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我军初期的127万部队,都包括哪些部分?



解放战争初期的
127万我军部队


45年抗战结束后,国共矛盾开始凸显并激化,到第二年中期国民党军30万主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双方全面开战。
解放战争爆发前我军实力和规模已经相当庞大,1945年底便拥有了百万大军(正规军,不含300多万民兵),46年开战前更是达到了127万人,令蒋军寝食难安,如鲠在喉。
这些部队的具体构成情况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新四军及山东军区35.4万人。
这其实就是华东野战军的前身,华野在解放战争初期分为两部分:山东八路军和新四军大部(新四军的主力第三师北上,后来成为东北野战军的基干之一)。
这两部分后来成为华中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到1947年两者才正式合并,也就是后来的三野。
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是解放战争前我军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几个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华东部队深为蒋军忌惮。


晋冀鲁豫军区28.6万人,晋察冀军区26.5千人。
由于历史原因,八路军抗战的主要区域便是华北,最早八路军主力也是开赴阎锡山控制的山西境内进行抗日作战。
所以到1945、1946年间,山西、河北、河南等临近区域的我军部队,经过壮大后兵员越发充沛,也是解放战争初期支援其他战区的主力。
后来中原、华北两大野战军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由这一地区的大股部队演化而来。


东北民主联军27.8万人。
这是东野(四野)大军的前身,从解放战争爆发前便已经初具规模,是当时最强的几个军事集团之一。
但这批部队其实是在1945年下半年短短几个月内,从各地调集组织起来的。
东北地区一开始并没有我军大股部队,但军委战略眼光超前,行动速度也远远领先于国民党军,在杜聿明率部攻入南满前,东北我军便已经有近30万兵力,为日后的战略反攻打下了基础。


中原军区6.1万人。
这六万余人是我军战前地理位置最南端的大规模作战部队,在解放战争正式爆发时,面对刘峙30万围剿大军,大部成功突出重围。直到47年中野南下大别山,才重新在华中区域出现我军大规模军事力量。
长江以南区域游击部队有2万余人,力量比较有限、武器装备也较弱,包括各边纵、海南的琼崖纵队等。
而战前八路军总部仅5000多兵力,其实一直以来军委附近的军事力量都不突出,而是把精锐部队云集在东北、华东等国共核心交战区域,很符合我军的整体作战思路。


1,【海湾战争】战前,钱其琛去见萨达姆,萨达姆却和他谈香港
2,中国从“抗美援朝”得到了什么?毛主席高瞻远瞩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