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三亚景区油泼面一碗50,面量离谱少,网友:难怪没人去了


在2024这个寒冷的冬天,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眼看有此盛况,各地的文旅局也纷纷推陈出新。

为了争夺游客的青睐竭尽全力,然而在这个旅游热潮中,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却因一碗油泼面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这个故事始于一位母亲带着饥饿的儿子踏入南山文化旅游区,寒意逼人的天气仿佛也凝固了这个即将发生的争议。    

在景区内,他们选择了一家餐馆,决定品尝一碗高达50元的油泼面,期待在寒冬中填饱肚子的同时,也能感受一份独特的美味。    

当这碗油泼面端上桌时,他们的期待化为了失望,上图显示,虽然碗的大小与预期相符,但里面的面条却稀稀疏疏,勉强覆盖了碗底。    

孩子眼巴巴地盯着碗里为数不多的面条,而母亲既心疼又气愤,这么贵的价格,却连最基本的量都未能给到,让她既感到冤屈,又无奈。    

为了表达对这份不公平待遇的愤慨,女子拿出手机,开始记录下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油泼面时刻。    

她一边拍视频,一边询问儿子是否能吃饱,孩子默默地摇摇头,视频上传到网上后,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网友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议论纷纷。         
 
有人对景区内餐饮服务提出质疑,指责价格虚高而分量不足,视之为对游客的不公平对待。也有一些网友的言论,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人拿最近哈尔滨的锅包肉事件出来吐槽,“哈尔滨锅包肉68一大盘,嫌贵,这48块的油泼面怎么没人吐槽?”

陕西的网友表示看不下去:“确实丢人咧,油泼面在西安都是面馆最便宜的,一般10元左右。”
这些评论使整个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显然这位母亲的吐槽,并不仅仅是价格高低的问题,更是价格与数量不成正比的问题,引起了大众的热议和不解。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明码标价”是商家在进行商品交易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在《价格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都有明确规定。  

商家必须清晰标示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得进行虚假或欺诈性的价格标示,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随着网络舆论的逐渐升温,当地景区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积极”回应,他们表示会反映给相关人员严肃处理,可是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无从得知!    

这也提醒相关部门,前置的监督和管理在维护营商环境中丝毫不能敷衍了事。         
 
希望商家在定价时能够保证价格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至少要确保提供足够的量,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    

这个冤大头的油泼面事件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在旅游中,开心最为重要。虽然花钱是无法避免的,但如果花了钱反而生了气,那就变成了真正的冤大头。

与其在景区内因价格问题心烦意乱,不如在外面找个小卖部买碗泡面,既省心又省钱。
这样的消费观或许更符合当代人的理念,体验才是旅游的真正乐趣,让我们在旅途中,珍惜每一份愉悦,顺心而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