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帖《一条豆瓣动态引发的“疫情文学”复兴》在朋友圈刷屏。此贴起源于3月18日豆瓣网友@K模仿卡夫卡经典作品《变形记》开头所发的一条动态:“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小区被封了。”
接着,"疫情文学"马上火的一塌涂地,说真的,没点学问,整不出这样的梗,没点基础,都看不懂这样的“文学”。
对于今年疫情的反复,网友们的无奈通过各家名言改编后表达出来,多了几分诙谐和幽默,一时激起网友们的创作欲,纷纷效仿留言。这条动态很快有了上千条评论和转发。
@苏张张:“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对我说:请戴好口罩。”——杜拉斯《情人》
@薇薇2021:“说好的十四天,少一个时辰,也不是十四天。”——陈凯歌《霸王别姬》
将经典的文学作品、电影或诗歌,加上的精心的重新创作,不禁让人哭笑不得,但又准确地表达出了许多老百姓现在的感受,为困在疫情之中的老百姓们找到了一个情绪排解的窗口。
那篇公号文章《一条豆瓣动态引发的“疫情文学”复兴》还列出了大部分豆瓣网友的所谓的“疫情文学表达”,细分出了“国外文学作品”、“电影、诗歌与短篇”、“中国文学作品”几大类别。
该文章在不到一天时间里就破10万点击量。文章内容搜集整理者arron打趣道:“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次测试,看看自己能认出多少部文学作品原型。”
(点击图片可以放大查看)
“疫情文学”之所以能博人一笑,主要由于网友们创作的这些“梗”足以打动人心。“疫情文学”不仅是经典模仿,还要能够创造梗,而这种“梗”的高级之处就在于既能排解“无奈又无聊”的情绪,又能给大家带来正力量。
@微喵的兔姑娘:格里高尔接着又朝窗外望去,春雨细细下着:可以听到大喇叭在一遍遍地提醒居民们抓紧下楼核酸使得他内心变得十分纠结。“还是再睡一会儿,把这一切统统忘掉那该多好。”他想。但是这件事却完全不能躲避,他只好起身披上一件薄薄的外套将自己裹紧,护住口鼻,默默加入到测核酸的队伍里。
@苏小鬟:过了不多久,母亲想要来看他了,起先父亲和妹妹都用种种理由劝阻她,格里高尔留神地听着,暗暗也都同意。后来,他们不得不用强力拖住她了,而她却拼命嚷道:“让我进去瞧瞧格里高尔,他是我可怜的儿子!你们就不明白我非进去不可吗?”“可是这样你的健康码会变红的!”
@vikin: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摘下口罩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是绿码。”
(点击图片可以放大查看)
@无非:我的人生有两个愿望,一个是疫情结束,另一个也是疫情结束。
@花可开:你好哇,核酸检测。
@鹿川鸟:只要想起一生中做过的核酸,喉头便长出了棉签。
@琥珀 BOOK: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核酸,关于隔离的/告诉你咽拭子和鼻拭子的区别/告诉你一个密接人员提心吊胆的/春天
@Double Liar:你来人间一趟,你要去核酸检查,带着你的绿码,骄傲地走在街上。
@roywangxia:红码在,不远游。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核酸阳性,另一是居家隔离。——仿萧伯纳名言
家乡里有两条胡同,一条封了,另一条也封了。——仿鲁迅《朝花夕拾》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做核酸。
广场上有两伙人在排队,一队人在做核酸,另一队人也在做核酸。
对于疫情防控,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们绝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个别地方爆出瞒报行程、违规撕毁店铺封条、强行离开封控区的新闻,除了不懂法,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是因内心焦虑无处安放。“疫情文学”刚好为大家不安的情绪提供了一个缓解焦虑的出口。值得点赞。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按耐不住你的文学才华了,欢迎大家在留言区作诗一首,毕竟我们都是学过语文的人。
MORE
推荐阅读
【点击右上方按键“...”可分享文章到您的朋友圈】
【#芯镜小语#不迎合他人的期待,只追寻自己的热爱。 】
赞是一种鼓励 | 转发是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