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附体”?百度百科这样定义:
附体指的是一个人的身体,除了本有的灵魂以外,还被其它的灵魂体所占据、依附的意思。
夜晚阅读的部分朋友估计汗毛倒立了哈,似乎隐约耳边、身后有气息流转浮动?一惊之下猛地回头,什么都没有。别害怕,我们这里的“附体”是加引号了的,究竟这篇要讲什么呢,接着往下看。
回想一下,你从小到大至今,忽然有一天,有人亲口对你说,你的说话表情气质走路姿势、甚至习惯、思维、处理事情的方式都像极了你的父亲(母亲),你是什么感觉?
会不会心中一惊?甚至汗毛倒立?此刻你感觉满足幸福,还是郁闷憋屈愤怒呢?抑或力量瞬间从身体抽走垮了下来?是否有种明知道父母的缺点在哪,却依然没有逃脱代际遗传的宿命感?
没错,这可能就是人类的宿命,每个人终究成为自己的另一个抚养者,不断复制粘贴下去,摆脱不掉被抚养者“附体”。
当《都挺好》里的苏大强,激动跳起喊着“你就是赵美兰”!苏明玉的眼神从震惊、到怀疑、难过,那段镜头让无数人深深为之共鸣。
也许,屏幕前的你,也活成了你最不喜欢的父母样子,长达几十年久久意难平......
人在童年时期,心智没有成熟,是非对错还没有概念,这时候他们无条件崇拜的对象就是父母,哪怕父母为人极其糟糕,在孩子的眼中也是闪闪发光的存在。
所以,小孩子会无意识的遵从父母,从行为到思维,如同复制粘贴一般,父母将他们或好或差的系统通过潜移默化,输入到小孩头脑,从而形成了另一套独立存在的系统,如同寄生般传递下去。
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后代就是自己的作品,是自身生命的延续,人生必须要生育后代,将自己的生命传递下去。(我个人并不认可这种观念)
其实,纵然你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谈不上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你是你,他是他,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孩子并非父母的生命延续,孩子只是借由父母的基因而来,他们的生命属于他们自己。
我们来看一下网友对于“附体”行为的感受描述:
网友小A:我像我妈,也像我爸,脾气暴躁又多话,看到他们的生活行为习惯就开始不合心意就会说他们,脑子一空白,自己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性格好的坏的,都随了父母,遗憾的是网友对此并不开心,他讨厌父母的性情,才会感叹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因果理顺,真相大白。
网友宝玉:跟题主一样的困惑,有时候会特别讨厌自己,为什么有时候自己的嘴脸跟父母很像,有时候对自己的评价会很低,会失落。自己并不是这样子的啊。没办法,只能靠自己的方式去历练,知道缺点慢慢控制自己,稍微改正。
网友阿星:长大后最恐怖的事,就是发现自己有一些和父母完全相同的缺点,太沮丧了,好像改不掉,悲哀。
需要留意的是,往往讨厌自己的人,害怕与父母相似的人,本质上厌恶的指向是父母,很多时候是创伤性记忆导致对某个细节耿耿于怀放不下。
意识到了这一点,请对自己好一点哦,你并不是真的讨厌自己,你需要唤醒沉睡中的、爱自己的能力。
网友吖丫:你们只是继承了缺点而已,而我是挑着父母的缺点遗传,除了脾气和我爸一样暴躁,冲动,和我妈一样多疑,甚至还复刻了爷爷的大龅牙,我奶的大鼻孔,我容易吗?拜托你们生孩子不考虑遗传基因吗?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被你们统统附体不说,还要顶着这副尊容活着,人生无趣!
对不起吖丫朋友,先让我笑一会儿,脑海里闪现“如花”......
关于硬件遗传问题确定很难搞,只能求助于高科技了,软件问题也有办法修正,后面会讲。
父母对他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看法,对你,会通过长年累月的情感链接,被你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有人认为,人生的剧本早在童年就可以写好了,甚至包括你会爱上什么样的人,余生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强迫重复。
第一次得知这个观点时,我是很不爽的,因为这似乎完全忽视掉了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变真的很难吗?唉!确实难。
后来我渐渐发现,人的心理和情感模式,确实早在5岁之前就已经确定,在这之后的岁月只不过是对那5年的重复。
怎么理解呢?
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在5岁之前的抚养质量很高,身边亲人众多,小朋友也多,那极大概率你将来会有一个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较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状况,还有可能成为社牛。
那些内向的孩子,除了天生有一定因素之外,后天也可以外向,全看抚养环境的质量,如果5岁之前被老人带大,身边亲人很少数量,与老人沟通又非常少,那么长大了就会内向,含蓄,不善表达,因为他没有这样的实操环境去熟练社交技能。
当然,如果天性外向好动,后天改变环境也可以纯靠外向基因去打。
举个外国夫妻收养中国孤儿的例子。
小孩子起初见到陌生的外国妈妈,不开心,很惶恐,这是很多小孩子的状态吧,见到陌生人小心谨慎,保守听话。
随后当小孩跟随新父母回家后,一天天的变化明显,笑容多了,外向了,勇敢无畏,再也没有拘谨、小心翼翼的神态了。
似乎,灵魂舒展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如果留守农村被国内老人带大?被普通家庭带大呢?在普通的学校学习,我想绝大部分人脑海中会有一个神情漠然,活力被压制,内向不愿表达的孩子形象。
因为我们的文化,教育,很注重孩子听话,因为听话可以减少抚养人的麻烦,会轻松,好管控。
但是国外的教育理念完全相反,他们喜欢让孩子自由生长,释放天性与个性,首先要快乐,然后再挖掘出孩子的天赋和爱好,进行重点培养。
(我个人认为,内向与外向,都只是一个人的特征而已,和高矮美丑一样,都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硬要把内向打成负面标签的那些人,是认知缺陷。你不喜欢的就是差?你咋不上天呢。)
从这一点来看,你是怎样的人,会有怎样的成就,几乎和抚养人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如果爸妈是中医,他们的孩子,最差也能看个舌象气色,再不济也能辨别清楚阴虚阳虚,五行辩证,或者继承爹妈的药店中医诊所。
爸妈是体系内部的,孩子基本不是事业编,最低也能整个劳务派遣,最差也能进国企。
父母做买卖的孩子,孩子天生就知道怎么接应顾客,怎么引导顾客多掏钱多买点,社会上的事情灵活的很。
当父亲披星戴月风雨无阻送外卖供养孩子大学毕业,结果孩子找不到工作一样跑了外卖,刺痛多少为人父母的心呢?
爸妈如果是个打工的,孩子一般也会稳定的打工,不会轻易辞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是不是大部分家庭的真相呢?
你品品看是不是?
很多事你以为是你在做决定,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父母大部分的认知习惯,就跟附体一样影响着我们,一个人不论是动作说话方式,思维习惯,都是另一个人的复制,这就是附体。
中产和老板,他们的子女被价值交换附体,农民工和农民、工人被老实和善良附体,这才是人生最大的,也是我们永远也突破不了的一堵墙。
接下来我要讲重点了哦,如何摆脱父母的软件遗传输入?摆脱自己很不喜欢的“附体”?
如果你的抚养人质量不够高,比如性格有明显缺陷,人格不健全,无知,有酗酒家暴赌博等习惯,你就非常有必要尽快从“附体”中逃脱出来,不然一生尽毁。
跳脱另一个环境中,跨越另一个圈子中,受优秀的同事、朋友影响,用极致的克制力去唤醒沉睡的你自己,频繁实操,频繁积累成功经验,潜移默化就会改变。过程难,但绝对值得你尝试。
千万别想着去改变父母,那是无用功,没有可能性的,你只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一口气写完3000字,也没时间检查,若有错别字等错误海涵。
愿每一个被负面“附体”的人,都能将负面附体赶走,加油!共勉~
手动码字,坚持原创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和「转发」
感谢你一如既往的支持!回馈好运!
赞赏的朋友你的慷慨吸引财源滚滚!
【邀您一阅】
70后80后,都有大病
你们发现没有?除了体制内的,40多岁的女性几乎高达一半都没工作
如果一个女人既没有朋友,也不合群,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生存之道,肮脏且现实
“断亲”背后的残酷真相!几乎都是穷家庭
请一定不要!千万不能!务必不要!和父母一直住在一起
意不意外?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绝嗣”才是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