分可以无限续杯,有些几个人就买一份饮料,然后接回来灌到各自的杯子里;等等。虽说美国有很多类似的“漏洞”,但还是值得去看一看。
1、在纽约的曼哈顿区,高楼林立,繁华喧嚣,这或许是很多人心中典型的纽约形象!而在皇后区,老旧的住宅楼和简陋的露天车站构成了另一种生活场景。这两个区域的居民,除了工作上的必要接触,之间生活圈和社交圈几乎没有交集。


2、对于绝大多数游客而言,其纽约之旅仅限于曼哈顿区,这个纽约最繁华的地带。我当时却有些不同,选择的住处位于泽西市,一个虽然不属于纽约市,甚至不在纽约州的地方,但与曼哈顿仅一河之隔。

3、泽西市,从这里,我可以远眺整个曼哈顿的天际线,而且通过一趟地铁就能直达曼哈顿的核心区域。

不难想象,许多在曼哈顿工作的上班族选择在这里居住,尽管这意味着高昂的房价和租金。在一次前往洛杉矶的火车旅途中,我遇到了一位老先生,他告诉我,泽西市靠近PATH线地铁的一室一厅公寓,每月租金高达5000美元,而在曼哈顿中城,同样的公寓租金则在5500美元以上。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电梯里听到一个住在这里的人在电话中说:“税后收入不到10000美元,别想住在这里。”确实,仅房租一项就需要5000美元,收入不足的人住在这里,恐怕真的要喝西北风了。

4、在来纽约之前,一位长居美国的朋友曾对我说:“纽约可能是你感觉隔阂最小的城市。”这句话在我踏上纽约街头后得到了验证。纽约,一个嘈杂、市井,甚至有些“脏乱差”!大部分的纽约,尤其是曼哈顿区,老旧的公寓底商看起来就像国内三线城市的街边杂货店,而且街道旁还堆放着成堆的垃圾。如果你之前对美国的“发达”有所幻想,那么纽约的街景足以让你的幻想破灭!

5、在曼哈顿区,街边摊位也随处可见,从巴西烤肉到广东烧鸭,应有尽有。不同人群的小老板们用各种语言推销着自己的美食,食客们边走边吃。

美国人的就餐习惯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对午餐的态度相当敷衍,简单的三明治、卷饼或沙拉就能解决午餐。对周末的早午餐和晚餐却格外重视,许多早午餐专门店从早晨六点营业至下午三点,美国人喜欢在周末睡个懒觉,然后和朋友吃一顿丰盛的早午餐,一餐往往持续两三个小时。
这些看似简陋的路边摊其实都有颁发的合法营业执照。一些年轻人甚至在网上发布了餐车美食指南,介绍哪里的餐车有美味便宜的炒饭,哪里可以买到意大利美食。我曾在第五大道上遇到一辆卖阿拉伯烤肉饭的餐车,现烤现卖的烤肉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驻足。

在美国,华人通常会去华人超市购物。华人喜欢的食材和调味料在华人超市都能找到。相比之下,外国人对中餐的兴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浓厚,饮食习惯更注重简单和便捷。
在美国的著名景区和游乐园,我原本以为会遇到昂贵的餐饮价格,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地方的餐饮价格与外面的餐馆相差无几,所谓的“天价菜单”在这里根本不存在,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6、在我踏足纽约之前,我曾嘲笑过曼哈顿街道的命名方式——简单的阿拉伯数字,从南到北逐渐增大。例如,帝国大厦坐落在33街,而中央公园则横跨从59街至110街。当我亲自踏上这片土地,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曼哈顿以数字命名街道,实际上是对于这个移民众多区域来说最明智的决定。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无论受过多少教育,都能通过这些数字迅速定位自己的位置。甚至主要的地铁站,也都是以街道的名字来命名的。我在纽约的第一天,就能够很快地搞清楚曼哈顿的地理布局。

以中央公园为界,纽约被划分为上城和下城。围绕中央公园的一圈地带,分布着各式各样的高档商铺和豪宅,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上东区(Upper East Side)。这里是全纽约最富裕的区域,街道的干净整洁程度远超曼哈顿下城和中城。

在这里,你随时可以看到上班时间还戴着墨镜遛狗和跑步健身的人。据说,在上东区购置房产,不仅能为自己,甚至能为后代带来很多的好处。这里不仅有纽约最优质的私立学校,还是私人俱乐部最集中的地区。
对于那些渴望融入上东区圈子的纽约人来说,最大的困难并非是买不起房,而是房后的持续消费和投入。这里的生活成本极高,每一次的社交活动都是一笔可观的支出,更不用说私立学校的学费以及孩子参加的各种补习班和俱乐部。

华尔街区域,作为“美国的金融中心”,汇聚了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众多知名企业。中午时分,尽管太阳已高挂天际,由于高楼林立,阳光难以直射到街道。即便是夏日,穿行于这片区域,仍能感受到阵阵寒意。在这片竞争残酷的区域,只有不断攀升,才有资格享受阳光的沐浴。

7、后来,在离斯坦福大学3英里远的西Palo Alto区,我和一位朋友租了一个大套间,与美国房东共同居住。这个套间配备了洗手间、衣帽间等设施,月租950美元。与美国人同住,我遇到了两个最不习惯的问题。
首先是白人身上的体味,每天回家后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更让我惊讶的是,美国人晚上睡觉前不洗澡,无论白天做了什么,多么脏乱,都是直接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才洗澡。
第二个问题是他们的洗衣习惯。我曾亲眼看到,将浴室的脚垫从洗衣机取出后,房东便将自己的内衣放进去洗。尽管都使用了烘干机,但我心理上仍然感到别扭!

8、许多美国人喜欢居住在郊区的农村地带,需要买酱油或其他日常用品时,都要开车前往较远的超市。尽管居住环境宜人,但也带来了一些不便。因此,美国人通常一周去一次超市,一次性购买足够一周的食材。
9、美国,这个国土面积之大的国家,拥有50个风格迥异的州。我在美国前前后后待过一年的时间,我从东部穿越到中部,再从中部行至西部。感受到了不同城市之间在建筑风格、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异!
刚到纽约的那几天,我几乎没有感受到自己已经身处异国他乡!纽约,这个大都市,生活节奏快,每天清晨,面无表情的上班族会买上一份早餐和一杯咖啡,然后背着双肩包,挤进拥挤的地铁,开始新的一天。地铁里,满是戴着耳机、低头刷手机的年轻人。

时代广场,这个被誉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地方,是纽约曼哈顿最繁华的街区。从早到晚,这里车水马龙,巨大的广告牌将整个广场装点得色彩斑斓。这个广场原名朗埃克广场,因《纽约时报》曾在此设立总部而更名为时代广场。
周边聚集了众多大型商场、剧院和娱乐中心。商家的营业时间通常持续至晚上11点,有些甚至营业至午夜。时代广场是纽约市内唯一一个要求业主必须悬挂亮眼宣传版的地区。若撇去这些巨大的广告牌,用客观的眼光看时代广场,你会发现每个店铺的门面都显得颇为老旧,出售的旅行纪念品质量也大多不佳。

当我抵达芝加哥时,我对美国东部人严谨和冷漠的刻板印象被彻底颠覆!芝加哥人的外向程度很夸张。我只是因为相机背累而稍作休息活动下肩膀,就会有路人称赞我跳舞很好。在大街上,哪怕是短暂的目光交汇,也会伴随着一声友好的“hello”,然后彼此擦肩而过。

而随着我继续向西行进,遇到奔放型美国人的机会越来越多!西雅图,这个位于美国最西北部的大城市,更是让我惊讶到下巴掉下来的程度。街上随处可见奇装异服、放飞自我的人。在这里,我根本分不清街上的人是艺术家还是流浪汉。
尽管美国的城市性格差异巨大,但总体来说,在美国,你几乎可以放心做自己,你的任何行为都不会被视为不正常。
我们习惯于午睡,尤其是在夏季,这样做旨在缓解疲劳,让下午更加有活力。然而在美国,午睡却并不受欢迎。在他们看来,午睡是身体不佳的一种表现。

10、近年来,在美国兴起了一种新型的葬礼方式——环保葬,学名为“天然有机回归葬礼”,环保葬在美国只在几个州被认为是合法的。
当一个美国人选择环保葬,去世后,家属会将遗体送至专业的绿色殡仪馆。在那里,遗体被放置于一个特制的容器中进行处理。这个过程相当繁琐,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使用木屑、紫花苜蓿和稻草等纯天然材料将遗体包裹。这些材料在遗体腐败过程中,为细菌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加速遗体的分解,同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一过程大约持续30天左右,之后转变成一堆营养丰富的土壤混合物。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随后会清理这些土壤混合物,分拣出非有机物,确保留下的都是有机土壤。

至此,整个环保葬的过程就算完成。家属可以将这些土壤混合物带回家,用于养花或种菜。如果不需要,还可以通过殡仪馆将其捐赠给森林保护区。

11、在美国,以月收入3000美元计算,年收入约为36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48353元,在美国这被视为低收入群体。年薪在34000至44000美元之间的人群属于低收入上游。
美国每年都有报税季,税务系统相当复杂,包括联邦税、州税、医疗保险税、社会安全税、房产税等。税收不是按总收入计算,而是根据应纳税收入计算。即使两人年收入相同,由于抵税项目和数额不同,最终到手的收入也会有所不同。所以,美国普通人实际收入并不高。
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低收入群体和富人,而中产则相对较苦,因为享受不到许多福利待遇。低收入家庭可以享受到各种福利,如住房补贴、育儿津贴、粮食券、失业救济金等。因此,低收入家庭通常会有多个孩子,以领取更多补贴。

12、在美国,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便宜。例如,汽油一加仑约3美元,全新的丰田车2万美元就能购得。二手车市场也发达程度令人瞩目,购车在这里异常方便且价格亲民,几乎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2至3辆代步车。国内售价高达五六十万的车,在美国仅需不到三分之二的价格便可买到。
阿迪达斯衣服,在美国只需几十美元。牛肉5美元一磅,牛奶的价格甚至比水还便宜。然而,美国人的浪费行为也相当严重!例如,空调常年开启,即使天气已经很冷,老美宁愿多穿一件外套,也不愿关闭空调。超市购物时,常常购买大量食物,不考虑是否会过期,过期的食物直接被丢弃,这种行为在美国是司空见惯的。

公共交通费用方面,以纽约地铁为例,单程票价高达3美元,相较于其他美国城市的1.75至2.25美元,显得颇为贵。纽约地铁提供两种通票:周票和月票。周票价格为33美元,覆盖7个自然日;而月票则为127美元。对于在纽约短暂停留的游客来说,只要乘坐地铁次数超过11次,购买周票便是划算的选择。
13、教育方面,在全球大学综合实力前10名中,美国占据了8席。在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前100榜单中,有43所美国大学上榜。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穷人家庭倾向于“快乐教育”,让孩子在轻松、天天就是玩的环境中成长。而稍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则会投资于孩子的教育,选择私立学校和优质学区,以确保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本期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