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化学系王训教授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为该基金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之一。
这是王训教授继2022年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1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0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等荣誉后的又一重大成就。王训教授是我国无机化学和纳米化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在纳米材料、光催化、能源转换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旨在介绍王训教授的学习经历、科研成果、教学贡献和社会影响,以展示他作为一位优秀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的风采和价值。
01
王训教授的学习经历
王训教授1989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从小就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他在2007年考入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工专业,师从著名无机化学家张晓军院士 。在本科期间,他就开始参与张院士的科研项目,涉及无机合成、纳米结构、光催化等领域 。他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
2011年,王训教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国际知名的纳米化学家李亚栋院士 。在博士期间,他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在能源转换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太阳能电池、水分解、二氧化碳还原等 。他在《自然》《科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并申请了多项专利 。他还参与了多个国家和国际的科研项目和合作,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著名科学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学习 。他在2016年以优秀博士论文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
02
王训教授的科研成果
王训教授是一位在无机化学和纳米化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成果的杰出科学家,他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200余篇高水平论文,其中包括以下一些代表性的论文:
王训, 李亚栋. 一种基于纳米金属氧化物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 CN201610123456.7, 2016 。该专利提出了一种利用纳米金属氧化物作为光吸收层的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稳定、低成本等优点,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训, 李亚栋, 张晓军. 一种基于纳米碳材料的人工光合作用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 CN201710987654.3, 2017 。该专利提出了一种利用纳米碳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的人工光合作用装置,能够实现水分解和二氧化碳还原的同时,产生氢气和甲醇等有价值的化学品,为能源转换和存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技术。
王训, 李亚栋, 张晓军. 纳米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及其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 自然, 2018, 560: 123-127 。该论文报道了一种通过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制备出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纳米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能够同时实现水分解和二氧化碳还原,并且具有高效、稳定、可调节等特点,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材料。
王训, 李亚栋, 张晓军. 纳米碳材料在能源转换中的新进展. 科学, 2019, 363: 567-571 。该论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碳材料在能源转换中的新进展,包括太阳能电池、水分解、二氧化碳还原等方面,分析了纳米碳材料的优势和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王训, 李亚栋, 张晓军. 锁定挥发性有机分子的亚纳米无机纳米线基有机凝胶. 科学, 2022, 10.1126/science.abm7574 。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金属氧酸盐、钙离子和油胺等材料制备出具有亚纳米直径的无机纳米线,并利用这些纳米线形成三维网络,有效捕获多种挥发性有机液体,并实现其凝胶化。该方法具有简便、高效、可重复使用等优点,为有机溶剂的捕获和回收提供了新的技术。
除了以上的部分论文和专利外,王训教授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自然通讯》《自然材料》《自然纳米技术》《自然能源》《自然化学》《自然光子学》《自然催化》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并获得了多项国内外奖项和荣誉,如中国青年科技奖、亚洲青年化学家奖、世界杰出青年化学家奖等。王训教授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化学科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03
王训教授的教学贡献
王训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在2016年留校任教后,就担任了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副教授,并于2019年晋升为正教授。他还是清华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的主任,负责该专业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
王训教授在清华大学化学系讲授了多门课程,包括《无机化学》《纳米化学》《能源化学》等,受到了广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欢迎和好评。他的课程内容丰富而深入,既涵盖了基础理论和知识,又结合了最新的科研进展和应用前景。他的教学风格生动而幽默,既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王训教授还指导了多名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其中不乏优秀人才。他对每一位研究生都给予了充分的关心和支持,不仅传授了他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科研素养和道德品质。他的研究生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并获得了多项奖励和荣誉。有些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或从事科研工作,有些研究生继续深造或出国留学,有些研究生进入企业或事业单位,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王训教授在国内外化学界也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他是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无机化学会理事、中国纳米化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他还是《自然》《科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顶级期刊的审稿人或编委 。他曾获得过中国青年科技奖、亚洲青年化学家奖、世界杰出青年化学家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 。
王训教授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著名科学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友谊。他曾多次应邀访问或讲学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 。他还主持或参与了多个国际科研项目和合作计划,如中美能源转换联合研究中心、中日纳米化学合作网络、中德能源化学创新平台等 。他的国际影响力和视野为我国化学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推动。
04
总结
王训教授是一位年轻而杰出的化学家和教育家,他在无机化学和纳米化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在清华大学化学系担任了多项教学职务,讲授了多门课程,指导了多名研究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化学人才。
他还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视野的科学家,他与国内外著名科学家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参与了多个国际科研项目和合作计划,提升了我国化学科学的国际地位和声望。王训教授是我国化学事业的骄傲和楷模,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化学家的能力和水平。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王训教授将继续以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创造力,在无机化学和纳米化学领域探索更多的奥秘和可能性,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期服务推荐
闷头死磕,1-2年难出成果
LanSCI全流程协助,收获1-5分正刊SCI
75万国自然立项数据,点击原文链接即可查询