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剧里日军炮楼都有大功率探照灯,在落后的旧中国,日本人从哪儿拉电?



日军炮楼的探照灯
电是从哪儿来的?


1945年8月,日本裕仁天皇发布“玉音放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在中国土地上作恶长达十余年的日军只能接受战败的现实,向中国军队缴械投降,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告终。

日军缴械投降
不过,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数爱国军民浴血奋战的结果,由于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农业国阶段,而日本已经是亚洲最强的工业国,因此中国军民即使要摧毁一个普通的日军炮楼都十分艰难,这点在今天的一众抗战剧里均有体现。
不过也有细心人注意到,日军的炮楼似乎都配备了大功率探照灯,但以旧中国的落后程度,日本人究竟是从哪里接来的电呢?

日军炮楼的用处
自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东部广大的平原地区几乎全部沦陷。
不过,日军也遭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强烈反抗。

侵华日军
因此为了应对中国的“人民战争”,日军便在平原地区大量修建炮楼这种军事设施。
据战史统计,光是在1940年至1943年的短短三年里,日军就在华北平原修建了多达7700余个炮楼。
这些日军炮楼一般使用砖木土石混合修建,墙壁厚度超过50厘米,可以有效抵御抗日军民使用的轻武器,而且在炮楼的墙壁上日军还留足了囊括周边360度视野的射击孔,可以在安全的状态下向外界开火。
许多八路军老兵都不得不承认,鬼子修建的炮楼相当坚固,如果没有足够的重火力很难将其摧毁。

日军炮楼
日军凭借这些坚固的炮楼压缩了抗日力量的活动范围。
在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后,日军对八路军的游击战术恼火不已,便将大量炮楼组成作战网络,任一日军炮楼受到袭击,附近县城的日军便会立马乘坐军用卡车赶赴支援。
总之,日军炮楼对于缺乏大口径火炮的八路军而言,的确是一个比较棘手的存在。

日军炮楼遗址
炮楼内的电力来源
从军事常识可知,日军炮楼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居高临下地控制某一区域的视野,因此日军炮楼周边半径200米的区域内禁止修建民房,树林与庄稼也会被日军清除。
但八路军在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后,也对进攻日军炮楼摸出了自己的心得,那就是夜袭战术。
八路军往往会在白天化装为普通百姓记下日军炮楼附近的火力部署情况,到了夜幕降临后再潜伏出击,只要能摸索到炮楼附近,就可以从射击孔投入手榴弹,给里面的日军惨痛教训。
而日军为了应对八路军神出鬼没的夜袭战,也只能耗费更多的成本增加防御手段。日军不仅需要在炮楼外围地带修建铁丝网、布设地雷,而且还需要在炮楼顶部架设大功率探照灯。
不过以旧中国的电气化水平,日军显然不可能在野战条件下轻易获得电力,那么日军是从哪里接电的呢?

日军探照灯
对此,山东枣庄留存的日军炮楼遗迹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在枣庄当地有一座中兴煤矿,而在上世纪30年代,它与当时的开滦、抚顺齐名为中国三大煤矿。
很显然,煤矿是日军急需的战略资源之一,因此日军在枣庄修建的炮楼分布十分密集,至今当地都有不少日军炮楼遗址。
而在这些日军炮楼遗址中,人们曾经发现不少关于中兴公司的设备零件,上面还有“中兴公司电网”的字样。因此我们可以确信,此处日军炮楼的供电应当与附近的中兴煤矿有关。
在矿区修建发电厂是相当划算的事情,因此在这些分布有工业资源的地区,日军炮楼的供电并不成问题,从发电厂铺设一条电路即可。

炮楼内的日军
事实上,这也是绝大多数日军炮楼都修建于县城郊外的原因,只有在距离县城较近的情况下,日军炮楼才能通过架设电路获得基本的电力供应,从而具备使用探照灯的能力。
而县城的供电则离不开当地发电厂的供应,这些发电厂无一例外均会被日军重兵把守,袭击难度很大。

日军部队行军
日军炮楼的价值削弱
不过,中国军民游击战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日军炮楼有探照灯,而发电厂又有重兵把守,八路军就会把破坏目标选在日军架设的电力系统上,用手榴弹、炸药、手枪就可以轻易切断日军炮楼的电路。

战斗中的八路军
而一旦日军炮楼中断供电,里面的日军就只能使用应急的手摇式发电机向县城日军发送电报,请求检查电网线路。此时县城日军就只能乘坐“土坦克”巡查线路。
不过这样一来,县城日军的防守力量就遭到了削弱,因此八路军经常利用这种“调虎离山之计”来袭击县城日军的司令部。
到了抗日战争后期,由于日军大本营在太平洋战场吃紧,许多精锐师团都被调离中国本土,这导致日军固守炮楼的能力大大下降,不得不遗弃许多距离县城较远的炮楼。

日军炮楼
而八路军的装备在多年来不断缴获日军武器的过程中越打越强,后来甚至有些部队配备了加农炮这样的重火力装备,在平射状态即可摧毁日军的土木炮楼,此时日军炮楼就不再是令人头疼的存在了。
事实上到了1945年左右,日军基本已经放弃了坚守炮楼的想法,至多只能在县城里龟缩不出,直至最终投降才纷纷出城缴械。

1,这才是真实的抗战敌后战场,你真以为百万兵是躲出来的?
2,抗战时期,中国为何出现那么多汉奸
编辑:文化与体育(healthbeing)
转载请注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