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梵诗灵
图:来自网络,侵删。
玲子消失了几个月,夜东京的房租,都是宝总在承担。
爷叔对玲子意见很大,经常不容易地称她是“讨债鬼”。
爷叔表面劝宝总别再为夜东京买单,背后也暗示宝总要和玲子断绝来往。
后来,宝总撤股,玲子送来经营账本,看着满满的一箱本子,爷叔又来一句:
“阴魂不散。”
玲子的夜东京重新开张,给宝总送了请帖,爷叔悄悄地扔进垃圾桶。
结果,宝总以为玲子不想请他,不敢去。
玲子以为宝总要和他划清界限,不敢再请。
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疏离,爷宝也想不明白,爷叔为何那么讨厌玲子?
其实,玲子送来的账本已经说明原因了。
对爷叔来说,玲子是宝总的一笔糊涂账,不想算,也算不清。
宝总的朋友去夜东京消费,进贤路不比黄河路,虽然地段不差,但消费也没有那么高。
李李去夜东京找宝总,一杯茶和一盘点心,玲子收了500元。
卢美琳和几位老板娘,在夜东京坐了不到一小时,玲子收了人家2000元。
对宝总就更狠了。
2600元买回来的耳环,转手就给宝总报销26000元。
宝总的朋友去夜东京吃饭,玲子总是翻几倍让他报销。
爷叔对此特别反感。
爷叔七八十岁,底薪才100元,虽然有提成,但他不仅要教宝总很多东西,必要时还得亲自出马,帮宝总解决困难。
汪小姐也一样,跑前跑后都是为了帮宝总做成外贸生意。
因此,爷叔很疼汪小姐,不仅仅是因为汪小姐是27号的人,更是因为她和爷叔一样,都在为宝总创造价值。
只有玲子,一直在“索取”,理不直气还壮,一次比一次离谱。
一对珍珠耳环,就间接让汪小姐失去科长之位,吃了不少苦。
从某种意义上讲,爷叔更像是贵族,看不起玲子的小市民作派。
看到宝总一直纵容玲子,爷叔就更讨厌玲子。
可爷叔也想不明白,宝总为何对玲子言听计从?
在爷叔看来,宝总帮助玲子只为当年在日本帮了一个小忙,这份人情,早就还完了。
可是,,在宝总心里,他和玲子之间的感情,不是钱可以衡量的。
宝总去日本找山本谈事,人生地不熟处处碰壁,是玲子帮他翻译,陪他等到了山本,还把自己的“运道”送给宝总。
宝总是个知恩图报的人,那几年的顺利,他视为一半是努力,另一半是玲子的好运。
有福同享,宝总赚到第一桶金就盘下店铺,让玲子回来当老板,实现她的梦想。
夜东京是玲子的落脚地,更是宝总心灵的归属,一顿泡饭,让宝总有了回家的感觉,为他提供不少情绪价值。
表面上看,玲子确实从宝总身上得到不少钱,但是,这些钱玲子并没有乱花。
宝总车祸失联时,有些债,是玲子帮他还的。
玲子是在变相为宝总存钱,成为他的退路,帮他兜底。
所以,宝总看着玲子送来的账本后,就说了一句:
“这些账,哪里算得清。”
宝总算不清,但玲子算得清,如果她一心想从宝总身上捞钱,不会日清月结,把账目做得那么详细。
玲子没有汪小姐那种人人都会宠几分的天然优势,也没有李李拎着三千万进入黄河路的开挂设定。
玲子打着“要钱”的名义,展现自己在宝总心中的与众不同,既有永远走下去的打算,也做好了随时转身的准备。
把宝总的椅子扔了,说明玲子决定把宝总从心里踢出去,从此不再依靠宝总。
因此,爷叔到底是错怪了玲子。
好在,玲子问心无愧,进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