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困惑:为何100多名中国军人 能在战场打败2万名美军?



美国困惑
100中国军人打败2万美军

《志愿军:雄兵出击》

许多人都观看了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从影评来看,人们对电影的演绎评价褒贬不一。不过,从军事角度来看,影片所还原的那场惨烈战斗,非常值得仔细回味。毕竟,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典战例,几十年后的今天,美国人仍然无法完全理解它。更无法理解的是那四个神圣的字:“中国军队”。

战斗中的志愿军战士

影片中刻画的战斗,就是义务教育课本中非常知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描述的松骨峰战斗。在战史记载中,这场仗被称为松骨峰阻击战。在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中,身为志愿军主力部队的38军因行动迟缓耽误了重要战机,因此受到了司令员彭德怀的严厉批评。在第二场仗中,38军决心一雪前耻。该军所属的113师以14小时的徒步急行军攻占了三所里,而112师335团3连则配合抢占松骨峰,两路力量正好全卡死在“联合国军”的退路上。影片中出现的部队,正是这支英雄连队。

松骨峰阻击战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奇迹

接下来的战斗,正如电影和文学作品中描述的那样惨烈异常。我们知道,志愿军是数量有限的轻步兵,经过长达14小时的徒步急行军后,人员十分疲惫,一些人甚至活活累死在行军途中。在阵地还未完善防御工事的情况下,志愿军迎头遭遇急于撤退的美军。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为了防止被包围,美军投入了重兵,包括大口径火炮、坦克和飞机等技术类重装备,对松骨峰山头进行反复的火力覆盖。然而,志愿军3连充分发挥近战专长,将冲上山头的美军放近后再打,并时常发动反冲锋,以步兵混战的方式迫使对手放松火力覆盖。在6小时的不间断作战中,3连以仅剩7人生还的巨大代价,成功完成了“将美军钉死在三所里”的任务,为志愿军后续部队的全线总攻赢得了时间。

中国军队一个连顶住了美军一个师

从西方军队的标准来看,如果一支军队在作战中的减员达到30%左右,就会失去正常作战能力。如果减员达到50%以上,就会无法维持正常的编制,进而出现崩溃的危险。而解放军能在减员达到70%~80%以上情况下仍可维持正常的指挥体系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解放军拥有强悍的单兵战力和轻步兵作战技能。此外,解放军也早已不是军阀时期的旧军队了,它具有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与军阀时期旧军队截然不同的新式军队的特征。这种新的军队组织和纪律性的体现是影片中所歌颂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一部分。

入朝作战的志愿军

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松骨峰阻击战的英雄连队的名字早已改换过,甚至可能已被拆分为多个单位。但先烈们的战斗精神依旧被传承了下来。如今,解放军的装备技术水平已直逼当前的美军,拥有着堪称全球首屈一指的机械化装备与数字信息化作战能力。在当年的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以轻步兵为主的志愿军尚能将美军杀得惨败并使其出现高达80%的战斗减员。那么到了今天,当中美两军再度“死磕”时,美军又会面临怎样的下场呢?恐怕答案早已不言自明了。

今天的美军已难以对解放军拥有优势

这不仅是因为解放军有着强大的意志力和战斗精神,还因为解放军拥有强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这种组织性和纪律性使解放军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和困难的情况,并在其中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在这样一个技战术极为出色且意志异常坚韧的对手面前,美军恐怕难以抵挡解放军的强大攻势。因此,中美两军“死磕”的结果如何可能早已不言自明了。


1,被志愿军俘虏的美军少将,回国时说:没人能征服中国
2,115师误打误撞入美军营地,引其战史怒写:“中国人见人就杀”
免责声明:
来源:网络相关数据
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刊赞同文章中的观点,行为,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以及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