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将灭国 毛主席向印度发出72小时最后通牒 从此有了“巴铁”



中国与巴铁

中巴人民友谊万岁
早期的中巴关系有点冷淡,一直到1961年开始,两国才开始成为非常要好的友邦。而最让巴基斯坦感激的还是在1965年的印巴战争中,毛主席挺身而出,向印度发出时限三天的最后通牒,挽救了面临灭国的巴基斯坦。

早期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本是一个国家,1947年,英国才准许印度独立。不过由于当时印度国内的宗教信仰存在分歧,所以迟迟无法选出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执政党派。
鉴于这种情况,时任印度总督的蒙巴顿便放弃了统一的计划,并于6月4日对外宣称会在8月15日将英属印度划分为两个自治国家,也就是后来的印度和巴基斯坦。
之后,印巴之间多次发生大规模冲突事件,使得印巴两国人民死伤无数,也直接导致两国一直以来都互相仇视对方。

分治之后的巴基斯坦无论从国力还是人口来说都比不上印度。无奈之下,巴基斯坦只好找一个“大哥”保护自己,而这个人就是美国。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的中国一直都与印度交好,正所谓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巴基斯坦自然是忌惮的,所以那个时候的中巴关系可以说是非常不好。
那究竟中间发生了什么会让巴基斯坦转变态度,开始放弃美国,选择加入中国的阵营呢?

印度独立后,先后在与巴基斯坦和收回海港城市果阿上取得了胜利,士气大涨的同时也让作为领导人的尼赫鲁开始自我膨胀,甚至还将贪婪的目光放到了中国领土上。
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向来讲究以和为贵的中国最开始并未与印度发起正面冲突,甚至还尝试与他们和平谈话。然而面对中国的好言相劝,印度却认为我们是软弱无能,越发地得寸进尺。
既然和平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么来而不往非礼也,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道理适用于所有国家,既然你咬着不放,那就别怪我们采取武力手段了。

尼赫鲁
1962年,毛主席派出张国华率兵来到中印边境,对印度发起大规模的反击战。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经过这一战,印度这才意识到自己才是那个骡子,而作为司令员的张国华更是表示从未打过这么轻松的仗。
经过这次边境之战,中印双方心照不宣地井水不犯河水几十年,但是战败的印度却也因此与我国交恶,甚至还加深了对我们的不满和恶意。为了让自己也有一个强大的“后台”,印度甚至还违背“不结盟政策”,主动向美国和苏联示好。
而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美国,一方面更加忌惮发展起来的中国,一方面开始嫌弃巴基斯坦能力太弱,打算重点扶持印度这个新小弟。

本来结盟这事就像谈恋爱似的,美国把注意力放到了印度身上,自然就对巴基斯坦的关注少了,甚至连以前给的一些援助都少了许多。对此巴基斯坦自然是有所不满的,甚至还多次公开发文斥责美国的这种行为。
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看到这种情况就开始给巴基斯坦画饼,说什么假以时日就会给你们更多的帮助。但是时间一久,巴基斯坦也意识到这不过是美国的缓兵之计而已,于是便开始找新出路。

看着与印度交恶的中国,巴基斯坦再一次意识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跟中国结盟便成了他们的首选。
巴基斯坦之前干过不少针对中国的事,所以他们自然要先主动表示诚意,巴基斯坦开始停止发布对中国的不利言论,国际上也站在中国一边予以支持。
中国向来都是知恩图报的,并在1963年与巴基斯坦签订了友好边界协定和贸易协定。

都说国际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但是中国的友好态度却让巴基斯坦无比感动,毕竟世上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以德报怨呢?
就这样,在两国真心相待的情况下,中巴的关系越来越好,即便是美国曾经从中挑拨都丝毫不受影响。刘少奇甚至在1965年的时候直接表示,如果印度要攻击巴基斯坦,中国会直接去新德里断了它的后路。
所以在1965年,印度发起第二次印巴战争时,向美国求助无果的巴基斯坦只好给中国写信求助。
毛主席在分析了时局后,发现巴基斯坦已经处于灭国之际了,于是第一时间让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递交了一份文件,内容是要求印度在72小时内拆除在中国锡金边界的侵略工事,否则后果自负。

除此之外,我国还发出了相关声明,指责印度的侵略行为,明白地告诉国际社会我们将站在巴基斯坦一边,支持他们的反侵略斗争。
消息一出,无论是印度还是美国都陷入了恐慌当中,于印度而言,如果不按照文件上说的做,中国一出兵势必是腹背受敌的状态。而美国也非常清楚中国的实力,为了不让中国破坏自己在亚洲的军事部署,也开始对中巴战争进行调和。
最终,这场战争在中国的帮助下被联合国调停,巴基斯坦也免遭亡国之灾。

中国有句古话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像这种救国之恩自然是属于天大的恩情。战事结束后,感恩的巴基斯坦向我国表示了感激之情,并让全国人民将此铭记于心,而这也是为什么巴基斯坦会跟我国关系这么铁的原因所在。
都说一万次锦上添花不如一次雪中送炭,巴基斯坦对中国此举充满感激之情,两国的友谊也就越发地深厚并一直延续至今。

1,日本鬼子,高丽棒子,印度阿三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
2,印度人:我们曾经两次攻占中国的首都,西历史专家:确实如此
编辑:文化与体育(healthbeing)
转载请注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